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順治與34歲的長子,爲何是順治即位?

本文已影響2.19W人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皇太極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皇太極是大清的開國皇帝,在位17年,1643年8月9日,在清寧宮突然逝世,而去世之前卻毫無徵兆,也沒有立遺詔,所以儲位出現空缺,按照他的父親努爾哈赤定下的制度是共治體制,就是說皇上去世,不一定非他的兒子繼承,可以是他的哥哥、弟弟或侄子都可以,具體人員得由朝中貴族推選而確定。

6歲的順治與34歲的長子,爲何是順治即位?

然而皇太極即位後,自然不願意繼續實行這種共和制度,他大力實行改革,大大削弱各旗的勢力,把大權獨攬到自己手裏,並把國號改爲大清,走向封建帝制,那就是家天下了,自然他心中的繼承人是他的兒子,雖然他在世時並沒有明確規定這種制度,但他的種種做法就表明了,最明顯的就是他最喜歡的妃子海蘭珠生下皇八子後,皇太極龍顏大悅,甚至大赦天下,這明顯就是表明日後是要讓這個皇子繼承的。只可惜,八皇子不到一歲就夭折了。但在他心裏無疑是日後也是要讓他的兒子即位的,並非是推選而成。

6歲的順治與34歲的長子,爲何是順治即位? 第2張

可是他雖然是在推行家天下的模式,但卻沒有實質性的立下遺囑,所以努爾哈赤時的規矩依然有效,這就給皇帝的弟弟多爾袞有了爭奪皇位的機會。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14個兒子,文武雙全,實力相當強,又是正白旗的旗主,並且有很多人支持他,他還有兩個兄弟一個是鑲白旗旗主,一個是英親王,二人支持威望最高的多爾袞即位,三人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

皇太極的大臣是屬於黃旗,從自身的利害關係來看,他們自然希望皇太極的兒子即位,這樣他們黃旗就還處於優越地位,他們認爲衆皇子中34歲的皇長子豪格是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他常年南征北戰,有着衆多驍勇事蹟,也有一定的威望,皇太極在位時還封他爲肅親王,無論是在年齡方面還是能力上,無疑他是最佳人選,而且大臣索尼和鰲拜就一直支持他並在暗中密謀着擁立他爲帝。

1643年8月14日,大清衆臣們都來到崇政殿,一起推選出皇位人選,其實就是白旗和黃旗兩大旗的競爭,支持豪格這面的人爲了保全勝算,還派重兵在宮門外把守,然而多爾袞等人勇戰沙場多年,這種場面見怪不怪,根本沒有放在眼裏,雙方就豪格還是多爾袞即位問題爭論的喋喋不休,最終也沒有推選出到底選誰,很快就陷入了僵局,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這樣爭下去也得不出結論,只會讓國家越來越分裂,這時多爾袞考慮到江山社稷,爲打破當前這個局面,提議讓年僅6歲的福臨即位,即順治,因爲他年齡尚小,不足以主持朝政,就由多爾袞輔政。其實這也是個相當好的妙計,多爾袞不僅處理了當前棘手的問題,還爲自己手裏掌握的權力又進了一步,只有立幼子,才能對雙方制衡。那還有一個疑問就是,皇太極不光是有福臨一個幼子,還有6歲的高賽,10歲的韜賽等人,爲何偏偏選擇福臨?小編來給大家解答。

其實就是出身的問題,中國曆朝歷代比較講究出身,故子憑母貴,母以子貴,皇太極在世時實行的政策是滿蒙一家親,他征服了漠南蒙古,而福臨的生母就是蒙古人,福臨也是在世的衆皇子中唯一一個有着蒙古血統的人,選福臨也是爲了延續皇太極之前的政策。從而更加籠絡了漠南蒙古人民的心。

所以說福臨即位,無論是在哪個方面來看,也是一種必然的選擇,1643年,福臨順利登基,成爲了順治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