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在歷史上是什麼形象?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本文已影響2.84W人 

歷史上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爲了國家而將生死置於度外,這些人值得敬佩和懷念,這些人不畏強權,從而流芳千古。

袁盎,漢初楚國人,他的父親從前是個強盜,後來遷徙到了安陵。在呂后執政時,做過呂后侄子呂祿的家臣,呂氏一族被滅門之漢文帝即位後,被哥哥袁噲保舉擔任中郎。袁盎有較濃厚的儒家思想,強調等級名分、按“禮”行事,不能有僭越行爲。當時周勃因爲迎立漢文帝有功,當上了丞相,漢文帝對他都非常尊敬,每次下朝都會目送他,袁盎知道後說君臣有別,陛下卻謙虛退讓,毫無君臣之禮。文帝聽後也接受了袁盎的建議,羣臣上朝時,逐漸威嚴起來,周勃慢慢也開始對皇帝產生了敬畏。

袁盎在歷史上是什麼形象?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文帝三年,劉長捶殺闢陽侯審食其,漢文帝也沒有處罰他,袁盎見此就建議漢文帝,削掉一些淮南國的封地以懲戒劉長,但遭到拒絕。誰知劉長越來越囂張,還參與了謀反案,文帝便將其貶到蜀地,袁盎卻說陛下這麼做會揹負殺弟之名,漢文帝聽後並沒有接受,過了不久,劉長病死在路上,最後漢文帝在袁盎的建議下妥善處置淮南王的子嗣,將淮南王的三個兒子都封爲王。在處理淮南王劉長犯法一事上,袁盎使自己得到漢文帝的垂青,也因此聲名鵲起。

因爲袁盎性格耿直,敢於仗義執言,爲老百姓做了不少大好事,也很受漢文帝的賞識。不過,這樣的人在官場上註定要樹敵不少,太監趙同就是其中一個,當時趙同仗着文帝的寵信,經常在文帝面前造謠中傷袁盎,一天文帝坐車出行時,趙同也跟隨在車上服侍。袁盎進諫說能和天子一起坐在乘輿上的人都是豪傑英雄,陛下現在怎麼和一個太監坐在一起呢?之後漢文帝笑着讓趙同下了車。

之後袁盎被調任爲隴西都尉。不久,袁盎調任爲齊國丞相,最後又調到吳國爲相。當時的劉濞已有反心,他時常勸諫劉濞,但劉濞專橫跋扈,根本聽不進勸諫,袁盎爲了自保不在過問政務,整日在家中設宴,飲酒度日。景帝前元三年,吳楚七國發生叛亂,晁錯認定是袁盎收了劉濞恩惠,便打算趁機打擊袁盎,袁盎得知消息後請求面見景帝,素來與晁錯不和的袁盎決定先下手爲強,他在漢文帝面前獻策說只要殺了晁錯並恢復他們原來的封地,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消除叛亂了。最後漢文帝採納了袁盎的建議,殺了晁錯。

袁盎在歷史上是什麼形象?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第2張

叛亂平定後,袁盎被任爲楚相,不久之後袁盎也因病辭官,閒居在家。漢景帝前期,因爲竇太后寵愛小兒子樑王,再加上樑王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所以竇太后就想立樑王爲漢景帝的皇位繼承人,景帝也曾在一次酒宴上親口許諾,將來自己離世後將帝位傳予樑王。由於有竇太后做後盾,又有景帝的許諾,劉武自信滿滿,氣焰萬丈,其珍寶財富堪比京師,出行威儀比於天子。袁盎等人卻極力反對並請求謁見竇太后,這件事到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劉武的皇帝夢也隨之破滅。樑王一怒之下派人刺殺朝中反對自己的大臣,派去刺殺袁盎的刺客知道袁盎的品行後不忍下手,並提醒袁盎以後還會有十多批人前來刺殺,要他小心戒備。但袁盎還是沒躲過去這場刺殺劫,在安陵城門外面,被隨後派來的樑國刺客刺殺而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