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彈丸小國竟然同時敢與暹羅和清朝兩國作戰,最後還拖垮清軍

本文已影響2.82W人 

在歷史上,乾隆皇帝號稱“十全老人”,十全即是十全武功,意指乾隆年間清朝對外戰爭的十次勝利,按乾隆自己的話說:“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爲二,靖臺灣爲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爲十。”這十次對外戰爭的勝利,象徵着清帝國的強盛武力,是乾隆一生的驕傲。

但實際上,這十次勝利中卻有那麼一次十分的名不副實,那就是徵緬之戰。

在與緬甸的戰爭中,清軍損兵折將,直到最後都沒能降服緬甸,最後換來的也不過是緬甸名義上的臣服。

晚年時的乾隆時常說到:“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徵緬的失敗,由此成了這位十全老人唯一的的痛處與遺憾。

一個彈丸小國竟然同時敢與暹羅和清朝兩國作戰,最後還拖垮清軍

▲平定回部獻俘。

緬甸的野心與清朝初期的綏靖

緬甸,在元朝和明朝時曾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嘉靖以後,明朝逐漸衰落,緬甸逐漸開始擺脫中原王朝的控制。

明朝末年,緬甸東籲王朝覆滅,貢榜王朝崛起,兵力日漸強盛,開始騷擾中國的雲南各省,很多雲南當地的土司由於畏懼緬甸的軍力,開始向緬甸王朝納貢,當時的明朝由於內憂外患,對緬甸亦採取了綏靖政策,每年通過賞賜馬匹銀子的做法來安撫緬甸。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緬甸更是變本加厲,頻繁入侵中國西南邊境,雲南當地的土司屢次請求清廷予以援助,但是當時清朝正忙於與準格爾的戰爭,無暇顧及西南。

乾隆當時針對緬甸問題說:

“緬夷雖僻在南荒,其在明季,尚入隸版圖,亦非不可臣服之境。但其地究屬遼遠,事須斟酌而行,如將來辦理,或可相機調發,剋期奏功,不至大需兵力,自不妨乘時及事;倘必勞師籌銅,,或致舉動張惶,轉非慎重邊檄之道”。

可見,當時正忙於北疆事務的乾隆並不想兩面作戰,耗損清朝的國力,可以說是給予了緬甸最大程度的退讓。由於乾隆的旨意,雲南當地政府雖然不堪其擾,但是也不得不採取綏靖政策。

直到1758年清朝平定新疆後,乾隆纔將目光瞄向了西南,決定好好教訓一下緬甸這個蠻夷小邦,用強大的武力懲罰觸犯天朝國威的跳樑小醜。

一個彈丸小國竟然同時敢與暹羅和清朝兩國作戰,最後還拖垮清軍 第2張

▲清朝新疆。

乾隆的徵緬戰略

在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後,乾隆開始厲兵秣馬,調兵遣將,乾隆先撤掉了之前應對緬甸騷擾不利的楊應琚,任命滿洲鑲黃旗人明瑞爲總督、兵部尚書,總領徵緬戰事,統領雲貴軍隊。

明瑞作爲平定回亂的名將,再加上是清廷外戚,一直深得乾隆的賞識,乾隆相信,在明瑞的統領下,清軍一定能過關斬將,迅速降服緬甸蠻夷。

爲了幫助明瑞,乾隆皇帝一共調集了5萬士兵以及1萬5000匹戰馬,乾隆還降下諭旨,親自指導前線的清軍作戰。

諭旨寫道:

“此次我兵聲勢甚盛,克敵制勝,自可立奏膚功。“緬匪”此時或懾我軍威,詭稱服罪輸款,“冀逭天誅”,明瑞等切不可稍存姑息,輕許納降。“此等賊匪狡詐性成”,去歲楞木、鐵壁關等處,屢次詐降,以緩我兵,及兵稍退,旋復抗叛,斷不應爲其所愚。況我兵自去歲新街至今春木邦,臨陣損傷者,頗亦不少,“此非犁穴誅渠,盡殲醜類,不足以申國威而彰天討,尤不可僅以受降蕆事”……並就其地界,酌量分置土司,“以永靖蠻服”。

