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長子李弘是一個怎樣的人?

本文已影響2.79W人 

李弘,字宣慈,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則天的長子。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武則天以智謀取得皇后稱號之後,作爲長子的李弘便也跟着身價提高,顯貴起來。顯慶元年(656年)春正月,皇太子忠被廢爲樑王,出京師到梁州任刺史,而時方四歲的李弘便以皇后長子的身份順理成章地被封爲太子,入住東宮。

咸亨三年(672年),李弘年滿二十,高宗因風眩病日見嚴重,遂年冬詔令太子監國。讓李弘學習治理回家、處理政務,當然也有以他分解武則天權利的意思。

李弘仁孝,喜讀書,善待人,並曾諫阻高宗刑殺太過,很有仁德之風。咸亨年間,李弘親見自己兩個異母姐姐義陽公主、室城公主。三十多歲的人,仍舊幽禁於掖庭牢室,“見之驚惻”,上表父皇,奏請放出這兩個姐姐嫁人。

武后聽聞,殺心頓起,憤恨李弘竟敢把自己死敵蕭淑妃的兩個女兒釋放,恨記於心。李弘見母后專權,便“罕接宮臣”,對政務並不盡心。負責太子飲食的典膳丞全椒刑文偉就減少供給太子的飲食,並上書諫太子,促使李弘復書,“嘉納其意”。

一次,太子在宴會歡愉之際,命令東宮大臣表演“擲倒”伎,輪到左奉裕率王及善時,遭到拒絕,王及善諫道:擲倒伎表演自然有伶官們充當,殿下不希望我聽從您的命令吧?李弘連忙道歉。

通過歷練,李弘逐漸成熟起來,高宗也非常喜歡他,曾希望由他繼承皇位,但由於武則天攝政國事,不容別人插手,而高宗又無力把握政局,儘管太子“仁孝謙謹”,“監國其間,禮接大夫,中外屬心”,但始終未得到母后的青睞,多次奏請,“數忤旨”。

李弘曾經向郭瑜學習《春秋左氏傳》,當讀到楚世子羋商臣弒君的故事,不禁掩書嘆曰:

“這種事做臣子的都不忍聽聞,而經典之書是聖人拿來訓示後人的,爲什麼要記載這種事?”

郭瑜回答他:

“孔子作春秋是爲了要褒貶善惡,用以勸世或告誡,因此記下商臣的惡行,讓千年以後的人都知道有這樣一件事。”

李弘說:

“不是不能讓這種事流傳,而是我不忍知道有這樣的事,請讓我改讀別的書吧。”

武則天的長子李弘是一個怎樣的人?

郭瑜向他拜曰:

“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殿下資質敏睿,既然不忍聽聞這些不好的凶事,臣聽說要安定上位、治理人民,莫過於精通於禮。不懂則無以事天地之神、辨君臣之位,所以先王重視此道。孔子也說:不學禮,無以立。那麼請殿下就停止讀春秋,改讀禮記吧。”

李弘接受這個提議,開始刻苦攻讀《禮記》,變得更加仁孝謙謹,對士大夫十分有禮貌,能體察民間疾苦,深得人心。

高宗特別喜歡他,想盡一切辦法培養他的辦事能力,當高宗出幸東都之時,下詔讓他監國。當時關中發生饑荒禁軍中的一部分士兵在吃榆樹皮,李弘見後,就悄悄地讓家令寺送糧食給他們。

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得病,遂讓李弘“受諸司啓事”,就是接受批閱各個部門上奏的奏章,實際上高宗想讓李弘一點點接替自己的工作。

然而,年僅24歲的李弘卻在上元二年(675年)跟隨父母從幸合璧宮在綺雲殿因故不幸猝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