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讓衛青沒有圍殲單于,他回朝之後漢武帝是怎麼做的?

本文已影響1.12W人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李廣的故事。

李廣讓衛青沒有圍殲單于,他回朝之後漢武帝是怎麼做的?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是大漢忠臣勇將,百戰沙場不得封侯,確實有點說不過去。於是有人給出了這樣的解釋:“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這解釋很牽強,所謂的“天幸”“數奇”,合理的解釋就是對戰場態勢的把握能力: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隨機應變才能取得勝利,有勇無謀則可能損兵折將。我們細看李家朋友司馬遷寫的《史記》,就會發現李廣難封除了運氣很差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們一家都是暴脾氣。李廣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還在發脾氣:衛青只是向他了解情況好向漢武帝彙報戰果,結果李廣“引刀自剄”了。

  看《衛將軍驃騎列傳》和《李將軍列傳》,我們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百戰沙場不得封侯,李廣難封是因爲運氣不好,還是因爲脾氣太大?兩軍迷路致使衛青未能圍殲單于,李廣回朝之後會受到怎樣的懲罰?

  其實按照漢朝的以銅贖罪制度,沒錢的司馬遷是一定要受宮刑的,而有錢的李廣雖然迷路貽誤軍機,但卻絕對性命無憂。

  司馬遷的怨氣,可能是來自五十斤黃銅

  司馬遷是一位優秀的史家,但他用的好像不是董狐之筆,這一點從他給衛青霍去病李廣作傳的排列順序和各篇名稱就能看出來:先列李將軍,其後匈奴,然後纔是衛將軍驃騎,這衛將軍容易引起歧義,因爲當時有“衛將軍”這一稱號,位在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之後,前後左右四方將軍之前,衛青的最後官職是大司馬大將軍而不是像李廣那樣的將軍,這封號就不對,統稱將軍,實際是把衛青李廣級別拉平了。

  班固寫《漢書》的時候,把匈奴傳甩到了後面,把李廣與蘇建合爲一傳,但也排在了衛青霍去病前面,大家都直呼其名,就不容易搞混了。

  司馬遷對衛青霍去病是有一些怨氣的,而這怨氣的來源,可能就是五十斤黃銅:如果司馬遷有五十斤黃銅,就不用受宮刑了。

  漢朝因爲連年征戰,財政是比較緊張的,其主要表現就是出現了“通縮”:大量黃金和黃銅賞賜給功臣或作爲陣亡將士的撫卹金髮了下去,而當時人們又有厚葬習俗(漢文帝提倡薄葬,基本無效),本應流通的金銅(黃金爲上幣,一般是諸侯上繳皇帝和皇帝賞賜功臣;白銀爲中幣,數量較少;黃銅鑄錢爲下幣,流通最廣)都深埋於地下,以至於漢朝鑄錢的時候無銅可用,不得不以鐵鑄錢。

  爲了解決銅資源緊缺或者是貨幣緊缺問題,漢朝肇基伊始就實行了以銅贖罪的政策,到西漢末期更是連三公官帽都拿出來換銅錢。

  像司馬遷那樣的誹謗之罪,有三條路可選:其一,處死;其二,宮刑;其三,罰銅五十斤,貶爲庶民。

  但是當時大家都缺銅,司馬遷湊不夠那五十斤銅,又因爲《史記》未完成而不忍去死,就只好選擇了第二條路,所以他在給益州刺史任安(原來是衛青門客)的信(《報任安書》)中,就抱怨自己家裏窮而且人緣兒不大好:“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爲一言。”

  司馬遷拿不出買五十斤黃銅以保全受之父母的身體髮膚,而衛青霍去病卻數以十萬計地從漢武帝那裏得到賞賜,這巨大的落差,怎能不令司馬遷“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報任安書》中語)”

  這樣看來,議罪銀製度還真不是乾隆或和珅發明的,即使是在賞罰比較嚴明的漢朝,也是有錢就可以不死,如果司馬遷有錢,也不會被漢武帝割掉一塊肉。

  也許有人要問這樣的問題:衛青霍去病得到漢武帝那麼多賞賜,怎麼就不從手指縫裏漏下一點來幫助司馬遷一下?如果衛霍花錢替司馬遷贖罪,是不是能少被寫一些壞話?

