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怎麼用?皇帝一般用在哪些地方?

本文已影響2.9K人 

現代的電影電視劇中,經常會演到皇帝在詔書上蓋玉璽的場面,這個玉璽就相當於皇帝本人的指印,只有加蓋了玉璽的才叫做聖旨,才能得到大臣們的認可。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皇帝的玉璽並不只有一個,明太祖朱元璋剛登基之初,就給自己一口氣刻了16個玉璽。

傳國玉璽怎麼用?皇帝一般用在哪些地方?

“璽”和“印”其實是一種東西,不過在秦始皇登基稱皇之後,爲了跟普通百姓區別開,他將自己平時使用的印鑑改稱爲“璽”,這就跟皇帝都不自稱爲“我”,而是自稱“寡人”和“朕”是一個道理。

在掃六合,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命令當時的丞相李斯製作傳國玉璽,要將這個玉璽視作皇位正統的標誌,代代傳給自己的秦國後人。李斯不負所托,很快就將傳國玉璽製作出來了,玉璽底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代表皇帝權威上天賜予,千秋百代。

個傳國玉璽只有秦始皇的這一個,自此之後,歷朝歷代皇帝都以得到傳國玉璽爲榮,有了傳國玉璽,就等於君權神授,受到了官方認可,如果沒有,就是長蟲裝角——硬裝真龍。歷史上劉邦、袁術、曹丕、晉朝司馬氏、唐太宗李世民等,都先後獲得過傳國玉璽。

史書上記載的傳國玉璽最後一次獻身,就是在後唐時期。當時的後唐末帝李從珂帶着傳國玉璽登上玄武樓自焚,大火燒燬了整座樓閣,也燒盡了傳國玉璽的蹤跡。

傳國玉璽怎麼用?皇帝一般用在哪些地方? 第2張

所以宋朝皇帝登基,其實是沒有傳國玉璽的,按照迷信的說法,沒有玉璽就是名不正、言不順。也是從宋朝開始,皇帝開始自己篆刻玉璽,用意當然是爲了轉移百姓的注意力了,畢竟普通百姓只知道天子有玉璽,但是玉璽長什麼樣子並不清楚,只要有就可以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稱帝,這個風氣更是嚴重。朱元璋的16個玉璽,有16種不同的作用,比如說平時用在詔書上的玉璽,稱作“皇帝之寶”;用於調兵遣將的玉璽,叫做“皇帝信寶”;用於賞賜大臣的玉璽,叫做“皇帝行寶”,還有一個名字萌萌的玉璽“皇帝親親之寶”,專門用來冊封藩王,可以說涵蓋了皇帝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了明世宗時期,更加變本加厲,他在朱元璋的基礎上增加了八枚玉璽,成功的將明朝皇帝玉璽數量增加到了24個。

跟明朝相比,清朝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愛新覺羅氏是從關外入關,但是對於沒有得到傳國玉璽也是耿耿於懷,於是清朝皇帝也是大量的生產玉璽,清朝的玉璽使用滿文、漢文兩種語言,一朝皇帝日常使用的玉璽數量更是超過了明朝,達到了25個。所以,現在的電影電視劇中,皇子爲了爭奪皇位強奪玉璽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皇帝有十幾、二十個玉璽呢,到底搶哪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