在這道諭旨中,乾隆態度鮮明的表達了對緬甸的厭惡痛恨之意,諭旨中明確讓明瑞一定要將緬人趕盡殺絕,絕不可手下留情,輕易納降,只有讓緬甸損失慘重,生靈塗炭,緬甸才能吸取教訓,不敢再犯天。

而在最後,乾隆已經做好了將緬甸佔領,並設置土司管理的打算。這一次,乾隆是真的打算徹底解決緬甸問題,還西南邊境一個安寧。

一個彈丸小國竟然同時敢與暹羅和清朝兩國作戰,最後還拖垮清軍 第3張

▲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

慘絕人寰的眉苗之戰

在乾隆絕不留情的方針指引下,明瑞帶着5萬清軍出征了,明瑞兵分兩路,一路經由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八莫進攻,一路則經由興威繼續向南深入大山土司領地。

明瑞最後的目標是兩路大軍以鉗形攻勢合圍緬甸首都阿瓦,其中,北路軍由清將額爾登率領,明瑞則是親率南路大軍,直接尋找緬甸軍主力將其殲滅。

雖然清軍人數衆多,但是緬甸人也有着自己的優勢,緬甸潮溼悶熱的氣候與各種奇形怪狀的毒蟲會不斷消磨清軍的銳氣與實力。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清軍在遠征的路上因爲瘴氣密佈,瘧疾肆虐,無數的士兵在途中痛苦的死去,而清軍作爲一支傳統的封建軍隊,完全沒有完整的醫療制度和合格的軍醫。

因此,在與緬甸人交戰之前,已經有多達四分之一的人陷入病痛之中。

伴隨着清軍的傷病,清軍的作戰形勢很快逐漸惡化,清朝的北路軍屢次進攻老官屯堡壘,但是緬甸人藉着從葡萄牙進口的火器拼死抵抗,清軍久攻不下,死傷慘重,中彈者達500人,總兵王玉柱戰死。

一連串的挫折終於使額爾登信念崩潰,他違背明瑞的命令,徑直率領北路軍私自撤回了中國,使得明瑞的南路軍孤立無援,處於緬甸人的包圍之中。

雖然孤立無援,但是傲慢的明瑞依然相信自己能夠輕易戰勝緬甸人,他率領3萬軍隊一路過關斬將,肆意砍殺,一路殺到了距離緬甸軍事要地阿瓦70裏的地方。

明瑞的英勇震驚了緬甸國王孟駁,此時緬甸人的主力正在與鄰國暹羅血戰,幾乎調不出多餘的兵力來抵抗清軍,在東拼西湊之下,緬甸王終於組織了一支1萬2000人的部隊來抵抗明瑞,但是緬甸王深知,自己的部隊多爲步兵,以火器遊擊見長,在平地戰絕對無法抵抗清軍的八旗騎兵。

因此,面對明瑞的大軍,緬甸人選擇堅守不戰、堅壁清野。

明瑞屢次向緬甸人挑戰,但緬甸人無論如何也不願出城作戰,輕敵的明瑞魯莽的向緬甸人的營寨發起了衝鋒。

緬甸人躲在柵欄後面,用從西洋進口的燧發槍不斷瞄準清軍的要害,清軍大部分爲綠營步兵,沒有鎧甲護身,往往只配有一把腰刀和藤牌,因此,簡直成了緬甸火槍手的活靶子,無數的清軍在緬甸人的火力齊射下倒下,而緬軍由於柵欄的保護,卻讓清軍簡陋的火器無計可施。

