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獲得漢武帝的賞識,主父偃卻不得善終,是什麼原因?

本文已影響2.83W人 

在歷史上面能被稱千古一帝的只有三個帝王,一個是秦始皇,一個是唐太宗,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的漢武帝。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主父偃在歷史上是一個很傳奇的人物。主父偃是漢武帝時期的大臣,他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齊受到儒生的排擠,於是北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

到了長安之後,他直接上疏漢武帝劉徹,提出“大一統”的想法,漢武帝眼前一亮,當晚便被劉徹召見,連升四級,平步青雲。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坐着火箭提拔的人,最後也沒有逃脫劉徹的屠刀,這又是爲何呢?

一、不惑之年,主父偃的悲天憫人

主父偃早年學習縱橫術以提升口才,後來又遊歷各地,學習儒家及諸子百家學說。但齊地的儒生都看不起主父偃,而且排擠他,迫使他離開齊地。之後他北遊燕、趙和中山等諸侯國。但是在這些諸侯國,主父偃仍然沒有受到禮遇,甚至混到了窮困潦倒的境地。幾近不惑之年的主父偃悲天憫人,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辛酸苦楚,不免心生惆悵和憤懣。

要說主父偃不是沒有心計之人,也許是在飽受遊離之苦而不被待見,乃至到了討人嫌的地步,這才讓他產生了逆反心理和仇視心理,也強烈反應出他自卑、自憐和對世道的冷眼。

能獲得漢武帝的賞識,主父偃卻不得善終,是什麼原因?

二、絕境逢生,走上仕途的“陌路人”

爲了放手一搏,也爲了實現自己僅存的一點念想,在衛將軍屢次舉薦無果的情況下,他直接上書漢武帝,提出了在法律和征戰匈奴方面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得到漢武帝的側目。

主父偃進諫說:臣聽說聖明的君主不厭惡嚴詞直諫以增加見識,忠心的臣子也不怕責罰而敢於直諫。現在臣不怕死罪而向陛下進諫,希望陛下能夠聽從。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匈奴之地不能耕種,百姓也不容易臣服。秦始皇不聽李斯之言,執意討伐匈奴,結果所得之地爲鹽鹼地,耗費中原大量物資,使得百姓疲敝,秦朝滅亡。高皇帝不聽御史成之言,執意北伐,結果有白登之圍。希望陛下停止討伐匈奴,避免百姓受不了發動民變,重蹈秦朝的覆轍。

就是這樣一份特殊的“簡歷”,使得漢武帝對主父偃有相見恨晚的感嘆,甚至劉徹對主父偃連升四級,一下子坐到了中大夫的位子。其實,如此平步青雲,不光是他諫言有功,主要是後來他推行的“推恩令”正好被漢武帝採用。此舉溫柔地解決了削弱諸侯封地的苦惱,正得漢武帝歡心,所以纔有主父偃在官場如此如魚得水的結果。

如果說在仕途這條道路上,主父偃能學學東方朔那種大度胸懷,就不會被滅九族。主父偃非但沒有學東方朔,而是變相地開始玩味、敵視這個社會,變本加厲地處置曾經得罪過他的人。

三、睚眥必報、倒行逆施的可悲結局

“推恩令”實行以後,主父偃的地位節節攀升,他在皇帝面前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紅人,此時的主父偃開始忘乎所以,大肆收受賄賂,得罪於權臣於朝野。表面上,朝中大臣也對他禮遇有加,但暗地裏,這些人對主父偃的一些小人行徑,表示強烈不滿。

能獲得漢武帝的賞識,主父偃卻不得善終,是什麼原因? 第2張

縱觀歷史上,但凡能以德報怨之人,是睿智之人,可謂真君子,但我們的主人公主父偃卻偏偏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仇視社會、報復社會,儼然要把曾經失去的尊嚴找回來,把遭受的冷落再變本加厲地還回去。

沒錯,冷眼看世界的主父偃,其餘生已經定格在報復、懲處的罪惡裏。他首先拿燕王開刀。由於燕王自己霸佔庶母、強佔弟媳,所以給主父偃留下口舌,燕王怕禍出蕭薔,嚇得自殺了;其次主父偃劍指齊王劉次昌,說他跟自己的姐姐有染,齊王看到燕王的下場,也被迫自刎。就在主父偃享受着手刃自己曾經的“敵人”時,他的勁敵公孫弘此時在漢武帝面前上奏一本,說主父偃收受賄賂,所以獻上推恩令。漢武帝聽聞此事,又以爲劉次昌畏罪自殺也是主父偃乾的,便命有司調查。武帝查知主父偃受賄爲真,逼死齊王爲假,便想放了他。公孫弘則力勸武帝處死主父偃,安撫諸侯,最後武帝聽從,將主父偃家族滅族。

這個結局也許主父偃早就心裏有數,甚至他也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在主父偃心裏,也許他僅僅只想給自己一個公平,給自己一個交代,並讓所有不公從世間消失。所以這個時候的主父偃已經到心裏扭曲的地步。誠然,世間事十之八九有失公允,但我們要擺正心態,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與錯失,不能一味苛求別人,不能將所有不如意都歸結在別人的不作爲、不善待上,你說呢?

主父偃:“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爲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這也許是主父偃曾經想在樹林深處、權力加身時,想對世人發出的咆哮……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