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唯一一顆被科學家相中的星球質量只有地球的9分之1呢?

本文已影響2.61K人 

爲什麼唯一一顆被科學家相中的星球質量只有地球的9分之1呢?是誰阻礙了它的生長發育,使其無法成爲太陽系內第二顆承載生命的星球呢?最終變成一顆茱萸行星。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個無由頭的天文問題,不過居然有科學家把它當真了,有意思的是科學家們還真找到了答案。

爲什麼唯一一顆被科學家相中的星球質量只有地球的9分之1呢?

這顆曾被科學家們相中的星球就是離地球不遠的紅色星球“火星”,同時也是一顆即將被人類改造成第二顆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試圖解釋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的成因。所以先後提出兩套有關太陽系的理論,星雲假說和尼斯模型。星雲假說認爲整個宇宙中所有的行星和恆星都由塵埃和氣體衍變而來,那麼太陽系內的太陽和系內行星都是由星雲變化而成。而尼斯模型則不這麼認爲,尼斯模型認爲大陽與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在宇宙大爆炸形成之初就已存在,並且它們集中在太陽附近,後來經歷了數億年,四顆巨行星才完成了數億公里的遷移行程,到達目前所在的位置。

爲什麼唯一一顆被科學家相中的星球質量只有地球的9分之1呢? 第2張

存在於浩瀚宇宙中的星球對於人類而言實在太大,所以科學家們無法根據對星球進行實地操控等方法來研究它。只能用專用的計算軟件對宇宙中的星球及力學關係進行模擬,根據衍變結果得出理論。所以這次科學家們用超級計算機進行了800次尼斯模型動態模擬,發現了火星被阻礙生長的祕密。

來自俄克拉荷馬大學天文學系研究生克萊蒙特認爲,尼斯模型顯示太陽系在形成之初經歷過一段巨行星軌道的不移定時期,在這段長達數億年的時期內四顆巨行星公轉軌道由內向外逐漸遷移,阻止了正處在生長髮育階段的火星,使得火星的生長時長約爲地球的10份之1。最終讓火星成爲一顆茱萸行星,使其無法誕生生命,真是生不逢時啊。

爲什麼唯一一顆被科學家相中的星球質量只有地球的9分之1呢? 第3張

最近這項研究被髮表在科學雜誌“ 伊卡洛斯 ” 上,研究報告標題爲“ 火星成長受到早期巨大星球不穩定影響”。所以這是一項對尼斯模型的補充理論。未來這項研究將對太陽系以外星系探索將有很大的幫助,因爲這套理論或許能縮短科學家們在浩瀚宇宙中尋找類地球行星的時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