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楊業的死和潘仁美有關係嗎

本文已影響1.87W人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潘仁美和楊業,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朝代的更迭不可避免。陳橋驛兵變結束了一個混亂的時代,作爲北宋名將的楊業自是追隨宋太宗南征北戰,哪怕有人給宋太宗上書說楊業的不好,宋太宗連看都不看,直接轉手給楊業,楊業對宋太宗也是忠心耿耿。但是歷史上對於楊業的死因卻是衆說紛紜,有說是死於潘仁美之手,有說是死於王侁之手,但是楊業真正的死因是什麼呢?今天就來探究一下。

雍熙北伐竟命喪於此

986年,一支訓練有素的北宋軍隊正向着雁門關前進,走在隊伍前方騎着高頭大馬的將領雖已年近五十,但仍然精神矍鑠,這就是北宋赫赫有名的將領楊業。即將到達朔州的楊業此時並不知道遼軍主帥耶律斜軫早已知曉了這個消息,命令副將在朔州佈下了天羅地網,遼軍主力虎視眈眈,就等着楊業的到來。

楊業還是帶領軍隊到達了朔州,與遼軍展開了殊死搏鬥。耶律斜軫佯裝敗走,吸引楊業上鉤,又在沿途設下埋伏,三面夾擊。楊業沒有辦法,且戰且退,被逼至狼牙村。這場戰鬥從早晨已經持續到中午,楊業所帶人馬俱疲。按照戰前的約定,援軍應該就在離此處不遠的陳家谷口接應,就算這場仗敗了,也還有機會。

楊業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楊業的死和潘仁美有關係嗎

令楊業感到痛心的是,原本應該帶領援軍在此處接應的王侁,此刻早已經帶兵後撤。當楊業拼死帶着剩餘的人馬趕到陳家谷口的時候,這裏絲毫不見人影。此時,楊業已經感覺到自己的宿命了,恐怕命不久矣。但是身爲軍人的尊嚴不允許他向遼軍低頭,哪怕是戰死在戰場上,也絕不能降。被四面圍困,斷水斷糧三天的楊業終於堅持不住了,仰天悲嘆一聲,從容赴死,留下一世美名。

受人賞識後投降歸宋

楊業出生在北漢的一個官宦家庭裏,父親楊弘信是北漢麟州刺史。楊業從小就善騎射,和同齡人出去打獵,楊業往往打到比別人多一倍的獵物。喜好俠客的楊業長大後毅然選擇了從軍,跟隨北漢世祖劉崇南征北戰,屢戰奇功,也由保衛指揮使升爲建雄軍節度使。甚至被皇帝賜予國姓,賜名劉繼業,所以後人也稱楊業爲楊繼業。

976年,北漢皇帝劉繼元不敵北伐的宋軍,爲宋太宗所降。宋太宗早就聽聞楊業驍勇善戰的大名,對楊業十分賞識,愛才心切,希望楊業能夠歸降。劉繼元也派親信勸說楊業,跟着宋太宗能有更大的成就。楊業知曉後漢的敗局已經無力迴天,對北跪地遙拜,痛哭不已,歸降宋太宗。

楊業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楊業的死和潘仁美有關係嗎 第2張

宋太宗見到楊業十分高興,還未回朝就賜予楊業大將軍的職位,並且恢復了楊業原本的“楊”姓。因楊業對邊境佈防事務十分熟悉,宋太宗又讓他改任代州知州兼任兵馬部署。980年,雁門關一戰大破遼軍,使楊業在軍中的威望達到了頂峯。

3月,遼國皇帝遼景宗令十萬遼軍逼近雁門關,楊業率領僅數千騎兵,輕裝上陣,從西面悄悄繞到北面,也就是遼軍的背後,趁其不備,與潘仁美兩面合力攻之,最終大破遼軍,殺死遼國駙馬,生擒指揮使。

這一戰,使楊業名聲大噪,在遼軍之中聽到楊業的名號就瑟瑟發抖,不敢與之一戰。楊業英勇多謀,在軍事方面有着過人的天賦,善用兵法,對於戰場的時機把握十分精準。楊業的妻子也爲人們所熟知,就是人稱佘老太君的佘賽花。虎父無犬子,楊家將的名號至今仍流傳。

楊業之死的深層原因

楊業看似是被遼軍圍困,拒不投降絕食而死。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呢?這與本應前去接應的王侁有沒有關係呢?那爲何又有人說是潘仁美之故呢?又或者這與上位者宋太宗有沒有關係呢?這些問題都有待商議。

楊業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楊業的死和潘仁美有關係嗎 第3張

電視劇《楊家將》是以楊業之死作爲開頭的,身爲楊業政敵的潘仁美處處針對楊家,彷彿楊業一死楊家將無人能與潘仁美分庭抗禮。

潘仁美也就能順利地把控朝堂,沒有人再與他作對。這樣看來,潘仁美確實有很大的動機。還有一個值得懷疑的地方,宋太宗下令北伐抗遼,收復燕雲十六州,命潘仁美爲主帥,楊業爲副將,王侁爲護軍。

