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率軍伐吳,爲何沒有帶上黃權呢?

本文已影響2.75W人 

漢昭烈帝劉備:“武陵蠻王沙摩柯已經聚集了精兵萬人,又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蠻民相聯絡,約定擇日起兵,響應我王師。蠻人心存漢室,朕心甚慰。朕本欲親自前往武陵迎接沙摩柯,奈何軍務繁忙,不能脫身。季長,朕以你爲使者,代表朕去與沙摩柯會見。見到沙摩柯以後,讓他不用急着與朕匯合,先在武陵牽制吳逆,等待朕的指示。待朕攻佔夷陵,你再與沙摩柯恩威並施,傳檄荊南,而後率軍北上,與朕在江陵匯合!事成之後,朕封他爲荊南王,賜予國姓,總領荊南四郡,至於黃金和錦帛賞賜,他要多少朕給多少,其他響應蠻衆,朕亦會論功行賞。”

劉備率軍伐吳,爲何沒有帶上黃權呢?

馬良:“臣遵旨。臣不得不提醒陛下一句:江東自古多才俊,吳主孫權亦知人善任。東吳前三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皆是人中之龍,天縱奇才。既然孫權能夠力排衆議,任命陸遜爲大都督,那麼陸遜必又其過人之處。我大漢東征所帶兵馬不過4萬,而陸遜所帶兵馬就有5萬,又有吳主孫權,親率大軍坐鎮後方,吾料東吳兵力不下15萬,陛下不得不慎呀!”

劉備:“當年赤壁之戰,我與孫權聯軍不過5萬,猶破曹操23萬大軍。漢中之戰,吾兵力不過曹操半數,猶取漢中。此之謂兵不在多,在於人謀。況‘漢雖兵少,皆爲精銳,吳逆雖衆,不過烏合。’逍遙津之戰,江東10萬大軍,居然被張遼八百死士擊敗,致使張遼一戰成名。若是朕來領兵,張遼豈能成名?曏者大捷,吳人喪膽。吳人沒有人敢與朕交手,孫權是沒辦法了,纔派遣陸遜這一黃口小兒迎戰。由此觀之,東吳皆鼠輩,何足爲懼?何況僅武陵一郡,就得一萬蠻兵響應,漢軍所到之處,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朕乎?”

劉備率軍伐吳,爲何沒有帶上黃權呢? 第2張

於是馬良無奈,只得動身前往武陵,與沙摩柯相見。

沙摩柯:“漢使來了,給本王以最高禮節接待。”

於是蠻王沙摩柯率領衆蠻將親自迎接馬良,道:“承蒙漢使勞駕,罪臣有失遠迎。”

馬良:“在下乃是大漢侍中,馬良,子季常。季常見過大王,大王爲何自稱罪臣?”

沙摩柯:“當年陛下,關張二將軍,諸葛丞相對我武陵蠻人多有照顧,授予我們很多先進技術,扶持我們發展,待我蠻人優待甚至超過你們漢人,我武陵蠻人感激大漢恩德,無以爲報。東吳逆賊竊取漢土,罪臣本欲起兵救援。然而罪臣還在籌備救援江陵,糜芳那叛賊已經投降了。罪臣兵微將寡,即使起兵也是以卵擊石,故未發兵。荊州失守,關將軍身死,而臣苟活,皆臣之罪也。非臣貪生,是欲在此待陛下王師也,臣死不足惜,然而我大漢疆土,不能被吳人竊據。臣若殉國,武陵羣龍無首,反而便宜了吳賊,因此臣忍辱負重,一直在武陵暗中操練兵甲,又與荊南其他豪傑暗中聯繫,等時機已到,便起兵響應陛下。如今罪臣已練的精兵萬人,雖不足以以一當十,然我蠻兵皆驍勇善戰悍不畏死,與吳狗交戰,一個打三個還是綽綽有餘的。”

馬良:“大王乃是我大漢棟樑,何罪之有,大王對大漢之耿耿忠心,季常欽佩,大漢有此忠臣良將,何愁吳逆不除?陛下許諾:‘事成之後,冊封汝爲荊南王,賜予國姓,總領荊南四郡,至於其餘賞賜,不在話下。其餘有功之臣,陛下亦會論功行賞,拜將封侯。’”

沙摩柯:“罪臣謝陛下厚恩,能爲陛下效死,是臣之福也。臣這就調遣兵馬與陛下匯合。”

馬良:“不用,陛下讓大王先在此牽制吳逆,等待陛下指示,待陛下擊破吳逆,吾傳檄荊南,如有不歸漢者,大王再去討伐。待荊南克定,大王再與陛下會師江陵。”

沙摩柯:“好。漢使且好生歇息,明日罪臣帶漢使參觀軍營。”

馬良:“好。”

劉備東征陣營,原本有黃權和馬良這兩大頂級謀士隨軍,然而黃權被派遣去長江北岸防範曹魏,馬良被劉備派遣去武陵郡聯絡沙摩柯,劉備身邊就沒有頂級謀士了。失去兩大頂級謀士輔佐,又異常自信的劉備面對陸遜,將會是怎樣的結局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