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爾佳·文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本文已影響2.12W人 

瓜爾佳·文祥(1818年-1876年),瓜爾佳氏,名文祥,字博川,號文山,滿洲正紅旗人,世居盛京(今遼寧瀋陽)。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參與者和領導人之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文祥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進士,歷任工部主事、內閣學士、署刑部侍郎、軍機大臣等職。辛酉政變後更受重用,長期擔任軍機大臣及總理衙門大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期間力推洋務運動。他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都有任職履歷,歷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在外交、教育、練兵、海防、塞防等方面均有建樹,尤其對同治年間政局產生重大影響。他也是晚清最高領導層中首位提出吸取民主憲政制度的精神以改進本國的施政的人。

光緒二年(1876年),文祥去世。追贈太傅,諡號“文忠”,入祀賢良祠。文祥好書、畫,篆、隸得古法。有《巴林紀程》、《蜀軺紀程》等存世。

瓜爾佳·文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曆練

嘉慶二十三年九月十七日(1818年10月16日),文祥生於盛京的窮官宦之家。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進士,入工部任主事。

咸豐四年(1854年),升任工部員外郎。

咸豐五年(1855年),太平天國軍北伐時,北京一帶許多工匠逃走,文祥被調至在北京設立臨時的巡防處作事,因巡防出力加知府銜,賞戴花翎。六月又因驗收海運漕糧,論功加道員銜。十月升工部郎中。十一月因襄辦孝靜成皇后葬禮有功而賞加三品頂戴。

咸豐六年(1856年),在京察中,文祥被列爲一等,“記名道府”,但他因母親年邁,而請求留京任職。

咸豐七年(1857年),文祥擔任太僕寺少卿,十二月又擢升爲詹事府詹事。

咸豐八年(1858年),署任刑部侍郎,不久升爲內閣學士併兼禮部侍郎銜。四月,署鑲黃旗漢軍副都統。五月,奉命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後歷任禮部、戶部、吏部右侍郎。

咸豐九年(1859年),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同年歷任鑲紅旗蒙古副都統、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又歷任戶部、工部右侍郎以及戶部左侍郎。

咸豐十年(1860年)三月,署理工部右侍郎;五月,充任朝考閱卷大臣,被授予左翼總兵之職。

瓜爾佳·文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第2張

留京善後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逼北京,僧格林沁密疏請求咸豐帝避敵熱河(今河北承德),文祥“以動搖人心,有關大局,且塞外無險可扼”爲由堅持反對。八月,因局勢日益緊張,咸豐帝還是出走熱河,命文祥署步軍統領,隨恭親王奕訢留北京與英法議和。他對於列強的非分要求,能夠據理力爭。九月,圓明園遭焚後又遇土匪劫掠,文祥受命調兵嚴加巡捕。旋即以難以兼顧步軍統領爲由,上疏辭職獲允,後又署正藍旗護軍統領。《北京條約》簽訂後,文祥疏請咸豐帝回京,“以定人心”。

同年年末,文祥與奕訢等聯名奏請改變清政府的外交、通商制度,提出設置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通商大臣、外國語學館等洋務主張,獲准。文祥又密疏請求訓練八旗兵丁使用新式火器,獲准組建神機營。此外,文祥還分析內外形勢,推薦富明阿、西寧鎮總兵成明等協助僧格林沁平捻,又推薦張亮基、沈葆楨、劉蓉參與平定太平天國,得到咸豐帝採納。

咸豐十一年(1861年)二月,文祥擔任右翼前鋒統領。三月,署任鑲黃旗滿洲都統,不久又充總理各國事務大臣。七月,咸豐帝病死,命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位大臣爲贊襄政務王大臣,軍機大臣中獨文祥一人被排除在贊襄政務大臣之外。同年九月,文祥協助奕訢、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處死肅順等人。十月,文祥與其他大臣疏請慈禧、慈安兩太后垂簾聽政,並簡派近支親王輔政,又議定具體章程和禮節。十二月奉命管理神機營事務。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