潘仁美作爲主帥,在東路節節敗退的情況下真的沒有察覺到遼軍的動向嗎?宋太宗命令軍隊掩護四洲百姓遷徙到內地,楊業提出可讓一隊軍隊開路,百姓先行走大石路,自己殿後。

“遼軍聽聞動靜肯定會有所行動,現在遼軍打了勝仗,士氣正盛,我們不可與之交戰,等部隊和百姓進入石碣谷就在谷口設下埋伏,這裏易守難攻,定能大挫遼軍銳氣。也是最保險的策略,陛下的命令是要保護好百姓遷徙”。

楊業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楊業的死和潘仁美有關係嗎 第4張

潘仁美爲什麼沒有阻止王侁的反對呢?楊業提出的明明纔是最好的計劃,不僅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也能保證軍隊的安全,更能打擊遼軍,一舉三得的好事,是潘仁美阻止不了還是根本就不想阻止呢?如果楊業一死,還有誰能夠與自己比肩?到時候陛下肯定會更加倚重自己。從潘仁美的種種行爲和動機分析來看,筆者認爲,潘仁美要對楊業的死負很大的責任。

王侁又是何許人也?他又與楊業的死有什麼關係呢?如果說潘仁美是一個旁觀者和推波助瀾者的話,那麼王侁在這件事裏又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呢?

王侁出身於後周的官宦之家,原是後周的東頭供奉官。宋太祖趙匡胤作爲原後周的大將軍,即使兵變滅周建宋,也仍對同屬官僚多有優待。王侁跟隨宋太祖征戰多年,立了不少功,調任閣門祗候,後又陸續升遷。

宋太宗繼位後,下令北伐,王侁被任命爲護軍,跟隨潘仁美、楊業等將領一同北伐。當楊業提出作戰計劃後,王侁立馬起身反駁,“你如今率領數千精兵,卻如此懦弱畏縮不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楊大將軍嗎?要我來說,應該直接到雁門北川,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前行,讓遼軍看看我們的氣勢,楊將軍不是號稱‘無敵’,現在面對遼軍避而不戰,難不成是有異心?”

楊業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楊業的死和潘仁美有關係嗎 第5張

楊業自知寡不敵衆,此戰怕是凶多吉少,臨行前痛哭流涕地說:“這一仗必定不會順利,我本就是歸降的將領,得陛下賞識,不僅不殺我,還授予我官職,我死不足惜。如今我將以死報君恩”。

按照新的作戰計劃,楊業領兵前往雁門北川吸引遼軍主力,王侁帶領援軍在陳家谷口接應。從寅時到巳時,王侁等了許久也不見動靜,終於,傳來了消息,遼軍大敗。王侁急急忙忙地趕往交戰之地,打算搶功勞,不能功勞都讓楊業佔了。

但是當王侁行進沒多久,就發現這根本就是個騙局,遼軍沒有敗,是引誘楊業上當的誘餌。王侁又急忙後撤數十里,躲到戰火燒不到的地方。當楊業趕到陳家谷口的時候,哪還有人?無奈之下只好殊死抵抗,最終絕食而亡,二子楊延玉也戰死沙場。

王侁是導致楊業之死的直接原因,是王侁一意孤行激怒楊業,執意讓楊業正面迎敵,才導致楊業節節敗退,陷入困境。最後更是沒有按照原計劃前去接應楊業,最終使楊業身死。王侁纔是殺害楊業的重要兇手。

究竟是什麼導致楊業被害?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大多數人生在亂世無非爲了錢權勢,古人當然也不例外。

楊業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楊業的死和潘仁美有關係嗎 第6張

潘仁美作爲楊業的政敵處處針對楊業是不爭的事實,潘仁美爲了自己在朝中的勢力,殺害楊業也在情理之中。況且,戰場變化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就算楊業死在戰場上,也不會被過多苛責。只要楊業一死,楊家沒了頂樑柱,這朝中誰還能與之抗衡,楊家還不是任人拿捏。

王侁爲人剛愎自用,在這件事中更是展露無遺,他雖是護軍,但在這之前所任職的也多是監軍,督軍之類偏文官的官職,在領兵打仗上根本不敵楊業,此番楊業之死,王侁需要負主要責任。

還有一個疑問,宋太宗有沒有參與其中。之所以有這個猜測,源於北宋本就重文輕武,趙家的江山是如何得來的,相信宋太宗並不陌生,宋朝對武將始終多有忌憚,生怕哪個武將功高震主,這江山就改朝換代了。

楊業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楊業的死和潘仁美有關係嗎 第7張

楊業死後的最終結局

宋軍班師回朝,由於楊業之死,王侁被剝奪一切官職,貶爲庶人,主帥潘仁美功過不相抵,官職連降三級。有罪之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宋太宗趙光義對楊業之死十分愧疚,追封楊業爲太尉、中書令、大同軍節度使。趙光義評價楊業:“執干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楊業有勇有謀,與部下同甘共苦,爲人忠義有氣節,死而不降。爲官公正廉潔,得到部下與民衆的愛戴,值得後世敬仰。

參考文獻:《宋書》《楊家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