雖然死傷慘重,但清軍將士依然前赴後繼,誓死拼殺。在一番血戰後,明瑞終於取得了勝利,清軍殲敵2000,俘虜34人,乾隆聞訊大喜,加封明瑞爲一等公。

清軍雖然取得了蠻結之戰的勝利,但是實際上付出的傷亡卻遠大於緬軍,清軍一方面因傷病原因減員嚴重,又在蠻結之戰中被緬軍的西洋火器殺傷甚多,實際上,已是強弩之末。

但是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明瑞依然率兵深入,緬軍則是堅壁清野,並不斷派出小股部隊騷擾清軍後勤。而明瑞軍隊的兩翼也不斷遭到潛伏在叢林中緬軍的騷擾攻擊,緬軍隱藏在密林中,不斷用精準的西洋燧發槍襲擊清軍步兵,一路上,明瑞的軍隊損兵折將,並因補給匱乏而士氣低落,清軍儼然已經難逃覆滅的命運。

注意到清軍的疲憊後,緬軍統帥瑪哈看準時機,藉着自己熟悉地形的優勢,親自率領精銳部隊迂迴到了清軍的後方,從清軍的背後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正面的緬軍也開始發起反攻,清軍被生生困在了眉苗地區,在兩面的攻擊下,清軍頓時陷入了兩面夾擊無處可逃的地步。

經過三天三夜的血戰,包圍圈越來越小,在緬軍的總攻下,清軍終於崩潰了,大批大批的清軍將士像待宰的羔羊一樣被緬軍屠殺,明瑞則因爲絕望自縊而亡,眉苗成爲了徵緬清軍的大墳場,密密麻麻布滿了清軍的屍體,根據緬甸人的統計,清軍除了2500人被俘外,3萬清軍全部戰死,沒有一人成功回到自己的家鄉。

遠征的清軍將士們,就這樣死在了異國他鄉,與祖國相隔兩地,永生不得相見。

一個彈丸小國竟然同時敢與暹羅和清朝兩國作戰,最後還拖垮清軍 第4張

▲伊洛瓦底江上的緬甸戰船。

敗於火器的清軍

明瑞失敗後,乾隆大怒,立即處死了私自回國的額爾登,並積極準備下一次徵緬之戰。

第四次徵緬之戰,乾隆動用4萬兵馬,9萬民夫,,並彙集鐵將軍阿桂等名將,水陸並進,一齊徵緬,但是緬甸人再次憑藉強大的火器與清軍周旋,無論是水戰還是陸戰,清軍又一次陷入了僵局。

尤其在水戰中,緬軍運用西洋大炮不斷轟擊清軍戰船,導致數十艘清軍戰船被炸燬,而清軍的火攻戰術也接連失敗,此時此刻,連阿桂都勸說乾隆議和,並說明他的軍隊再也無法堅持下去了。

最終,由於與暹羅和清朝的兩面作戰,緬甸人逐漸支撐不住,主動與清軍議和,這場耗費清廷911萬兩白銀的戰爭才宣告結束。

兩次徵緬,清軍動用優勢兵力和一干名將,卻對緬甸久攻不下,最後犧牲衆多才換來了一紙和約。

反觀緬甸,一個彈丸小國,與暹羅和清朝兩面作戰,一直處於兵力的絕對劣勢,卻可以堅持的如此之久,原因是什麼?

一是緬甸固有的複雜地形和惡劣環境幫助緬軍拖垮了清軍。二則是緬甸善於學習,充分引進了西洋最先進的燧發槍和火炮。

▲清朝名將,阿桂。

如果說16世紀的火繩槍對於傳統的冷兵器還沒有太大優勢,那麼到了18世紀,在歐洲,更爲精準的燧發槍和前膛炮已經徹底讓刀矛弓箭等傳統的冷兵器退出了戰場,18世紀已然是火器的時代。

相對於善於學習的緬軍,清軍已然處於冷熱兵器的過渡階段,火器與明朝相比依然沒有進步,早已落後於世界的潮流。

實際上,徵緬戰爭結束後,就有徵緬將領因見識了西洋火器的威力而建議乾隆發展火器,富國強兵,但是乾隆卻仍認爲“騎射乃滿洲根本”,對此置之不理。

乾隆不會想到,就是這些被他諷刺爲“奇技淫巧”的火器,最終在1840年英國人的手裏捲土重來,並最終打開了大清的國門,讓清朝走向了滅亡。

清朝對於火器發展的怠惰,清楚的表明任何輕視科學技術的反智主義終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