  這就冤枉衛青霍去病了:司馬遷在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受宮刑的時候,衛霍早就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和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先後薨逝了。衛霍的陵墓,一座像陰山一座像祁連山,不管裏面埋藏了多少黃金白銀黃銅,都不可能拿出來替司馬遷交罰款。

  李廣難封,但不難保命

  說完司馬遷因爲沒錢交罰款而只好被割肉,咱們接下來再看看當時出身名門望族的李廣。

  李廣是“良家子”,也就是“非醫、巫、商賈、百工也”,李廣的職業,就是軍人,而且是世代從軍:“其先曰李信,秦時爲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裏,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

  在秦漢兩朝,都是重武輕文,武將萬里覓封侯,文官除了丞相很少有人封侯,封侯的直接體現,就是有封邑,不管是萬戶還是千戶百戶,反正是一人封侯幾代富足,所以李廣家並不缺錢——窮文富武,鬥米十斤肉只有武將吃得起,文人寒窗苦讀,就只能斷齏劃粥。

  李廣雖然家境富足,但是運氣好像差了一點,脾氣也太大了一點。這倒也怪不得李廣:軍人世家的子弟,必然是要有聛睨一切的勇氣的,而李廣因爲十分勇悍,似乎也不把大將軍衛青放在眼裏。

  漢武帝元狩四年,大將軍衛青擊匈奴,郎中令李廣爲前將軍,太僕公孫賀爲左將軍,主爵都尉趙食其爲右將軍,平陽侯曹襄爲後將軍,五路大軍分進合擊,準備畢其功於一役。結果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都因迷路而沒有參加會戰,這才導致了漢軍兵力不足而讓匈奴單于跑掉了:“大將軍與單于接戰,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

  雖然沒有取得完勝,但也畢竟是一場大勝,衛青照例要寫報捷奏章,則就要彙總五路大軍的情況,爲了安撫一肚子氣的李廣,衛青還專門送去了慰問品:“大將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拿着乾糧美酒送給李廣),因問廣、食其失道狀,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

  衛青並沒有專門針對李廣,因爲趙食其也要彙報情況,但是李廣絲毫不給衛青面子(也可以說是抗拒軍令),這才激化了矛盾:“廣未對,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

  李廣一氣之下橫刀自刎,釀成了一場千古悲劇,大漢悍將就以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有人說李廣太過驕傲,也有人說反正都是一死,李廣自刎是保住了尊嚴。事實果真如此嗎?當然不是,李廣依律當斬,但卻一定不會被斬,此前此後的事情都可以證明:衛青肯定不會將他軍法從事,漢武帝也會對他網開一面。

  李廣並不是第一次犯死罪,此前至少兩次依律當斬,但是一次罰款了事,另一個漢武帝連問都沒問。

  當年衛尉李廣從雁門出擊匈奴,不但全軍覆沒,連自己也成了匈奴俘虜,逃回後,只是罰了幾十斤銅:“吏當廣所失亡多,爲虜所生得,當斬,贖爲庶人。”

  李廣當平頭百姓的時候被霸陵尉管束過一夜醒酒,結果李廣起復委用後第一件事就是殺了霸陵尉,按照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規定,殺人者死,霸陵尉並非平民百姓,無罪被殺應該有人抵命,但是漢武帝包庇了李廣,霸陵尉算是白死了。

  回過頭來咱們再來看李廣:即使他對大將軍衛青十分不禮貌甚至有抗命之嫌,衛青也不會把他怎麼樣,因爲衛青有一個原則,那就是絕不擅殺大將立威。

  當年蘇建全軍覆沒,有人勸衛青直接將他斬首示衆,但是衛青堅決不肯:“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自擅專誅於境外,而具歸天子,天子自裁之,於是以見爲人臣不敢專權,不亦可乎?”

