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偷渡陰平攻滅蜀國大獲全勝 蜀國爲什麼不守陰平

本文已影響1.17W人 

對蜀漢陰平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三國時期發生大大小小的戰役不計其數,其中歷史上公認的“三大戰役”爲: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然而,在所有戰役中若論經典程度,沒有一場能比得上鄧艾偷渡陰平攻滅蜀國。

鄧艾偷渡陰平攻滅蜀國大獲全勝 蜀國爲什麼不守陰平

三國末期,魏國權臣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兵分三路攻打蜀國。鍾會統兵十萬作爲主力,從斜谷、駱谷進軍漢中;鄧艾統兵三萬,從甘鬆、沓中牽制姜維率領的蜀國主力部隊;諸葛緒統兵三萬,負責切斷姜維後路。

然而,還沒等魏國三路大軍順利完成部署。姜維就已經帶着部隊退至劍閣,並打算扼守劍閣天險來阻斷魏軍入蜀的道路。

鍾會率大軍遠道而來,結果卻被擋在了劍閣之外。雖然魏軍在人數上佔有優勢,但想要強行攻下姜維把守的劍閣卻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眼看十幾萬大軍每天光吃飯不幹活,鍾會心裏非常焦慮,於是便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鄧艾偷渡陰平攻滅蜀國大獲全勝 蜀國爲什麼不守陰平 第2張

就在鍾會準備打道回府之際,鄧艾卻提出了一條奇襲建議,即偷渡陰平。大體上就是從陰平出發,通過渺無人跡的山川小道深入巴蜀腹地,對蜀國發起突襲。光從字面上看,這條計策好像沒什麼了不起的,可熟悉古代四川地理的人應該會知道,鄧艾打算通過的陰平古道在當時幾乎無路可走,而且在必經之路上還有一處叫摩天嶺的地方,其南面是一片懸崖峭壁,基本不可能用來行軍。也正因如此,蜀國沒有在陰平道上部署守軍,因爲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這條路絕不可能通過大規模軍隊。

鄧艾從軍中選出部分精兵,具體人數史料上沒有記載,但考慮到陰平古道無法進行大規模行軍,因此可以推斷他所帶的部隊規模頂多也就幾千人。就這樣,鄧艾開始了三國曆史上最大一場冒險。

鄧艾偷渡陰平攻滅蜀國大獲全勝 蜀國爲什麼不守陰平 第3張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裏,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爲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從這段《三國志》中的記載可以看出,鄧艾當時通過陰平道的難度有多大。尤其是當鄧艾軍隊到達摩天嶺後,“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鄧艾和他的部隊是以連滾帶爬的方式通過了這段懸崖地帶。

鄧艾的軍隊經過千難萬險,終於走過了長達七百餘裏的陰平道。此時全軍上下已經是又累又餓,手無餘糧,幾乎是陷入了絕境。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卻是由蜀將馬邈把守的江油。鄧艾所帶的魏軍雖然都是精銳,但經過了上面這番折騰,基本已沒多少戰鬥力了。此時只要馬邈死守江油,無需多久就能把魏軍拖死。

鄧艾偷渡陰平攻滅蜀國大獲全勝 蜀國爲什麼不守陰平 第4張

然而,馬邈卻是一個蠢貨。他看到魏軍從天而降,立即慌了手腳。原本據關死守就能搞定的事情,他卻偏偏選擇率軍主動出擊。此時魏軍已沒有退路,所以打起仗來格外拼命。馬邈看到魏軍這麼能打,心裏感到更加惶恐,於是便選擇了投降。本來鄧艾所率的魏軍已處在崩潰邊緣,可是馬邈的投降卻讓魏軍輕鬆佔領了江油,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糧草補給,還收編了馬邈的軍隊,從而實力大增。

之後,鄧艾迅速帶領軍隊向成都進軍,並在綿竹打敗了諸葛瞻(諸葛亮之子),掃清了通往成都的最後一道屏障。

在得知鄧艾即將兵臨城下後,蜀漢後主劉禪驚慌失措。經過一番猶豫後,他聽從譙周的建議,向鄧艾所率的魏軍投降,自此蜀國滅亡。

鄧艾偷渡陰平攻滅蜀國大獲全勝 蜀國爲什麼不守陰平 第5張

偷渡陰平可以說是三國曆史上最驚心動魄,最充滿懸念的一場軍事行動。在整個過程中,鄧艾的軍隊多次處於九死一生之中。但最終鄧艾卻將這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成了現實。區區數千魏軍在鄧艾的帶領下猶如一把利劍直插蜀國腹心,進而完成了滅蜀大業。從這一點上來說,鄧艾當屬三國時期最耀眼的將星之一。

除了軍事能力傑出外,鄧艾偷渡陰平能大獲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蜀國內部腐朽不堪。整個蜀國當時擁兵十萬二千人,姜維在劍閣的軍隊不足五萬,剩餘數萬人在防守狀態下卻擋不住區區幾千魏軍。由此可見,蜀漢滅亡其實也只是時間問題。

參考文獻:《三國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