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滿清曾是日本發展近代化的反面教材

本文已影響1.26W人 

《日本新華僑報》:在甲午戰爭前後,中日兩國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在您看來,當時中國和日本的差距在哪裏?爲什麼清朝在推行近代化發展的道路上步伐緩慢?

橫山宏章:1871年,也就是明治政府成立的4年後,明治政府派出了由100多人組成的“岩倉使節團”,周遊歐美各國,用一年半的時間進行考察學習。“岩倉使節團”爲首的是巖倉具視、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政府重鎮,以及一批年輕留學生,他們中間最小的才9歲。

他們在視察完美國後,又去了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等12個歐洲國家,近乎貪婪地學習歐美文化。同行的衆多留學生在回國後,分別成爲日本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領域的領頭人物,爲日本的文明開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日本媒體:滿清曾是日本發展近代化的反面教材

後來,清朝也於1905年派出了五大臣去海外考察憲政。但比日本晚了34年。爲什麼清朝的近代化發展緩慢呢?我個人分析,雖然清末的改革者李鴻章發起了洋務運動,但他主張中體西用,不肯改變清朝的政治體制,頑固地堅持中國的傳統價值觀。但明治維新的中心人物們則沒有那麼頑固,在明白“攘夷”不符合國際潮流時,能夠迅速轉變思維,調整路線。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看到了中國的現實,看到頑固的中國被歐美列強瓜分,越發清醒地意識到日本唯有符合國際潮流,積極對外開放,才能獲得發展。日本在發展近代化過程中,是把中國當成反面教材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