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李光弼自愧不如的名將王忠嗣,是個什麼樣的人?

本文已影響1.44W人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榮耀王朝,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提到唐朝名將,或許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要麼是隋朝末年爲唐朝建立和天下統一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尉遲恭、程咬金、秦瓊,要麼是唐朝初年滅亡東突厥、高句麗的李靖、薛仁貴,抑或是安史之亂時匡扶社稷的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

相比於上述這些大名鼎鼎的將領,唐開元、天寶年間重要將領王忠嗣的知名度似乎並沒有特別高。然而,他卻能夠讓李光弼自愧不如地感慨道:“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另外,唐玄宗李隆基也曾經在其初出茅廬時就稱讚道:“爾後必爲良將。”可惜的是,這樣一位優秀而傑出的將領卻因爲受到奸臣的嫉恨而無辜遭貶,最終四十五歲就英年早逝。

神龍元年(705),王忠嗣生於華州鄭縣,也就是今陝西渭南一帶,他生於將門世家,其父王海賓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以驍勇著稱。開元二年(714),王海賓因率軍抵抗吐蕃入侵戰死沙場,被追封爲左金吾衛大將軍。據《舊唐書》記載,王海賓原本連戰連捷,立下了許多戰功,但衆將因爲嫉妒他的功勞,便紛紛將他孤立,導致其陷入重圍,最終寡不敵衆而戰死。

能讓李光弼自愧不如的名將王忠嗣,是個什麼樣的人?

得知父親的死訊後,時年九歲的王忠嗣悲痛欲絕,唐玄宗心生惻隱,便將賜名“忠嗣”,並養在了宮中。王忠嗣長大後,不但繼承了父親驍勇的性格和軍事才能,還更加沉穩剛毅。他精通兵法韜略,在唐玄宗與其攀談時對答如流,贏得了後者的欣賞和器重。於是,唐玄宗將其封爲代州別駕,打算考察他的實幹能力。

來到代州之後,王忠嗣以鐵腕手段懲治犯法的豪強,還經常親率輕騎出塞巡視。消息傳回朝廷後,唐玄宗生怕這麼好的苗子出什麼意外,於是趕緊召回了他。開元十八年(730),創建“神武軍”的宗室名將信安王李禕、利用反間計除掉吐蕃名將的河西節度使蕭嵩先後數次將王忠嗣召入自己麾下,但唐玄宗害怕年輕氣盛的王忠嗣爲了給父親報仇而陷入危難之中,便專門下詔不得對他委以重任。

開元二十一年(733),王忠嗣認爲自己在蕭嵩麾下三年,卻沒有立下大功,於是率領數百精兵前往鬱標川攻打吐蕃大軍。面對數量遠勝於自己的敵軍,王忠嗣“提刀略陣,斬數千人,獲羊馬萬計”,這一戰績傳到朝廷,唐玄宗龍顏大悅,後來王忠嗣又屢立戰功,逐漸被封爲左威衛將軍、代北都督。然而,由於被當時另一名將皇甫惟明誣陷,王忠嗣又被貶爲了東陽府左果毅都尉。

在河西節度使杜希的奏請下,王忠嗣又被派往河西,他先是隨軍奪下吐蕃新城,又在吐蕃增援大軍到來後單騎衝入敵陣“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狠狠打擊了吐蕃士氣,唐軍隨即趁勢進攻,吐蕃大敗。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王忠嗣在軍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成爲了唐玄宗最爲倚重的邊關將領之一。

天寶五年(746),王忠嗣以河西、隴右節度使的身份暫時兼任朔方、河東節度使,一時間身佩四鎮將印,自從唐朝建立以來,這還是頭一次。總之,鎮守邊疆期間,王忠嗣與吐蕃、契丹、突厥等勢力交戰無數次,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取得大勝,其戰功和聲望也都累積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

然而,王忠嗣在愈發受到唐玄宗重視的同時,也遭到了奸相李林甫的妒忌。李林甫的善妒可謂世人皆知,他擔任宰相期間阻塞言路、排除異己,還曾經向唐玄宗表示民間已經沒有值得提拔和重用的人才,以避免有人撼動自己的地位。被這種陰險之人盯上,可想而知王忠嗣的處境將會有多麼艱難。

能讓李光弼自愧不如的名將王忠嗣,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2張

天寶六年(747),唐玄宗採納董延光的建議,打算出兵攻打吐蕃重鎮石堡城,王忠嗣則認爲石堡城防守嚴密,強行攻打不但會損失慘重,還得不償失。然而,當時的唐玄宗急於取勝,便並沒有重視王忠嗣的意見。眼看自己勸阻無果,王忠嗣只得勉強分兵支援董延光。結果,董延光如王忠嗣所料未能如期攻下石堡城後,卻反而上奏說是因爲王忠嗣不配合自己才導致沒能成功。

李林甫抓住唐玄宗對王忠嗣產生不滿的機會,又派出自己麾下的濟陽別駕魏林,讓其聲稱曾經親耳聽說王忠嗣打算擁立太子李亨爲帝。如果說唐玄宗對王忠嗣“辦事不利”只是感到不悅,那聽說他密謀擁立太子時就是憤怒了。於是,唐玄宗將王忠嗣召回朝廷,並交給三司審問,一代名將差點因嚴刑拷打死在獄中。

王忠嗣入獄後,代替他出任隴右節度使的哥舒翰曾經受其提拔。爲了營救故人,哥舒翰上書替王忠嗣求情,言辭十分懇切,甚至表示願意放棄自己的官職爲王忠嗣贖罪。在哥舒翰的求情下,唐玄宗終於稍微消氣,只是將王忠嗣貶爲了漢陽太守。

天寶八年(749),王忠嗣突然暴斃,享年四十五歲。六年後,安史之亂爆發,而王忠嗣生前就已經預料到安祿山將會作亂。如果安史之亂時王忠嗣尚在,或許歷史會走向不同的路線。在狼狽逃往成都時,唐玄宗可能也會因當年自己不夠明智的決定而感到後悔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