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上朝爲何口中要含着一塊人蔘 他們爲什麼不吃早飯

本文已影響2.7W人 

還不知道:清朝官員上朝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在各類古裝劇中,我們常常看到大臣們集體上朝的情景,場面有時候極其壯觀,但古代大臣上朝遵循嚴格的等級制度,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有資格參加早朝。

根據史實記載,清朝官員必須三品以上纔有資格面見聖上,除了康熙、雍正和乾隆這三個時期必須每天早朝,其餘君主一般是十日一朝,每天上朝的人數也是隨時改變。如果遇到重大節日又或是緊急政事,這時召開朝會參與的大臣也會根據品級發生變化。

清朝官員上朝爲何口中要含着一塊人蔘 他們爲什麼不吃早飯

在君權至上的年代,能夠上朝進諫本是一件極其榮幸的事情,也是身份、地位和權力的象徵。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大臣在上朝前後往往小心謹慎,言行舉止都受到約束,甚至不吃早飯,只口含一片人蔘。這究竟是是爲何呢?

清朝官員上朝爲何口中要含着一塊人蔘 他們爲什麼不吃早飯 第2張

筆者認爲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避免遲到

清朝入關後,很多漢人被趕到城外生活,因此距離京城中心路途偏遠,清朝大臣以漢人居多,爲了早朝不遲到,只得提前準備。一般朝會時間定在五更天,也就是如今的5點到7點這個時間段,對於紫禁城中心的皇親國戚來說,時間算比較充裕,但是對於住在城外的大臣來說,要想按時上朝,只得半夜起牀,時間提前一到兩個小時左右。

清朝官員上朝爲何口中要含着一塊人蔘 他們爲什麼不吃早飯 第3張

這個時候天還是黑的,一來由於起的太早食慾不佳,二來真的來不及吃早飯,因此大臣們餓着肚子也就不足爲奇了。但人非聖賢,總有路上不小心耽擱的時候,萬一遲到了會怎麼樣呢?

輕則被罰俸祿,重則受到體罰,對於年事已高的大臣來說,體罰幾乎等於是判了死刑,也失了顏面。這種情況在明朝最爲嚴厲,據說魏忠賢當權期間,禁止文武百官騎馬乘轎上朝,紫禁城內也是一片漆黑,有位官員因爲雨天路滑,在小跑過程中不幸落水,最終被淹死,這樣看來,清朝的罰俸制度還算比較人性化。

二、 減少突發情況發生

對於住在紫禁城內的部分官員,可能有充裕的時間吃早飯,但他們往往會爲了不上廁所,而選擇餓着肚子。萬一吃了早飯腸胃不舒服,在朝堂上鬧肚子可謂是對皇權的大不敬。

有些大臣因爲起早貪黑受了風寒,體力不支,頭暈目眩,這個時候口含的人蔘就起了作用,可以讓官員們更好的集中精神,保持體力。

清朝官員上朝爲何口中要含着一塊人蔘 他們爲什麼不吃早飯 第4張

除此之外,咳嗽、吐痰以及交頭接耳等行爲,是絕對不被允許的。實際遇到這些突發情況,大臣們只能一忍再忍,否則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注重養生的漢臣來說,不吃早飯意味着三餐不規律,上早朝無形中降低了生活質量。所以說在古代當官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腦力體力均要跟的上,雖然看起來風光,但每天奔波於官府和朝堂之間,日子過的並沒有平民百姓順心如意,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吧。

三、 君權制度嚴格複雜

關於前文提到的餓肚子、不給上廁所之類的規定,只是冰山一角,幾千年封建王朝的統治下,爲了加強君臣有別,官員上朝制度變得越來越嚴格。

清朝官員上朝爲何口中要含着一塊人蔘 他們爲什麼不吃早飯 第5張

早在漢朝時期官員們是可以坐着面聖的,到了宋朝就變得苛刻起來,開始全程站着彙報工作,隨着元明清三朝的演變,到了清朝,三跪九叩之禮已是非常成熟,大臣們跪的越來越頻繁,只有在皇帝允許平身時纔可以站着說話,因此經常看到古裝劇中大臣們配備特製護膝,爲的就是遵守禮儀規矩,向皇帝表示忠心。

除了按時上早朝,在早朝開始前後,大臣們也是戰戰兢兢,一舉一動都受到監督,行爲不當隨時會被通報處理。當皇帝來臨時,清朝會按律鳴鞭三下,這時所有的在場大臣保持肅靜,畢恭畢敬的等着被召喚。

清朝官員上朝爲何口中要含着一塊人蔘 他們爲什麼不吃早飯 第6張

基本上他們都是站在大殿之外,皇帝獨自坐在乾清門內,若是非常信任的親王權臣,也可以站的離皇帝近一些。朝會開始之後,官員們除了忍受內急等個人問題,說話方式,百官站立的順序以及穿衣打扮又成爲了另一重考驗,以至於下朝後文武百官疲憊不堪,卻不能有任何怨言。

隨着封建王朝的沒落,清朝後期上朝制度變得鬆懈散漫,標誌着統治者疏於勤政。大臣們不再遵循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上朝,次數也逐漸減少,最終名存實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