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名將堯君素被李淵圍困,竟靠一隻“鵝”得救

本文已影響1.21W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堯君素的故事

唐朝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路過黃河東岸的蒲州,突然想起了一位昔日的敵人,李世民十分感慨,當即下旨,追封此人爲蒲州刺史,並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此人的子孫,加以安置。這個人名叫堯君素,是隋朝末年的著名將領。李世民在詔書上說:

“隋故鷹擊郎將堯君素,雖桀犬吠堯,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風勁草,實表歲寒之心;可贈蒲州刺史,仍訪其子孫以聞。”

這句話間接的意思是說:堯君素這個人,是隋朝的忠臣,和別的隋末將領不一樣,值得敬佩。

公元617年,李淵從太原起兵,開始反隋自立。此時,隋煬帝楊廣遠在江都(揚州),隋朝的都城洛陽由越王楊桐(楊廣的孫子)和王世充鎮守,瓦崗軍在李密的帶領下,正在洛陽周邊和王世充對壘,李淵爲了避開隋軍主力,並未選擇攻打洛陽,而是掉頭向西,打算入關攻打古都長安(如下圖)。

隋朝名將堯君素被李淵圍困,竟靠一隻“鵝”得救

李淵剛剛起兵之初,手中能打仗的將領並不多,在向長安進軍的途中,一路上先後遇到第三次較有威脅的抵抗,這三次和李淵對陣的隋朝將領分別是宋老生(鎮守霍邑)、屈突通(鎮守河東)、堯君素(鎮守河東)。

在霍邑之戰中,宋老生被李淵打敗,李建成也因此跌下馬,幸虧李世民帶領部將段志玄把宋老生打敗,纔算逃過一劫。此後,進入河東地界,首先和屈突通對峙,屈突通嚴防死守,李淵和屈突通對峙了一個多月,才靠着段志玄等猛將把屈突通打敗。在渡黃河之前,李淵遇上了堯君素。

如果歸納起來,堯君素一共做了4件事情,這四件事情足以讓李淵一生難忘。

第一,怒罵屈突通;

第二,木鵝傳訊;

第三,射殺妻子;

第四,寧死不降。

屈突通兵變逃走後,被李淵的大軍嚇怕了,於是,屈突通去勸堯君素:“隋朝眼看就滅亡了,我們二人已經盡力了,對得起隋朝了。如果李淵再來攻打,我們就投降吧。”堯君素聽完屈突通的話,怒罵屈突通,屈突通落荒而逃。後來,屈突通投降李淵,成爲唐朝開國功臣,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而堯君素選擇爲隋朝盡忠,死在了戰場上。

隋朝名將堯君素被李淵圍困,竟靠一隻“鵝”得救 第2張

面對李淵的攻打,堯君素死守城門不出,李淵連續幾次攻城都不成功,最後想了一個計謀:層層包圍堯君素,讓他守一座孤城,等堯君素糧草消耗完,他自會投降。但這個計謀有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嚴格封鎖消息,不能讓堯君素向外面求救。因爲一旦有援軍到來,李淵反而會被前後夾擊。

在李淵的包圍下,堯君素派送信的人都沒能突圍出去,最終,堯君素想了一個主意,走水路,而且是讓一隻鵝走水路去送信。《隋書》記載:

時圍甚急,行李斷絕,君素乃爲木鵝,置表於頸,具論事勢,浮之黃河,沿流而下。

堯君素用木頭做了一隻非常形象的木鵝,把求救信裝在木鵝的脖子裏,然後讓鵝從城內小河中直接流到黃河裏。李淵的大軍雖然嚴防消息泄露,但誰都不會想到一隻“鵝”會傳遞消息。最後,奇蹟發生了,木鵝順黃河而下,被黃河附近的守軍發現,打開一看,竟然是河東守將堯君素的求救信,不敢耽擱,江南連忙送到越王楊桐手裏。

不得不說,這隻木鵝能夠從河東飄黃河,還正好能落在楊桐手裏,非常具有傳奇色彩。李淵層層包圍,做夢也沒想到,堯君素已經把求救信送出去了。

但是,堯君素雖然送信成功,接下來運氣卻不好,越王楊桐得到信後,立即派龐玉、皇甫無逸營救堯君素,這兩人半路上卻選擇投降李淵,而且幫李淵來勸降堯君素。一時間,城內軍民十分恐慌,堯君素的妻子認爲隋朝即將滅亡,不如投降,還能保住全城百姓,沒想到堯君素竟然用弓箭把妻子射死。《隋書》曰:

其妻又至城下謂之曰:“隋室已亡,天命有屬,君何自苦,身取禍敗。”君素曰:“天下事非婦人所知。”引弓射之,應弦而倒。

最終,堯君素選擇頑抗到底,李淵先後十多次勸降,都被堯君素拒絕。一個月後,城內糧草斷絕,百姓易子而食,堯君素無法控制將士們的恐慌心理,結果被身邊的將領殺害,河東之戰結束,李淵率軍浩浩蕩蕩奔向長安。

縱觀中國歷史,每逢王朝覆滅,總有一些忠貞之臣選擇爲朝廷效忠。如南宋滅亡之時,文天祥寧死不降元朝,明朝滅亡之際,史可法堅守揚州,最後自刎而死。文天祥、史可法等人被稱作民族之脊樑,然而,堯君素這樣的忠臣也應該被更多的人知曉。

貞觀十二年,李世民故地重來,在河東蒲州想起了當年寧死不屈的堯君素,下旨追封這個昔日的敵人爲蒲州刺史,並且在唐朝範圍內尋找堯君素的子孫,加以撫卹。可見,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堯君素這樣的隋朝遺臣,是值得敬佩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