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曹爽是因爲怕死才交出兵權的嗎 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本文已影響1.14W人 

對高平陵政變中,曹爽爲何心甘情願交出兵權,真的是因爲怕死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曹爽必勝無疑,但是會犧牲曹魏天子的威望,這是身爲宗室的曹爽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在大臣擔保的情況下,曹爽聽信了司馬懿的洛水之誓,才成就了千古笑柄。

高平陵之變曹爽是因爲怕死才交出兵權的嗎 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司馬懿巔峯時期也比不過曹爽最落魄時期

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謁位於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親信皆隨同前往。

司馬懿以郭太后的名義下令,關閉了各個城門,率兵佔領了武庫,並奪取了曹爽兄弟的兵權。

在魏明帝駕崩之後,雖然留下司馬懿與曹芳兩位輔政大臣,但是一個是世家代表,一個是宗室重臣。

曹芳繼位之後,哪怕司馬懿本身的能力是遠大於曹爽,但是因爲曹家宗室的底子厚,再加上畢竟是開國不久,皇權穩固,曹爽很輕易就將司馬懿邊緣化。

司馬懿不得不靠裝病來擺脫曹爽的打壓。

高平陵之變曹爽是因爲怕死才交出兵權的嗎 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很顯然,在政變之前,無論是京都洛陽,還是外部勢力,司馬懿是完全不能跟曹爽相提並論的,所以他才選擇了曹爽與曹芳等人出城的時機,發動政變。

正因爲曹爽兄弟等掌握京師兵權的人全部隨少帝曹芳出城了,所以纔給了司馬懿可趁之機,加上司馬師陰養的三千死士,以郭太后的名義,奪了曹爽兄弟的兵權,封了城門。

在政變之時,司馬懿表面上掌控了京師,其實是在世家的默許下,曹氏兄弟對京城掌控出現空虛的情況下,外加郭太后的名義,這才能短暫控制京城。

此時,是司馬懿勢力最強大的時期,然而也不過跟僅有數千隨行人員的曹爽分庭抗禮,將其阻於城外。

要是這時候司馬懿的實力能強過曹爽,那就不是逼迫曹爽交出兵權了,而是直接以武力將其拿下。

司馬懿指着洛水發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權,就許他爵位富貴。可是當曹爽真正交出兵權之後,司馬懿馬上反悔。

要知道,司馬懿違背誓言一事,可是很敗人品的,這麼一來,誰還敢相信他?

要不是沒有辦法用武力拿下曹爽,司馬懿又何必如此?

曹爽代表的是魏帝曹芳,而司馬懿只能代表司馬家族

在司馬懿關閉洛陽城門,將天子車駕阻在伊水之南的時候,洛陽城中的大司農桓範與大將軍司馬魯芝逃出洛陽,跑到高平陵與曹爽匯合。

高平陵之變曹爽是因爲怕死才交出兵權的嗎 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3張

桓範力勸曹爽帶着皇帝到許昌,以皇帝之名號召全國反擊司馬懿。

若真是如此,曹爽能打得過司馬懿嗎?

答案根本毋庸置疑:司馬懿的實力跟此時的曹爽根本沒有可比性!

因爲,曹爽代表的不僅僅是曹爽個人,也不僅僅是曹姓宗室,而是代表魏帝曹芳。

當年漢室傾頹,只留下一個空殼子,曹操都能“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此時魏國開國不久,國內封疆大吏基本上都是忠心於國的,有少帝曹芳的名義,天下軍馬必然是雲集景從,齊入許昌。

別的不說,與蜀國對抗的都督雍州、涼州軍事的夏侯玄,以及防備吳國的揚州都督毋丘儉,都是手握重兵 ,必然心向魏帝的代表。

而司馬懿呢?

雖然征戰多年,也有一部分嫡系,但是在明確與皇帝對立之後,又有幾人願意誓死跟隨?

司馬懿能仰仗的軍隊僅僅有洛陽的禁軍而已。

但是別忘了,之前司馬懿只是與曹爽對抗,所以還能奪權,若是真將禁軍拉上戰場,當他們得知要攻打的對象是魏帝曹芳的時候,恐怕這些禁軍臨陣反戈的概率更大吧!

司馬懿的仰仗

除了三千死士,以及洛陽的禁軍之外,司馬懿最大的仰仗有三:

1.自身的威望。

2.世家的支持。

3.郭太后的名義。

高平陵之變曹爽是因爲怕死才交出兵權的嗎 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4張

自身威望不說,司馬懿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他能輕易發動政變的根本,但是這種東西畢竟是虛的,在強大的軍隊面前,一觸即潰。

諸葛亮的威望與能力不比司馬懿差吧?

