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每天1斤米司馬懿得知大喜:其將死也

本文已影響2.36W人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草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性。而民又以食爲天,人不吃飯是不可能。只是有人吃的多,有人吃的少。那麼,在古代軍人的糧食消耗量到底是多少,他們的飯量究竟有多大?衆所周知,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在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兵出祁山,據五丈原與魏軍對峙,不幸病死軍中。而早前司馬懿得知諸葛亮每天1斤米,司馬懿便大喜斷定諸葛亮:其將死也!那麼司馬懿爲何如此斷定呢?

  

諸葛亮每天1斤米司馬懿得知大喜:其將死也

網絡配圖

    諸葛亮,是一直流傳至今,引無數人爲之着迷的一位大智慧之人。在三國的時候他擔任了蜀國的軍師,是一位在政治、軍事、散文、書法、發明上都很出色的文將。我們耳熟能詳的《出師表》還有《誡子書》都是他的傑作。諸孔明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戰場,爲君主出謀劃策,是歷史上少有的真正的擁有三寸不爛之舌的名人。公元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再次伐魏,他率大軍出斜谷道,與和魏國的司馬懿僵持於渭南。期間諸葛亮既屢屢遣使者下戰書,甚至還送巾幗婦人的飾物,來激怒司馬懿,但司馬懿以不變應萬變,堅守不出高掛免戰牌,同時採取“千里請戰”的妙計平息了衆將的怒氣。

最後諸葛亮也沒有辦法,只得在五丈原與魏軍對峙。在這期間,諸葛亮派遣使節到司馬懿軍中,司馬懿向使者詢問諸葛亮的睡眠、飲食和辦事多少,不打聽軍事情況,使者答道:“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責罰,都親自披閱;所吃的飯食不到3升。”司馬懿聽後暗中大喜,對親信說::“諸葛孔明進食少而事務煩,他還能活多久呢!”

《晉書·宣帝紀》記載:“先是,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許)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帝既而告人曰:‘諸葛孔明其能久乎!’”而據《裴注三國志》卷35“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病重之時,每天食米僅三升,魏軍統帥司馬懿得知這個消息,大喜過望,斷言“其將死也”。

  

諸葛亮每天1斤米司馬懿得知大喜:其將死也 第2張

網絡配圖

   當時漢代一升相當於現在200毫升,三國時蜀漢的度量衡應該是沿用漢代標準,而曹魏一升大約相當於現代204毫升。其實這4毫升的差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可認爲三國時一升基本和漢代一升相等,都是200毫升。按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魏晉一升約合今天0.2023公升,則當時三升有0.6公升,又因爲每公升大米重約1.7斤,則0.6公升大米重約1.02斤,即諸葛亮病重時每天能吃1斤大米。可跟現代人比起來,這個飯量不能算小。但在當時的社會,有着很多對當時人們生活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由此知道在當時,一個普通人的飯量每天大約是五升,而一個作戰中的戰士每天的飯量則要達到整整七升!

《宋書》卷86提到南北朝時某支部隊的飯量:“兵士二萬人,歲食米四十八萬斛。”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萬斛即四千八百萬升,這麼多糧食讓兩萬士兵分一年來吃,平均每人每天六到七升。南朝宋的量器跟三國時一樣,都是每升合現在0.2023公升,則六到七升大米約有兩斤多,這幫士兵的平均飯量是諸葛亮的兩倍。《宋書》卷十九還有句話:“方今夷狄對岸,外御爲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難。”說明就軍隊而言,每天7升口糧當屬較低標準。

 

諸葛亮每天1斤米司馬懿得知大喜:其將死也 第3張

網絡配圖

    最後我們要說,三國時期人吃多少還要和當時的特殊環境有關。在那個時代,那個環境下,他們能有五穀雜糧吃,能填飽肚子就很不錯了,更不用說吃零食,吃營養補品了。同時,古人一般都是從事超負荷的體力勞動,飯量本來就比我們現代人要大很多。這樣一來,諸葛亮臨死前一天吃一斤大米,每餐也就是三兩左右,再因當時的食物本來就不豐富,而且又是戰場上,除了米飯,幾乎不再吃其它東西了。最後應了司馬懿的猜測,蜀軍與魏軍對峙了100余天後,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五丈原之戰也成爲晉室誇耀先祖功業的事件之一,《晉書·樂志下》就收錄了《宣受命》:“宣受命,應天機。風雲時動,神龍飛。御諸葛,鎮雍、樑。……衝而泰,天之經。養威重,運神兵。亮乃震斃,天下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