韓增有什麼本事能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

本文已影響4.75K人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韓增與漢宣帝有世仇,憑何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甘露三年(前51),四方戎狄臣服,漢宣帝想到輔佐大臣的功勞,命人在麒麟閣上爲霍光、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樑丘賀、蕭望之、蘇武等十一人繪製畫像,描繪容貌,註明官爵、姓名,以表彰他們爲國立過的大功。霍光、張安世等十一人,史稱“麒麟閣十一功臣”。

在麒麟閣十一功臣中,霍光、張安世的功勞自不待言,令人詫異的是,與漢宣帝有世仇的韓增,憑什麼能夠超過趙充國、魏相、丙吉等人,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第三位?

韓增是韓王信第四代孫,而韓王信又是戰國時期韓襄王姬倉庶孫,韓國被滅後,韓王信一直在韓國故地生活,後隨張良入關任將軍,領兵攻取韓國故地。韓國平定之後受封爲韓王,並隨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成爲西漢初年劉邦所封的異姓諸侯王之一。

韓增有什麼本事能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劉邦認爲韓王信的封地潁川北靠近鞏縣、洛陽,南逼近宛縣、葉縣,東邊則是重鎮淮陽,都是天下的戰略要地,下詔命韓王韓信遷移到太原以北地區,以防備抵抗匈奴,建都晉陽。韓信上書請求建都馬邑,劉邦答應了。

韓王信遷移封地之後不久,匈奴冒頓單于領兵包圍了韓國都城馬邑。韓王信多次派使者向匈奴求和,漢朝廷因此懷疑韓王信有背叛漢朝之心,派人責備韓王信。韓王信害怕被殺,於是把國都馬邑獻給匈奴,與匈奴聯手攻打漢朝,投靠匈奴,起兵造反,率軍攻打太原。

漢高祖劉邦率軍親自征討,韓王信逃往匈奴,並多次率軍攻打漢朝,還引誘代相陳豨一起造反。漢高祖劉邦在征討過程中,得知匈奴冒頓單于的確切位置,領兵前去攻打,結果誤中冒頓之計,被匈奴騎兵圍困在白登上七日之久。

漢高祖十一年春,韓王信又和匈奴騎兵一起侵入參合,對抗漢朝。漢朝派遣柴武帶兵前去迎擊,柴武先寫給韓王信,勸其歸順,但韓王信自認爲罪孽深重,拒絕歸順。於是兩軍展開大戰,韓王信被柴武斬殺。

漢文帝十四年(前166),韓王信之子韓頹當、韓王信之孫韓嬰率領部投歸漢朝,漢朝封韓頹當爲弓高侯,韓嬰爲襄城侯。也就是說,直到此時,韓增的祖上才歸順了漢朝。

韓增的爺爺叫韓說。韓說是韓王信的曾孫,韓頹當之孫,上大夫韓嫣之弟。

韓說最初以校尉的身份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有功,受封龍巖侯;元鼎六年(前111年),韓說又以待詔的身份擔任橫海將軍,抗擊東越有功,封爲按道侯;太初三年(前102年),韓說擔任遊擊將軍,駐軍在五原郡之外。

徵和二年(前92年),巫蠱之禍全面爆發,太子劉據(漢宣帝的祖父)受到江充陷害。爲求自保,劉據派門客冒充皇帝使者,前去逮捕江充等人。韓說懷疑使者是假的,不肯接受詔書,當場被劉據的門客殺死。

韓增有什麼本事能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 第2張

由上述事實可見,韓增的祖上與漢宣帝的祖上關係頗爲複雜,甚至說他們有世仇也不爲過。那麼韓增後來憑什麼能被漢宣帝列爲麒麟閣功臣第三位呢?

實際上,韓增的事蹟並不多,散落在他人的傳紀之中,所以史書甚至沒有專門給他立傳。歸結起來,韓增的事蹟,或說功勞只有三條:

1、公元前80年,武都郡氐族人造反,韓增受漢昭帝之命,與馬適建、田廣明率領三輔地區及太常所屬的刑徒,前往鎮壓。

2、公元前70年,漢宣帝組織五路兵馬,共擊匈奴。韓增任前將軍,率其中的一路兵馬,大約有騎兵三萬餘人,從雲中出塞。

3、公元前65年,漢宣帝命羣臣舉薦能夠出使西域的人選,韓增舉薦上黨人馮奉世。馮奉世出使途中,經過莎車國,發現莎車國有背叛漢朝之心,當機立斷,徵調西域各國軍隊,攻克莎車城,改立莎車王,威震西域。漢宣帝得到消息,龍顏大悅,召見韓增說:“祝賀將軍,你舉薦的人非常出色。”

這就是韓增的事蹟與功勞,比位居麒麟閣第四、擁有赫赫戰功的趙充國,韓增的事蹟與功勞看上去實在是少得可憐。那麼,韓增之所以能在麒麟閣十一功臣中排在趙充國之前,關鍵在哪裏呢?

在《漢書·魏豹田儋韓王信傳》中,對韓增有一段記錄,原文如下:

韓增有什麼本事能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 第3張

增少爲郎,諸曹、侍中、光祿大夫,昭帝時至前將軍,與大將軍霍光定策立宣帝,益封千戶。本始二年,五將徵匈奴,增將三萬騎出雲中,斬首百餘級,至期而還。神爵元年,代張安世爲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增世貴,幼爲忠臣,事三主,重於朝廷。爲人寬和自守,以溫顏遜辭承上接下,無所失意,保身固寵,不能有所建明。五鳳二年薨,諡曰安侯。

通過這段記錄,我們終於找到了韓增被漢宣帝列爲麒麟閣十一功臣的關鍵所在:韓增對漢宣帝有“策立”之功;出身貴族,是忠臣;爲人寬和自守,溫顏遜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