他還手握整個蜀漢軍政大權,面對強大的魏國,依舊被困於一隅。

司馬懿與曹爽的實力差距,可比蜀漢與魏國的實力差距還要明顯,根本毫無勝算。

世家的支持就更虛無縹緲了,他們的確看不慣曹爽專權,所以在司馬懿控制洛陽的時候,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會給與一定的方便。

但是,要讓他們旗幟鮮明地跟着司馬懿造反,那顯然也是不可能的,根本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這些世家最大的可能,就是隔岸觀火,等到勝負已定的時候再出來獻上膝蓋。

高平陵之變曹爽是因爲怕死才交出兵權的嗎 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5張

而郭太后的名義就更不值一提了。

皇帝不在洛陽,司馬懿打着太后的名義奪權,還勉強說得過去。

當皇帝下詔,宣佈平叛的時候,司馬懿都成了反賊,太后的名義又有何用?

是皇帝的名號管用,還是太后的名號更管用?

曹爽爲何要投降

既然曹爽的勝算如此大,他爲何還要主動投降,交出兵權呢?難道他真的只是因爲怕死嗎?

其實並非如此,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曹爽其實是沒有身死之憂的,他之所以主動投降,無非是這三個原因。

第一:信了司馬懿的洛水誓言

司馬懿爲了讓曹爽主動交出兵權,先後派遣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的親信尹大目等人前去誘勸。

並且,司馬懿指着洛水發誓,只要他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

就連當時司馬懿的鐵桿支持者,身爲太尉的蔣濟也寫信給曹爽,聲稱司馬懿只想剝奪他們兄弟的兵權,不會傷害他們。

高平陵之變曹爽是因爲怕死才交出兵權的嗎 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6張

許允、尹大目等人不說,陳泰是前輔政大臣陳羣之子,蔣濟又是現任太尉,都是位高權重之人,在他們的聯名作保下,實話實說,司馬懿的誓言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令世人沒想到的是,司馬懿還真就將自己的誓言當做一個屁給放了!

第二:曹爽重親情

對於普通人來講,重視親情自然是一個好的品德。

然而,對於身居高位來說,看重私情之人往往也是不堪大任之人。

就比如劉邦,劉邦在逃跑之時,能毫不猶豫一腳將兒子劉盈與女兒魯元公主踢下馬車,也能在項羽欲烹殺劉太公之時分一杯羹,可見他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視親情。

劉邦的後人劉備也是如此,每次逃亡,總要留下幾個妻女來斷後,最後妻妾、女兒都會淪爲敵人的俘虜。

但是,不得不說,這些人正是因爲能放得下親人,也才能達到如此成就。

而曹爽顯然不是這種人,所以他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執政者!

在親信尹大目等人的誘騙下,他很容易將闔家團圓、榮華富貴當成了當時最大的追求,而放棄了與司馬懿爭權奪利的心思。

第三,號召天下兵馬勤王,傷的是曹魏的根基

曹爽這麼一個草包,是如何做到權傾四海,聲震天下的?

無疑是靠的曹家數代人的打拼,靠的是曹魏的政權穩固。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曹爽必然比司馬懿更在乎曹氏天子的威望。

一旦曹爽真的以天子的名義號召天下勤王,是否能打敗司馬懿不說,起碼天子的威望掃地是必然的。

高平陵之變曹爽是因爲怕死才交出兵權的嗎 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7張

身爲魏國的皇帝,卻被臣子佔據了京城而流落他鄉,首先就讓外臣看到了曹魏的虛弱。

四百年的漢室,就因爲面對黃巾之亂時顯露出虛弱,很快分崩離析,諸侯割據。

曹魏才立國多少年,要真讓外臣看到曹魏這麼快就如此虛弱,誰知道又會有多少諸侯趁機割據?

若是司馬懿當時真的是打着造反的旗號,曹爽在沒有退路的時候,必然會反抗,但是有司馬懿的洛水誓言在前,又有朝中大臣作保,他最終才選擇了相信司馬懿只是爲了與他奪權,爲了大局交出了兵權。

曹爽固然是一大草包,若是不選擇投降,根本沒有司馬家的什麼事兒。可若司馬懿只是想當權臣,不生二心的話,曹爽的決定也不是沒有可以肯定之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