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秦漢之規摹” 志向十分遠大的隋煬帝

本文已影響6.41K人 

隋文帝仁壽四年(604 年)七月,再造統一的楊堅死於今天陝西省麟遊縣境內的仁壽宮,次子楊廣即位,是爲大名鼎鼎的隋煬帝。

如果我們問:“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暴君是誰?”恐怕大多數普通中國人會回答說是秦始皇與隋煬帝。相比之下,隋煬帝似乎更爲不幸。畢竟,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的開創者,是“千古一帝”,而隋煬帝卻不過是個亡國之君,是後世帝王的反面教材。“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瓦崗軍領袖李密討伐隋煬帝的這句檄文,早將楊廣殘暴、荒淫的形象牢牢確立在國人的心目中。

“尚秦漢之規摹” 志向十分遠大的隋煬帝

網絡配圖

千百年來,隋煬帝都是作爲“暴君”“昏君”的典型代表受到人們的口誅筆伐。這樣的評判對他來說是否公平?真實的隋煬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的這種形象是歷史的真實,還是後人的建構?他是真的犯下了那麼多的暴行,抑或只是後世“衆惡歸之”的結果呢?下面,就讓我們走近隋煬帝和他的時代,去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尚秦漢之規摹”——志向遠大的隋煬帝。楊堅給太子楊廣留下了一份豐厚的家業。

在隋文帝統治的二十三年中,除了平陳之役及開皇末年對高麗和突厥的兩次小規模戰爭之外,社會是相當安定的。楊堅一直推行勸課農桑、輕徭薄賦的政策,農民除交租調、服徭役外,基本上沒有其他負擔。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業獲得長足發展,人口也迅速增加了。

楊廣即位的次年改元大業。登上帝位的他,能否像他父親楊堅那樣大有作爲呢?面對着這個古老的中華帝國,楊廣開始了他那波瀾壯闊而又譭譽不一的帝王生涯。

千名美女划着龍舟,緩慢前行,她們各自手執雕板鏤金的船槳。這就是託名唐代顏師古所撰的《大業拾遺記》中所載隋煬帝的一次江南出遊。明代小說《隋煬帝豔史》中的描寫則更爲細緻,除了一千名美女之外,又添上了一千隻羊。在香豔化的過程中,隋煬帝下江南的故事也被妖魔化了。

實際上,楊廣是一位胸懷遠大志向的皇帝,他以“大業”兩個字作爲自己的年號,便可窺見他的雄心。《隋書• 煬帝紀》說他“尚秦漢之規摹”,處處以秦皇、漢武的功業作爲自己的人生目標。爲了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偉大理想,成爲歷史上的又一位千古一帝,他必須要有所作爲。

網絡配圖

當楊廣還是晉王的時候,身邊就聚集了許多青年才俊,楊廣首先繼承和完善了父親楊堅創立的人才選拔制度。早在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下詔每州歲貢三人,當時主要是明經與秀才兩科,時稱“貢舉”,正式確立了後世所謂的科舉制。大業之初,

楊廣又創立了進士科,它實際上是一種文學科目。此後,形成了秀才、明經和進士三科並列的常貢。進士科取人頗多,隋朝的進士房玄齡、侯君集和孫伏伽等人後來甚至成爲唐初的名臣。

楊廣曾經在南方生活很長時間,他深刻認識到江南陳朝故地與北方在文化上還沒有真正融合,山東地區也不安定,國家的統一局面並不鞏固。此外,作爲都城的長安人口衆多,關中物資供應不足。他決心改變這種狀況。楊廣需要重新選擇一座居於華夏中心、地勢險要,而且具有良好交通和經貿條件的城市作爲都城,以便加強對東方和江南的統治,維護國家的統一。

隋朝統一以後,東部河北、山東的地方勢力是有很強大的反彈。南方也一樣,開皇九年(589 年)楊廣平陳之後,第二年,陳朝舊境全叛。鞏固統一是楊廣面臨的一個很現實、很嚴峻的任務。如果國家的核心建在關中、在長安,指揮起來不是很方便,而洛陽是天下之中,

相對來說,對於控制河北、山東、江南,是比較有利的。

“尚秦漢之規摹” 志向十分遠大的隋煬帝 第2張

網絡配圖

最終,楊廣和他的大臣們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洛陽。東都洛陽三面環山,地勢險要,有豐沛的飲用水源,而且鄰近山東、河北與江南等產糧區。最重要的,洛陽居於國土中心,是隋朝的交通和經貿中心。

王朝的都城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和氣質,誰能夠擔負起設計建造洛陽城的重任呢?這個重任最終落到了宰相楊素、楊達及主管工程的將作大匠宇文愷的肩上。接到皇帝營建東都的詔令,幾位大臣立即行動起來。

楊素等人沒有讓楊廣失望,僅僅用了十四個月,一座巍峨的都城拔地而起。東都洛陽城周長約二十七公里,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在如此短的工期內建成這樣規模的城市,也是很難實現的。人們不禁好奇:這樣的奇蹟在當時的施工條件下究竟是如何實現的?

在東都洛陽剛剛建成的時候,河北地區的三千多戶工匠就被官府遷入洛陽定居下來。同時楊廣又將幾萬戶富商遷入洛陽,爲洛陽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從那以後,洛陽又重新成爲古代中國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南北物資交流的樞紐。東都洛陽城在我國的城市建設發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其他國家的城市建設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尚秦漢之規摹” 志向十分遠大的隋煬帝 第3張

網絡配圖

營建東都的工程開工沒多久,楊廣又有了新的決定——開挖大運河。在動用數百萬人修建東都的同時,還要動用大量人力開挖大運河,楊廣的目的是什麼呢?

江南的經濟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北方的人口和北方土地可以產出的財富,卻不足以供養一個龐大的人口和朝廷,這使得加強整個南北之間的水路交通運輸成爲一件迫切的事情,而水路運輸的便利、低成本又使開挖大運河成爲最佳選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