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卻帶動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

本文已影響8.24K人 

黃道婆也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農家婦女。她從黎族人民那裏學習了先進的棉花紡織技術,並加以改進,從而大大提高了中國人的紡織技術水平,對江南一帶的經濟和後來中國人的服裝結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卻帶動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

當我們現在看時裝表演的時候,模特婀娜多姿的步態和身上無比優美的服裝,會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時大概沒有幾個人會想起大約700多年以前,我國著名的紡織專家,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婆,從少數民族那裏學來了高超的技藝。可以肯定地說,她當時領導着中國紡織品的流行趨勢,沒有她的努力,就沒有現在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

黃道婆是松江烏泥涇人,她幼年時,生活貧苦,被迫給人家當童養娘。她日夜不停地操勞,可是還是吃不飽穿不暖。有一天,她在地裏幹了一整天活,天黑回家時已疲憊不堪,公婆反而罵她偷懶,丈夫把她毒打一頓,最後又將她關進了柴房裏。她再也無法忍受封建家庭的欺凌虐待,便在夜裏逃了出來,離開了故鄉。一個偶然機會,她搭乘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海船,流落到崖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島。

海南島是當時我國兩廣地區棉紡織業的中心。崖州的黎族勞動婦女,都以棉紡織爲業,而且掌握了先進的紡織技術,她們的紡織品,都是全國聞名的。黃道婆心靈手巧,而且意志堅強。她到崖州後,和黎族鄉親們一起勞動。勤勞愛幫助人的黃道婆和黎族鄉親們相處得很好,黎族婦女常找她一起紡紗織布。她虛心學習,掌握了各種先進的紡織技術,成爲一個紡織能手。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卻帶動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 第2張

黃道婆在崖州大約度過了30年的漫長歲月。在她將近50歲時,強烈的思鄉之念,促使她終於下定決心,乘坐海船,滿載着黎族姐妹的深情厚意,帶上棉紡織機具和花樣圖案,回到了故鄉。

黃道婆回烏泥涇後,主要靠紡織“崖州被”維持生活。後來,她把這種被的織造方法,傳授給鄉親們。於是,家鄉戶戶響起了織機聲,街頭巷尾一片紡織聲,一時“烏泥涇被”名聞全國。烏泥涇在元朝初年,原是一個“土地貧瘠,民食不給”的地區,自黃道婆回鄉後,棉紡織業有了迅速發展。當時烏泥涇周圍的上海、松江等地的棉織業,也在烏泥涇棉紡織業的影響下,有了新的發展,其紡織品遠銷北方,所以當時人們讚美“鬆郡棉布,衣被天下”。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卻帶動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 第3張

遺憾的是黃道婆回鄉傳藝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鄉親們感謝她的恩德,集資爲她舉行了公葬。五六百年來,黃道婆的家鄉就先後9次爲她修建祠堂,供奉塑像。當地姑娘學紡紗織布,總要先到黃婆祠燒香,祈求黃道婆保佑她們學好。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卻帶動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 第4張

黃道婆劃時代意義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推廣並改進了一系列棉紡織工具,革新並提高了紡織技藝。當黃道婆返回家鄉時,當地植棉史還不長,棉花的初加工技術自然十分落後。王楨的《農書》曾作如下記述:“率用於剝去籽,線弦竹弧,置案間振掉成劑,織功甚艱。”爲了減輕勞動強度和提高生產效率,黃道婆推廣並改進了以捍、彈到紡、織等各種生產工具。“捍”就是攪傘,也叫軋傘、踏車。黃道婆在傳授脫棉籽工藝時,研製出一種新型的軋花工具,即利用兩個反向迴轉的轉軸,相互輾軋,以消除棉籽,既省力高效,又軋得乾淨:“彈”就是彈鬆棉花的工藝。黃道婆以權椎擊弦的大彈弓(長四尺多)取代以手指撥動線弦的小竹弓(弓僅一尺半)。弦則以繩代線,這樣彈棉的效率大多了。而這種採取將彈弓擰在肩背上的辦法,既省力又靈活,很快就推廣到全國,還遠及日本國。“紡”就是紡棉紗:黃道婆將單綻手搖式紡車改爲三綻腳踏紡車,這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紡棉工具,它比西歐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要早四百多年。至於黃道婆革新的織布機究竟是什麼樣子,由於材料不足,還難有一個定論。不過她在織棉中採用的錯紗、配色、綜線、提花等工藝,完全與現代織造工藝原理相吻合,特別是她把海南的提花,結合江南地區早巳盛行的絲綢編織品的技藝運用於棉織品,她創制了先進的提花機織成的被褥、帶、巾,上有折枝、團鳳、棋局、圖案字等花紋,都非常鮮豔、逼真,宛如一幅幅生動的圖畫。一時“烏泥徑被”名聞全國,遠銷各地,還備受皇宮中的妃子和宮女們的青睞。黃道婆的家鄉,也受命特爲宮廷織布,織造皇家御用的農袍,染色豔麗,花紋繁多,十分精緻。中國棉紡織在世界紡織工業中是居於前列的,因此,黃道婆的貢獻無疑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中國婦女的驕傲。這位普通的農家婦女,是一位偉大的技術革新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