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七朝的宰相是誰?他爲何被稱爲中唐第一名相

本文已影響1.67W人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 ),字中立,漢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 。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中國歷史上唯一歷經七朝的宰相。裴度的一生,經歷了唐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和文宗七朝,史稱七朝元老。所以史書稱他“威望德業”,爲世所重;宰相之中,“推度爲首”。

裴度出身河東裴氏東眷房 ,爲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進士。唐憲宗時累遷御史中丞。他支持憲宗削藩,因而與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傷首。旋即代武元衡爲相。後親自出鎮,督統諸將平定淮西之亂,以功封晉國公,世稱"裴晉公"。此後歷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數度出鎮拜相。晚年隨世俗沉浮,以求避禍,官終中書令。開成四年(839年)去世,年七十五。獲贈太傅,諡號"文忠"。會昌元年(846年)加贈太師,後配享憲宗廟廷。

裴度堅持正道,輔佐憲宗實現"元和中興"。爲將相二十餘年,薦引李德裕、李宗閔、韓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顏、李愬等名將,還保護劉禹錫等人。史稱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國之安危、時之輕重者二十年",被時人比作郭子儀。

在文學上,裴度主張"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反對在古文寫作上追求奇詭。他對文士多所提掖,頗受時人敬重。晚年留守東都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唱酬甚密,爲洛陽文事活動的中心人物 。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詩》等錄其詩文。

歷經七朝的宰相是誰?他爲何被稱爲中唐第一名相

裴度出身世宦名族"河東裴氏"中的東眷裴氏 ,祖父裴有鄰,曾任濮州濮陽縣令。父親裴漵,曾任河南府澠池縣丞。

貞元五年(789年),裴度中進士科,又於貞元八年(792年),登博學宏辭科, 參與唐德宗李適在殿廷親自詔試的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考試,因應對策問的成績優等,被委任爲河陰縣尉。後晉升爲監察御史,密章奏論德宗寵臣時措語直切,德宗不喜,裴度遂被調出朝廷任河南府功曹。後提升爲起居舍人。

元和六年(811年),以司封員外郎職務掌管擬製詔令,不久轉任本司郎中。

       出使魏博

元和七年(812年),魏博節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田懷諫年幼不能管理軍政,府營軍官擁立魏博軍衙內兵馬使田興(後改名田弘正)擔任留後。田興安排心腹前往朝廷,奏請魏博遵守朝廷法令,由朝廷委任魏博的官吏,向朝廷繳納法定賦稅。唐憲宗派裴度出使魏州宣佈解說朝廷旨意。田興任留後時,拒絕享用逾越規制的車輛、服飾、住房,仍居住在原採訪使的官廳。他請裴度在其居所的牆壁上寫下題文,以記述自己的謙卑奉法,魏博人十分感激裴度。田興又請裴度遍行魏博所屬的各郡,傳達憲宗的詔書旨意,魏博人到郊外迎接,倍感欣悅。裴度出使魏博回朝後,被任命爲中書舍人。

元和九年(814年)十月,裴度改任御史中丞。

      平定淮西

歷經七朝的宰相是誰?他爲何被稱爲中唐第一名相 第2張

   裴度元和十年(815年)五月,因討吳元濟諸軍久未有功,裴度又兼任刑部侍郎,受命赴蔡州行營宣慰,瞭解軍情,向諸將傳達朝廷旨意。回朝後,他向憲宗分析形勢,並深爲看好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不久後,李光顏大破淮西軍於陳州溵水縣西南的時曲。消息傳來,憲宗歎服裴度的知人善用。同年六月,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都派刺客刺殺宰相武元衡,同時指使他們刺殺裴度。六月三日,武元衡像往常一樣騎馬上朝,剛出所居的靖安坊東門,刺客從暗中射出了密集的箭,射得武元衡的隨從紛紛逃散,然後牽了武元衡的馬走了十幾步,殺了武元衡,取首級而去;裴度從長安通化裏宅所出門,刺客向裴度擊刺三劍:頭一劍砍斷了裴度的靴帶;第二劍刺中背部,剛剛劃破內衣;末一劍微傷裴度的頭部。裴度跌下馬來,幸好他頭戴氈帽,因此傷得不深。刺客又揮劍追殺裴度,其隨從王義以身掩護,被砍斷了右手。裴度跌進路邊的溝中,刺客以爲他已死,這才罷手離去。此事震動朝野,事隔三日,憲宗下詔委任裴度爲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裴度爲人剛強正直,且能言善辯,能以情動人。自出使魏博返朝,頗受憲宗看重。再從蔡州勞軍回京,憲宗更加聽從他的意見。

因武元衡執政,委以重任卻未見成效,自武元衡遇害後,憲宗便將朝廷的重大謀劃決策之事託付給裴度。起初,武元衡遇害,某些獻計者奏請罷免裴度的官職,以安撫王承宗、李師道之心,憲宗大怒說:"如果罷免裴度,這就是讓奸計得逞,朝廷綱紀如何整頓?朕任用裴度一人,足以擊敗這兩個亂臣賊子。"裴度也以平叛爲己任。當他因所受刺傷向朝廷請求告假二十餘日時,憲宗下詔派衛兵到裴度的私宅值夜守衛,內宮使臣前往他家問候探詢絡繹不絕。在拜相前一日,憲宗又特許他入延英殿應答,安撫告慰備至。當時,京師內驚擾四起,朝野一片驚恐。待到委任裴度爲相的制誥下達,人心方纔安定。從此,朝廷不斷收到有關討賊的計策,調兵遣將愈益緊急。

   裴度以文章書生入仕,數年之間,漸升至清要之職。適逢時局艱難,他奮發決策、親討叛軍,成爲人們崇仰的中興名臣。他的樣貌平常,但風神俊爽、文采出衆,答對雄辯有力,使聽者爲之震動。當時凡有使臣出使他國,他國的君長必定詢問裴度的年歲、形貌,以及是否被天子任用。裴度的威名遠播四方,中原、異邦對他都頗爲畏服。他的威信名望、德操功業,與郭子儀齊名。裴度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內,以一身維繫國家的安危,對時局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選用重臣時,羣臣不論"無賢不肖",無不首推裴度。《舊唐書》稱:"當元和、長慶間,亂臣賊子,蓄銳喪氣,憚度之威棱。……雖江左王導、謝安坐鎮雅俗,而籲謨方略,度又過之。" 裴度也曾自贊道:"爾身不長,爾貌不揚。胡爲將?胡爲相?一片靈臺,丹青莫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