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器拒絕當太子,死後被弟弟追封爲帝

本文已影響5.1K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李成器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唐隆政變”中,李隆基竭盡全力幫助父親李旦復位。這一次奪權李隆基的表現極佳,這也使得後世很多人都覺得李旦本人是一個受兒子和姐妹擺佈的“窩囊廢”。但事實上,就像李旦的廟號“睿”一樣,他是一位非常睿智的皇帝。

在被武則天廢位之前,李旦曾經當過6年皇帝、8年皇儲,數十年間是朝堂百官唯一認可的君主,就連他的母親武則天都忌憚他的勢力,於是在武氏退位的時候沒有將大權還給他,而是給了另一個皇子李顯。面對母親的打壓,他先後將皇位讓給兄弟李顯,並且拒絕了其他任何的封賞,這使得他在羣臣中的名聲更加高潔。所以,一場政變之後他成爲了所有人擁護的對象,就這樣順利登基。

李成器拒絕當太子,死後被弟弟追封爲帝

接下來我們瞭解一下李成器,他是李旦的嫡長子,並且早在此之前就被立爲了太子。而他的弟弟李隆基不僅排行老三,並且還是庶出,按照大唐的規矩是不能優先繼承皇位的。

但是,李成器卻深受父親的影響,也是一位極其睿智且顧全大局的人物。他深知弟弟擁護父親登基軍功赫赫,並且有非常出色的治國之才,於是他主動向父親提出自己要讓位給弟弟。李旦面對兒子的大度卻感到猶豫不決,畢竟嫡長子是朝堂上下最適合繼位的皇子,而此時李成器讓位的態度十分堅決。

很多人覺得,李成器讓位完全是出於忌憚弟弟的勢力,但事實上此時的李隆基雖然有一批心腹,但大多都是因爲他在政變中的表現而剛剛投靠他的,並不牢靠。而李成器讓位是看中了弟弟展現出的“殺伐果決”的帝王之力。

李成器拒絕當太子,死後被弟弟追封爲帝 第2張

再說說李隆基,面對哥哥的退讓,向來野心勃勃的他這次也變得謙讓,在兄弟倆互相推辭的時候,父親李旦最後敲定——讓李隆基繼承皇位,這也使得李隆基的勢力進一步擴大。

父子三人最後的決定可以說是非常英明,早年間李旦一家被囚禁的時候,李隆基就比其他兄弟更有雄心壯志,對於皇位的渴望遠超其他人。所以,如果李旦復位之後,李成器依舊是太子,那麼李隆基很有可能會拉攏更多的人主動擴大自己的勢力,然後再次掀起一場政變。事情一旦爆發,不管誰勝誰敗那都是一場腥風血雨,所以李家這3人都看清了局面,以天下大局爲重,最終決定做出明智的選擇。在那不久之後,李旦主動讓出皇位,讓兒子一展宏圖。

李隆基登基之後,掃除了朝堂上的毒瘤,做出了極其顯赫的功績,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局面。這表明了李家這父子三人當初的決斷是非常明智的,而身居幕後的李旦、李成器也度過了富貴、安樂的一生。

尤其是對於兄長李成器,李隆基更是禮遇有加。據說哥哥過生日之時,皇帝一定會親自到王府中爲哥哥慶祝。當大臣或是周邊小國進貢了珍品後,皇帝也會挑選一些稀罕難得的寶貝送到哥哥府中。當哥哥患病的時候,皇帝下令將最好的藥品和補品都送給哥哥。等到哥哥痊癒,皇帝又賜珍貴的物件來慶賀。面對弟弟的厚待 ,哥哥每年都會寫數百頁的謝恩奏章來表達自己的感激。

742年1月5日,李成器病逝,享年63歲。皇帝聽聞哥哥的死訊當即痛哭流涕。隨後下令,將哥哥追封爲“讓皇帝”,並且經常談到哥哥早年間主動讓位於自己的恩情。後來,皇帝再次追封哥哥的妻子爲“皇后”,以皇后的儀制下葬,並且將哥哥和嫂子的陵墓稱爲“帝陵”。這兄弟倆互相成就的舉動,最終成爲了歷史上一段難得的佳話。

小編覺得,歷史上的明君大多能做到“以史爲鑑”,就像李旦和李成器,他們瞭解過玄武門之變的慘烈,也親眼目睹了皇位之爭的殘酷,所以不願讓一切重演,在大局和誘惑面前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確實是兩位難得的智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