  衛青知道,當時大漢帝國正是用人之際,漢武帝才捨不得殺蘇建呢,自己不臨陣斬將,等於救了蘇建一命:“建至,天子不誅,赦其罪,贖爲庶人。”

  漢武帝得了錢,蘇建得了命,雙贏,皆大歡喜。在處理蘇建的過程中,我們能看到衛青的仁厚和謹慎,所以即使是李廣揍衛青一頓,衛青也只能把他交給漢武帝處理。

  像李廣這樣只是迷路耽誤會戰,但所部人馬沒有受到損失,是根本沒必要去死的,跟李廣一樣犯錯誤的右將軍趙食其,也就是罰款了事:“右將軍(趙食其)獨下吏(交給執法人員處理),當死,贖爲庶人。”

  趙食其無論是家世還是名望,都遠遠不如李廣,當然也沒有性命之憂。本來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李廣卻選擇了結束生命,除了自尊之外,李廣老而彌辣的薑桂之性,也是重要原因:他當年殺霸陵尉,殺八百降羌,就是因爲心胸不夠開闊,沒有容人之量。

  有錢也不能太任性,李家是個反面教材

  在李廣自刎事件中,衛青實際是兩面受氣。漢武帝面授機宜,不讓李廣打頭陣,李廣堅持要當先鋒,結果是李廣帶着怒火離去,這也是導致他迷路的主要原因:“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後大將軍。”

  五路大軍走丟了兩路,衛青那一仗打得很艱苦,最後還被誤認爲是自己逼死了李廣,也遭到了李廣之子李敢的報復:“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令其父恨而死)。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

  李敢之所以敢打傷衛青,是因爲他有所依仗:“敢有女爲太子中人,愛幸,敢男(李敢的兒子)禹有寵於太子,然好利,李氏陵遲(逐漸衰敗,不是千刀萬剮)衰微矣。”

  李家的暴脾氣是遺傳的,李廣暴躁,李敢暴躁,李敢的大哥李當戶更是暴躁,他連漢武帝的男寵都敢揍,而且揍了也沒事兒:“廣子三人,曰當戶、椒、敢,爲郎。天子與韓嫣戲,嫣少不遜,當戶擊嫣,嫣走。於是天子以爲勇。”

  每當看到這段記載,筆者都想笑:這位李家大公子的脾氣,可是比神探狄仁傑大多了,狄仁傑是剝了武則天男寵張昌宗的集翠裘,李當戶則是對劉徹的男寵飽以老拳,李家父子的脾氣咋就這麼暴呢?

  笑過之後卻忍不住嘆息:所謂悍將,就是很能打也很不聽話,李廣是忠臣,也是名將,但同時他也是一位悍將,所謂李廣難封,是不是性格決定命運?

  結語:性格決定命運,錢也不是萬能的

  且不說司馬遷受宮刑是不是因爲太敢說話了,也不深究司馬遷爲什麼拿不出五十斤贖罪之銅,咱們要看到的,是性格決定命運,即使是在比較喜歡金銀銅的漢朝,錢也不是萬能的。

  李家的掌門人李廣因爲賭氣而放棄了生命,二代佼佼者李敢也因爲賭氣而痛打大司馬大將軍,這其實也是少爺脾氣發作。

  但是李敢忘了:你李敢是將二代,但是你並不是最牛的將二代,那個霍去病比你牛十倍,你打了仁厚的衛青,衛青可以不計較,但同樣年輕氣盛的霍去病可不慣着你。

  於是李敢也悲劇了:“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諱雲鹿觸殺之。”

  其實李敢在打傷衛青的時候,就可以被判誅三族了:衛青是大漢柱石,李敢因爲私仇而謀害國家棟梁,本身就已百死莫贖。

  但是李敢卻以另一種方式爲自己的罪行(擊傷大將軍是重罪)付出了代價,這說明李家雖然樹大根深,但也並不是不可連根拔起,錢或許可以救命,但卻不能改變一個家族的命運,只要囂張,就會付出代價,即使能逃過一劫,也不可能逃避一生,不管是姓李還是姓許,太囂張了都不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