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劉羅鍋”,但他的父親劉統勳更厲害

本文已影響2.17W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劉統勳的一些趣事,歡迎閱讀評論。

劉統勳很牛!到底有多牛?簡言之,那就是宰相之才,軍機大臣,治國理政樣樣精通;人品端正,諡號“文正”;家世顯赫,幾代高官厚祿。

世人皆知“劉羅鍋”,但他的父親劉統勳更厲害

一、人品端正、直言敢諫,曾經槓上張廷玉

劉統勳,山東高密人。雍正二年(1724年)考取進士,被翰林院選爲庶吉士。從此以後,劉統勳的爲官之路就如同開掛一般,歷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軍機大臣等要職。朝中要職幾乎來了個遍,最後位列宰輔,行走軍機。作爲一個漢人,在乾隆皇帝手下當過這麼多高官,必然有着不同尋常的才幹。

乾隆六年,劉統勳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向皇帝上疏參奏大學士張廷玉和尚書訥親。張廷玉和訥親,一個是曾經的內閣首輔和首席軍機大臣,一個是未來的內閣首輔和首席軍機大臣。劉統勳敢直接參奏二人,膽子不可謂不大。來看看是怎麼參奏的。

按《清史稿》記載:“大學士張廷玉曆事三朝,遭逢極盛,然晚節當慎,責備恆多。竊聞輿論,動雲‘張、姚二姓佔半部縉紳’,張氏登仕版者,有張廷璐等十九人,姚氏與張氏世婚,仕宦者姚孔鋹等十人。二姓本桐城巨族,其得官或自科目薦舉,或起襲蔭議敘,日增月益。今未能遽議裁汰,惟稍抑其遷除之路,使之戒滿引嫌,即所以保全而造就之也。請自今三年內,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轉。”又言:“尚書公訥親年未強仕,綜理吏、戶兩部。典宿衛,贊中樞,兼以出納王言,時蒙召對。屬官奔走恐後,同僚亦爭避其鋒。部中議覆事件,或輾轉駁詰,或過目不留,出一言而勢在必行,定一而限逾積日,殆非懷謙集益之道。請加訓示,俾知省改。其所司事,或量行裁減,免曠廢之虞。”

翻譯過來就是:大學士張廷玉曆經三朝重用,名望很盛,但晚年實在應當謙謹些,外面對他的責備已經很多。有輿論說現在縉紳望族裏,張、姚兩姓佔據一半,他們互相通婚,爲官舉薦時互相包庇。請皇上三年內不要提拔重用張廷玉。尚書訥親管轄吏部和戶部,部中議論大事,訥親說什麼別人必須執行,完全沒有心存謙誠、集思廣益。請皇上給予他批評,讓他反省改正錯誤。

乾隆皇帝認爲劉統勳的奏疏,有利於兩位大臣照照鏡子,予以褒揚並將奏疏公開給衆臣看,劉統勳由此名聞朝野。乾隆皇帝評價劉統勳的人品,"神敏剛勁,終身不失其正”。

世人皆知“劉羅鍋”,但他的父親劉統勳更厲害 第2張

二、乾隆皇帝引以爲“肱股“

(1)治水能臣,一生都在與水爭鬥

乾隆十一年(1746年),劉統勳出任漕運總督,從此開啓了自己督修河道、治理水患之路。

乾隆十三年(1748年),劉統勳巡查山東賑災情況,並勘察河道,並治理運河。升任工部尚書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後又調任刑部尚書。乾隆十八年(1753年),到江南治水、修理河工。乾隆十九年(1754年),劉統勳升任太子太傅兼陝甘總督,得到賞賜孔雀花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六月,銅山縣孫家集黃河漫溢,劉統勳督促修築堤壩事宜。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秋天,劉統勳巡視河南祥符和楊橋等處黃河漫溢和修築堤壩,並監督工程完工。

可以說,劉統勳一輩子都在跟水利打交道,堪稱治水能臣。

(2)進入核心權力機構,深得乾隆賞識

乾隆十七年(1752年),劉統勳擔任軍機處行走,進入帝國的核心權力機構,從此成爲皇帝的左膀右臂。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下旨修纂《西域圖志》,由劉統勳、傅恆、褚廷璋、何國宗等負責。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5月,雲南巡撫郭一裕慫恿總督恆文購買金銅製作禁物,劉統勳受命前往調查。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2月,西安將軍都賚剋扣軍餉,劉統勳再受皇帝欽命查案,又會審山西歸化將軍保德侵吞公款案,皆如實向皇帝奏明,深得乾隆的信任。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劉統勳任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兵部事務。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升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尚書房總師傅、殿試閱卷大臣。乾隆三十年(1765年)任東閣大學士、國史館總裁。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劉統勳七十大壽,乾隆皇帝親筆御賜“贊元介景”四字匾額。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任《四庫全書》總裁官。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劉統勳死在上朝途中的東華門外。贈太傅,祀賢良祠,諡文正。乾隆皇帝哭着對一班大臣說:“朕失一股肱!”還評價劉統勳:“如統勳乃不愧真宰相”。

世人皆知“劉羅鍋”,但他的父親劉統勳更厲害 第3張

三、一家五代,不是位列封疆,就是中樞閣臣

劉統勳本人深得乾隆皇帝器重,當上軍機大臣、翰林院掌院學士、尚書房總師傅、殿試閱卷大臣、東閣大學士、國史館總裁等,一大堆頭銜看得人眼花連亂。

其實劉統勳一家幾代人都是進士出身,祖父、父親都爲官一方。劉統勳的父親,名叫劉棨,博學多才,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進士。康熙皇帝以“清愛”二字御書賜給他,劉家也因此稱爲“清愛堂”。先任江西按察使,後晉升爲四川布政使。在四川任布政使期間,頗得民衆愛戴。爲官一生,勤奮不懈,後以勞累而死在任上。

劉統勳兒子那就更出名了,舉世聞名的劉墉“劉羅鍋”。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太子少保等職。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爲“濃墨宰相”。劉墉死後,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

劉統勳的孫子劉鐶之,是劉統勳次子劉堪的兒子,乾隆四十四年進士。歷任戶部尚書、順天府尹、吏部尚書、太子少保等職。道光元年病逝,諡號文恭。

劉統勳一家五代進士,又大多官至尚書、位列閣臣,真可謂書香世家、顯宦世家!可見傳承之重要!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