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公輔人物生平簡介,哪個朝代的人?什麼官職?

本文已影響2.08W人 

姜公輔,唐朝左相。字德文,籍貫甘肅天水,愛州人。中唐著名詩人秦系,天寶末年避“安史之亂”隱居浙中剡溪二十餘載,建中初到南安九日山西峯隱居。姜公輔到泉州聞秦系隱居九日山,即往拜訪。

姜公輔是“布衣崛起秉洪鈞,料事當年有若神”、“一時直道犯龍鱗”、“流落空聞棄海濱”。他與秦系一見傾心,十分投契。於是,姜公輔在九日山東峯築室,與秦系對峯而居,朝夕相處。東峯形似麒麟,原名麒麟山,後因姜公輔隱居,又稱姜相峯。有北宋?慶曆四年泉州同安人蘇紳題刻“姜相峯”。清?洪錫疇《甲戌重陽後五日遊九日山》:“山以秦姜重,非人山不靈。千秋雙隱士,九日一孤亭。姜公輔遊過的石臺,稱“姜相臺”。社壇村百姓將一口古井稱“相公泉”。秦系、姜公輔、韓偓,均爲外地人隱居九日山者,泉州名士歐陽詹常到九日山從秦系、姜公輔遊。宋紹興二十一年泉州太守趙令衿建二賢祠,祀秦系與姜公輔。後人又建三賢祠,祀秦系、姜公輔與韓偓;建四賢祠,祀秦系、姜公輔、韓偓及歐陽詹。

姜公輔在九日山隱居13年,於唐順宗永貞元年客死九日山。秦係爲其葬於九日山東峯南麓。姜相墳居中豎立石墓碑,陰刻碗粗楷書“唐相國忠肅姜公封塋”九個大字。墓前分別兩尊石將軍,其下臥伏石羊、石獅各一對,並立一對圓頂角柱。後經宋、明、清幾代修葺,保存至今。

姜公輔人物生平簡介,哪個朝代的人?什麼官職?

具體事蹟

姜公輔於唐德宗(公元778-805年在位)時登進士第,爲校書郎。應制策科高等,授右拾遺,召入翰林院爲學士,兼京兆尹戶曹參軍。《舊唐書》本傳說公輔“才高有器識,每對見言事,德宗多從之”。《新唐書》本傳也說“公輔有高材,每進見,敷奏詳亮,德宗器之”。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盧龍留守朱滔反叛。其兄朱泚爲涇原節度使,因此被剝奪軍權,廢居京師,心情鬱憤。公輔諫德宗:“陛下若不能垣懷待泚,不如誅之,養虎無自詒害。”德宗不從。翌年,涇原兵受命東征,討伐李希烈之叛,過長安,軍士以無賞食劣而譁變,德宗自苑門倉皇出逃。公輔又叩馬諫德宗:“泚嘗帥涇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奪之兵,居常怫鬱不自聊。請馳騎捕取以從,無爲羣兇得之。” 德宗倉卒不及聽。果然不出公輔所料,在京師譁變的涇原兵推朱泚爲大秦皇帝,朱滔爲皇太弟。德宗欲駐鳳翔倚靠節度使張鎰,公輔又勸德宗說,張鎰雖然忠誠可靠,但畢竟是個文吏,他所率領的軍隊都是朱泚部曲,駐鳳翔是十分危險的!德宗這才轉移到奉天(今陝西幹縣)。果然不到幾天,鳳翔將領李楚琳殺死張鎰,發動叛亂,依附朱泚。通過這一事件,德宗稱讚公輔有“先見之明”,更加器重他的才智謀略,於是在奉天拜公輔爲諫議大夫,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在姜公輔擔任宰相期間,正是唐王朝與藩鎮割據勢力矛盾尖銳化的時期。德宗時爆發的“二帝四王”之亂,是唐代歷史的重大事件。在這一斗爭中,姜公輔堅決站在中央王朝一邊,擁護國家政令統一,反對分裂割據。

姜公輔不但精通儒典,有經論之才,而且睿智有謀,忠貞鯁直。德宗由奉天再奔梁州(今陝西漢中),至城固縣時唐安公主病死於途中。唐安公主是德宗最鍾愛的長女,德宗非常悲痛,下詔予以厚葬。公輔進諫:“非久克復京城,公主必須歸葬,今於行路,且宜儉薄,以濟軍士。”德宗悼女情切,大怒,斥公輔爲“賣直取名”,罷爲左庶子,以母喪解。後授右庶子,久不得遷。後又貶公輔爲泉州(在福建)別駕。順宗即位,拜公輔爲吉州(在江西)刺史,未就官而卒。憲宗時,贈禮部尚書。公輔卒於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但其生年不詳。

公輔在泉州居住十四年,築室於南安縣九日山麓長隱。這時,會稽人秦系亦隱居九日山。兩人時相過從,徜徉山水,酒詩唱和,友情甚篤。《新唐書·秦系列傳》記載:“姜公輔之謫,見系輒窮日不能去,築室與相近,忘流落之苦。公輔卒,妻子在遠,係爲葬山下。”秦系善詩,隱居山林注《老子》,彌年不出,爲人所重,被稱爲高士。“年八十餘卒,南安人思之,爲立子亭,號其山爲高士峯雲。”可知公輔隻身來泉州,其妻小沒有隨同南下。又知秦系亦富文才,志趣高潔。刺史薛播數往見之,歲時致羊酒,而秦系未嘗至城門,不改隱逸山林之志。但他和當時貶爲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的著名詩人劉長卿相友善,常以詩相贈答。劉長卿號稱“五言長城”,他很看重秦系。秦系又與公輔志趣相投,公輔死後爲之營葬,料理後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