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死後 多爾袞爲何沒有當清朝的皇帝

本文已影響7.35K人 

1643年(明崇禎十六年,清崇德八年)八月,清國皇帝皇太極於盛京病逝。此時的清國,還是關外的區域政權,皇帝駕崩了,它進取中原的戰略勢必受到影響。皇太極死了,清國的最高權力缺乏一個核心,權力被實力派貴族分而佔有。誰有實力問鼎大位呢?當時握有軍權、爵位在郡王以上者共有七人: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郡王阿達禮。從實力與聲望而言,前面四位更強。代善年六十一歲,是努爾哈赤第二子,皇太極之兄,原是大貝勒,掌正紅旗,德高望重,資格最老,但從無取位之心。

皇太極死後 多爾袞爲何沒有當清朝的皇帝

網絡配圖

濟爾哈朗,四十五歲,是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之子,皇太極堂弟,掌鑲藍旗,雖然資歷很深,但血統稍遠。

多爾袞,年三十二歲,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掌正白旗,善征戰,有謀略,得皇太極信任,繼位呼聲很高。

豪格是皇太極長子,該年三十四歲。他雖是繼妃所生,但從小即跟隨父祖經歷了戎馬生涯,能征善戰,屢立功勳。

早在天命年間豪格就被授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進封親王,不僅是皇太極諸子中沒有匹敵的出類拔萃者,亦是皇太極手下着名將領之一,很有希望子承父業。

儘管阿濟格、多鐸也有爭皇位的野心,但實力遠不如前四人,相比之下無足輕重。看來,皇位競爭者只有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了。當皇太極一死,兩黃旗大臣就“往肅王家中,言欲立肅王爲君”。對此,鄭親王濟爾哈朗也說:“我意亦如此”,表示贊同。代善也是主張立豪格。如此一來,當時八旗中屬皇帝自將的兩黃旗和正藍旗,加上濟爾哈朗的鑲藍旗以及代善的正紅旗,支持豪格勢力的至少佔四旗以上。

皇太極死後 多爾袞爲何沒有當清朝的皇帝 第2張

網絡配圖

相比之下,多爾及其同母兄弟阿濟格和多鐸所統率的僅兩白旗,如果加上代善的一些子孫

的支持在內,最多也不過三個旗多一點的兵力。

豪格似乎實力最強,勝券在握?

作爲競爭對手的多爾袞,能夠坐視豪格登上大位嗎?

多爾袞的基本面是兩白旗。英親王阿濟格和豫親王多鐸“跪勸睿親王(多爾袞)當即大位”。

兩派爭奪,進入白熱化!

在這關鍵時刻,禮親王代善的立場發生了變化。他看到多爾袞的軍功和威望,公開說:

睿王若允(立爲帝),我國之福。否則,當立皇子。我老矣,能勝此任耶?

代善的反水,對豪格是一記重拳。

豪格宣佈退出,說自己“福小德薄,非所堪當”。

不要以爲多爾袞就一定會贏!多爾袞雖然擁有兩白旗並得到兩紅旗部分軍官的支持,但是,兩黃旗和兩藍旗軍兵不在自己手中。4:4,多爾袞未必能贏,況且真要開打,清國的功業就會前功盡棄!此時,皇帝直屬的兩黃旗軍官鰲拜,站出來宣佈,如果不立先帝之子,他們就要造反!清國內戰,一觸即發!

皇太極死後 多爾袞爲何沒有當清朝的皇帝 第3張

網絡配圖

先帝皇太極之子,豪格已經退出。

爲了避免分裂危險,多爾袞與鄭親王濟爾哈朗達成妥協,決定擁立皇太極第九子、年近五歲的福臨爲帝。睿親王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同爲輔政大臣。

一個脆弱的利益同盟形成了!

如此一來,兩黃旗“立先帝之子”的訴求也得到滿足!

爲什麼會是福臨,就是因爲他年幼,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可以操控朝政。

擁立福臨,多爾袞獲得了輔政資格;福臨生母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是他妻姊,同他關係至密,這就更便於他弄權。擁戴之功是天大之功,多爾袞成爲順治朝的元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