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新莽篡漢 西漢滅亡 王莽改制

本文已影響1.56W人 

新莽篡漢

參見王莽篡漢、新朝、王莽改制漢宣帝死後,漢元帝劉奭即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漢元帝,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漢元帝死後,漢成帝劉驁即位。漢成帝好女色,先後寵愛許皇后、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於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漢成帝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爲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於“酒色侵骨”,漢成帝最後竟死在溫柔鄉中。漢成帝不理朝政,爲外戚王氏集團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皇太后王政君權力急劇膨脹。漢成帝死後,劉欣即位,是爲漢哀帝。漢哀帝有斷袖之癖,終日與寵男董賢廝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

漢朝歷史:新莽篡漢 西漢滅亡 王莽改制

網絡配圖

國家已經呈現一片末世之象,民間“再受命”說法四起。前1年8月15日,漢哀帝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賢成爲大司馬,並迎接劉衎。10月17日,劉衎即位,是爲漢平帝。但是,漢平帝已經淪爲王莽的傀儡。6年2月3日,年僅14歲的漢平帝病死,王莽立僅兩歲的劉嬰爲皇太子,自任“攝皇帝”。8年十二月,王莽廢除孺子嬰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什麼是王莽改制?

西漢後期,朝廷的賦稅、勞役日益嚴重,統治階級“多畜奴婢,田宅無限”,奢侈揮霍,弄得民窮國虛,土地兼併和奴婢、流民的數量惡性膨脹,成爲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趨尖銳。

王莽代漢稱帝建立新朝後,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依然存在。他爲了鞏固皇位,緩和階級矛盾,就在公元9年下令實行改制。王莽爲了平息反對聲音,打出《周禮》的旗號。《周禮》是聖人定的制度,誰反對新政就是反對《周禮》;反對《周禮》就是反對聖人;反對聖人就違反綱常禮教,就是名教的罪人。所以,這實質上就是一場託古改制的運動。

一、王田制

公元9年,王莽頒行了王田制的詔書,指出古時行井田制,國給民富;秦漢以來破壞井田制,土地兼併嚴重。詔書規定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買賣;一家男丁不滿八口而佔有土地超過八百畝者,應將超過的土地分給宗族或鄉鄰;原來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由國家授予土地,其標準是“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

漢朝歷史:新莽篡漢 西漢滅亡 王莽改制 第2張

網絡配圖

所謂王田制,實質上是個均田的制度。這是針對土地兼併和貧富分化,緩和階級矛盾的土地制改革方案。然而這不僅沒有解決社會土地問題,相反又把農民禁錮在“王田”裏當牛做馬;而且“王田私屬”的詔令公佈後,遭到了貴族、官僚和地主的強烈反對,他們千方百計阻撓和破壞新法的實行。失去土地的農民因得不到土地,也對王莽不滿。幾年後,中郎將區博提議並田制廢之已久,不可復行,現在“天下初定,萬民新附,誠未可施行”。王莽看到民怨沸騰,怕動搖自已的統治和失去帝位,乃下令“諸名食王田,皆得賣之,勿拘以法。”就這樣,王田制被廢除了。二、奴婢政策

王莽在頒行王田制詔書中,指責買賣奴婢有違“天地之性人爲貴”之義,於是規定“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這是承認奴婢爲人而不是牲畜,通過禁止買賣而加以限制。但這並沒有解放奴婢,而是把佔有奴婢作爲制度固定下來。到了後來,王莽在宣佈土地可以買賣的同時,也令“犯私買賣庶人者,且一切勿治”,奴婢政策也廢止了。稍後,王莽下令“三公以下,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錢三千六百。”這是爲了搜刮錢財,但也有限制奴婢之意。

三、“五均六筦”

所謂“五均”,是在長安及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等六大都市設“五均司市師”。五均司市師的工作是定時評定物價,名曰“市平”;控制市場供應,市場貨物滯銷時,以原價收購,貨物漲價時,則以平價出售;辦理賒貸,據具體情況,發放無息貸款(賒)或低息貸款(貸);徵收山澤之稅及其他雜稅。

所謂“六筦”,是指官府掌管六項經濟事業,即五均賒貸再加上國家專營鹽、鐵、酒、鑄錢,徵收山澤生產稅。六筦之設雖依託於“先聖”,實際上是繼承漢武帝的經濟政策稍加變通而已。王莽說搞五均六筦是爲了“齊衆庶,抑兼併”,表面好像是有益於民,實際上是變相搜刮。被任命爲“五均六筦”官的都是些大富商,王莽不能有效地控制這些商人,結果官商互相勾結,投機倒把,從中漁利,下層人民只能遭受盤剝。

漢朝歷史:新莽篡漢 西漢滅亡 王莽改制 第3張

網絡配圖

四、改變幣制

王莽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第一次,在通行的五銖錢外,另鑄三種新幣“錯刀,一值五千;契刀,一值五百;大錢,一值五十。”而每種貨幣的含銅量相差並不甚大,於是“民多盜鑄”,造成貨幣混亂。第二次,王莽下令廢止五銖錢及錯刀、契刀等幣,另鑄小錢與大錢並行,但這兩種貨幣的重量與幣值關係也不合理,故有私用五銖錢及盜鑄的現象。第三次,王莽重新發行貨幣,總名“寶貨”,分六種貨幣,然後又細分爲二十八個品種。因品種繁多,換算比值不合理,造成“百姓憒亂,其貨不行”的後果。王莽強制推行,於是“農商失業,食貨俱廢”,犯法者衆,最後只好恢復小錢、大錢二品。第四次,廢止大、小錢,發行“貨布”、“貨泉”兩種貨幣。這次則較爲合理些。

多次的幣制改革,越改越亂,不僅名目繁多,而且將原始貨幣(如龜殼、貝殼等)也拿來使用,造成嚴重的經濟混亂,貨幣貶值;而每改革一次,就是對人民的一次大搜刮,“民涕泣於市道”、“愁苦死者什六七”。

五、改變官制、官名

王莽對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縣地名、行政區劃屢加改變,連國號也多次變更,且多與《周禮》中的名稱相—致。如改大司農爲羲和,後改爲納言;改少府爲共工;改郡太守爲大尹,縣令長爲宰;先據《堯典》正十二州名分界,後又據《禹貢》改爲九州。有一個郡甚至五易其名,官民記不清楚還得在公文上附上舊名。

漢朝歷史:新莽篡漢 西漢滅亡 王莽改制 第4張

網絡配圖

六、設五等爵,大行分封

王莽頒行五等爵,濫加封賞。但因“圖簿未定,未授圖邑”,有些諸侯只是虛封。結果吏治更加腐敗。

七、吏祿制度

新定的吏祿制度極爲煩碎,官吏往往因得不到俸祿而收取賄賂以自供給,這又加重了百姓的災難。

八、發動對外戰爭

改制屢遭失敗,王莽爲了轉移人們的視線和樹立“國威”,在民族關係上搗鬼。他無理地貶降各族的王爲侯,引起不滿與反抗;狂妄地發動戰爭征討各少數民族,更加侮辱對方(改稱高句麗爲“下句麗’,匈奴單于爲“降奴服於”);破壞漢匈和親,斷絕漢與西域的交通;人們的痛苦更加深重。

這些改革不僅不能解決社會矛盾,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社會更加混亂,終於導致了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在赤眉、綠林等農民軍的打擊下,新朝遂告滅亡,而這場託古改制的改革也只能給後世留下笑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