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是何形象?真的是黑臉、額頭有月牙?

本文已影響2.46W人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包拯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包拯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名臣、清官之一,而一提到他的形象,我們總會想到黑臉、額頭月牙這兩個明顯的標記,然而不論史書還是考古發掘,均證明歷史上的包拯乃是一個典型的“白面書生”。那麼,包拯的形象,爲何會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呢?

從清正廉潔到最終神化,宋朝到清朝包拯形象的變化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是何形象?真的是黑臉、額頭有月牙?

說到包拯外貌的變化,其實與宋朝至清朝時期,其文學形象的變化息息相關,由於社會背景的不斷變化,包拯的這種形象變化體現出了相當大的時代特色,而隨着這種不斷的變化完善,使得包拯最終從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開始逐步神化爲了“包青天”。

1、宋朝:包拯形象的初步塑造。宋朝時期,朝廷在汲取了五代十國以來朝政混亂的教訓後,北宋初期曾全面對官員吏治進行了整頓,趙匡胤、趙光義兩代帝王均以“用重典以救時弊”爲原則,推崇重刑治國的同時又對廉潔官員予以獎賞,這使得官場風氣大爲改觀。再加上宋朝官員福利相對較高,因此官員們大多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進而在宋朝形成了一種清官文化,而這同樣影響到了文學領域。包拯作爲當時較爲著名的清官,在這種背景下自然成爲了反覆歌頌的對象,然而不論是文人筆記還是文學作品,此時的包拯主要還是清正廉潔、公正賢明的官員形象,而這也成爲了包拯在文學作品中最初的形象,如《合同文字記》中包拯調解財產糾紛,但在《三現身包龍圖斷冤》中卻已經出現了包拯利用鬼魂破解冤情的情形。

2、元朝:包拯的形象逐漸脫離官員。元雜劇包公戲可謂極度興盛,流傳至今的仍然多達18種,其中有10種仍可見存本,而包公戲之所以能夠獲得不斷髮展和廣泛傳播絕非偶然。元朝攻滅南宋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動盪,入主中原後的元朝更是實行極爲殘暴的統治,例如典型的“四等人制”,這無疑加劇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普通百姓對於重修吏治、反抗強權有着迫切的需求,這自然極大的影響到了文學創作。例如《陳州糶米》中不畏強權處斬楊金吾,又讓小古用“殺人不償命”的紫金錘砸死劉德忠;又如《魯齋郎》中包拯不惜用計騙過皇上,也要處斬權貴魯齋郎。這一時期的包拯形象,顯然已經脫離了普通官員,開始向着爲民請命、反抗強權的代表轉變了,甚至具備了一定的俠義之氣。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是何形象?真的是黑臉、額頭有月牙? 第2張

3、明朝:包拯開始出現非凡的神力。明朝中期以後,朝廷對於文化領域的監管相對較爲寬鬆,而對於具有宣傳和普及法律的公案文學作品基本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再加上出版印刷業的空前繁榮,使得通俗文學獲得了廣泛發展,進而促使了公案小說的繁榮,而作爲歷代公案小說的大熱門,以包拯爲核心的公案小說自然也得以迅速繁榮,例如明朝萬曆年間的《龍圖公案》便是一部集大成者,而小說的盛行同樣又推動了戲曲等作品。而與此前包公形象不同的是,明朝的包拯已經開始具有了濃厚的理想主義和神話色彩,例如《龍圖公案》第二回的《觀音菩薩託夢》中,包拯便是通過觀音託夢而找到了即將被餓死的丁日中,而在其他篇章中,則開始出現包公“日斷陽,夜斷陰”的描述,進而使得包公的開始具有了非凡的神力。

4、清朝:包拯的形象開始完善固化。歷經數個朝代的轉變,包拯的形象到清朝時期開始趨於完善和固化,這一時期關於包公斷案的文學作品不僅種類繁多、數量龐大,且思想藝術成就同樣極高,《三俠五義》則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三俠五義》不僅使包拯的形象在此前基礎上更加趨於完善,而且由於書中故事對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產生的重大影響,使得這種形象被廣大人民羣衆所普遍接受和普及,進而使得這種形象開始固化。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是何形象?真的是黑臉、額頭有月牙? 第3張

如上所述,歷經宋、元、明、清四代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包拯的形象已經從原本清正廉潔的官員形象,完全轉變爲了不畏強權、爲民伸冤,且聰慧無比、具有神力的非凡形象。

黑臉、月牙的外貌特徵,與其形象的轉變密不可分

關於包拯的形象,史料中不僅沒有提及黑臉、額頭月牙這兩大顯著特點,反而出現了“面目清秀,白臉長鬚”這等與民間傳說大相徑庭的形象,合肥包公祠內的包拯形象同樣是皮膚白淨,威風凜凜,下垂大耳,滿面和善。

而包拯的外貌之所以會變成黑臉,額頭出現月牙印記,更多源於文學創作的需要,與包拯的形象轉變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關於黑臉,目前較爲普遍的說法是與戲劇臉譜有關,臉譜中的黑色臉既表現了性格嚴肅、不苟言笑,又一定程度代表了剛猛智慧,這點與包拯長期作爲斷案主角,公正執法、不畏權貴的形象顯然不謀而合。雖然歷史上的包拯擔任開封府尹的時間前後不過一年半,即從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至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奈何這種形象卻廣受百姓所愛戴和接受。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是何形象?真的是黑臉、額頭有月牙? 第4張

相較於白面書生,黑臉無疑更加容易凸顯出人物的剛猛和堅毅,這代表了廣大百姓對於清官的一種無限憧憬和期盼,因此這種形象迅速獲得了民間的廣泛接受,而這種普世價值自然又影響到了小說、話本等其他藝術創作,並最終成爲包拯的一個典型特徵。

至於包公額頭的“月牙”,說法則比較多,例如掉進井裏磕的,又如神仙轉世的標誌,再如被馬蹄踩的等等,不過無論是由於什麼原因形成,這個月牙標誌毫無疑問都成爲了包拯“神化”後的產物,其具有從陽間到陰間通行證的作用,從而使得包拯可以“日斷陽,夜斷陰”。

綜上所述,包拯的民間相貌與歷史相貌可謂大相徑庭,而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源於包拯形象的不斷變化和最終固化,雖然這種相貌偏離了其本身,但卻因代表了廣大百姓的殷切期望和良好憧憬而被廣泛接受,進而得以固化、普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