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責漢武帝虛僞的大臣:汲黯最後什麼結局?

本文已影響1.51W人 

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自不必說,但是他性格上也有嚴重的缺點,那就是脾氣暴戾、剛愎自用。他決定的事情很難更改,因此最討厭大臣和自己唱反調,一旦觸怒他可不是鬧着玩的。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司馬遷因爲幫李陵說了幾句話,就慘遭宮刑,因此在史記中竭盡全力抹黑漢武帝;博士狄山因爲支持與匈奴和親,被漢武帝派到邊塞送死。

可是在羣臣之中,偏偏就有這麼一位不怕死的“刺頭”,他公然抗旨,還當着漢武帝的面指責他虛僞,最後居然毫髮無損,他就是羣臣中不一樣的煙火,讓漢武帝又愛又恨的汲黯。

指責漢武帝虛僞的大臣:汲黯最後什麼結局?

汲黯出身官宦世家,家裏世世代代都是做大官的,從小深諳爲官之道的他身上卻毫無政客的圓滑,從不曲意逢迎,看誰不順眼懟誰。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得勢時,汲黯見了他也不跟有其他官員那樣行跪拜禮,拱手作揖了事。田蚡和竇嬰東朝廷辯時,只有汲黯敢於當衆指責田蚡過分,田蚡愣是沒敢吱聲。

不止是皇親國戚,汲黯面對漢武帝時也不帶怕的,他還上演了兩場抗旨不遵的戲碼。

第一次是漢武帝的倆親戚閩越王和東海王打起來了,漢武帝派汲黯去視察,汲黯走到半路就打道回京了。

任務沒完成,他還振振有詞地說:“野蠻人之間打架,根本就不值得皇上派使者前去。”這可是公開抗旨,不過漢武帝卻忍了下來。

第二次河內郡發生大火災,漢武帝派汲黯去視察。汲黯回來報告說確實挺慘,房子太密燒了幾千戶人家,不過也不用擔心,沒啥事。

接着他話鋒一轉,說自己回來途經河南郡,看見當地百姓受災,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於是自己假借皇帝的名義,擅自打開國家糧倉救濟災民。

假傳聖旨可是殺頭滅族的大罪過,漢武帝卻一聲沒吭,還給了汲黯一個實職,讓他去滎陽縣當縣令,下基層鍛鍊鍛鍊。

這可真不是漢武帝要擠兌他,汲黯在漢武帝身邊就是個謁者,負責傳達、通報一類的活,就是個跑腿的,讓他當縣令相當於升職。

誰知道汲黯不屑於當縣令,直接說自己有病把官給辭了,跟個任性的孩子差不多,漢武帝趕快又把他調回來安慰,讓他做了太中大夫。

汲黯似乎是上天派來折磨漢武帝的,秉持着凡是皇帝支持他都會反對的基本原則。

漢武帝平生最得意的政績就是對匈奴作戰,汲黯一逮着機會就在漢武帝面前唸叨:別打了,和親吧。

漢武帝當時寵信酷吏張湯,誰說張湯的壞話他就要治誰的罪。汲黯纔不管那一套呢,有次當着漢武帝的面,他指責張湯媚上欺下亂改法令,遲早會斷子絕孫(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約束紛更之爲?公以此無種矣。)

汲黯跟張湯只要見了面就得吵吵,可惜他徒有氣場,在動嘴皮子上卻完全佔不到便宜,只能恨恨地說:“就不能讓刀筆吏出身的人做公卿。”

他還把漢武帝隱祕的小心思公之於衆。漢武帝這個人,骨子裏推崇法家的嚴苛治國政策,表面卻要披上一層儒家的溫情外衣來遮掩,很多大臣都看出來了,卻只有汲黯一個人敢於在朝堂上指責他:“陛下內心那麼多的慾望,表面上卻裝出一副仁義的外表,你跟人家堯舜差遠了。”

這話說得太過分了,罵人不揭短,我要是皇帝非得殺了他不可。

漢武帝也發怒了,甩了袖子罷朝而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汲黯依舊如火如荼地經營着自己的槓精事業,毫髮無損。

漢武帝在位54年,獨斷專行唯我獨尊,能夠在他手下善終的臣子一個巴掌都數的過來,脾氣暴躁的他是怎麼能夠容忍汲黯這個刺頭的?

二人氣場比較合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有的臣子可能長相英俊才華橫溢,可偏偏皇帝不喜歡;有的人跟只刺蝟似的,皇帝卻信賴的不得了,汲黯明顯屬於此列。

雖然汲黯對朝政的批評可以讓漢武帝聽到不同的聲音,對漢武帝是有益的,但他在政策的把握上存在很多漏洞。

比如說河內郡那次大火燒燬了幾千戶人家,他置之不理,卻跑去另外的地方賑濟災民,此舉明顯欠妥,漢武帝心裏也明白,他只是沒有怪罪汲黯而已。

汲黯卓越的政治才能

汲黯雖然在一些重大政策的把握方面存在欠缺,但他本人的政治才幹毋庸置疑。

汲黯的政治理念與漢武帝不同,漢武帝信奉法家,殺伐果斷,汲黯信奉的是黃老之學,也就是無爲而治的思想。

他在東海郡(今山東郊縣)太守時,自己關上門躲清靜,事情全由手下辦理,偶爾過問一下也是隻抓大方向不苛求小細節。結果僅僅一年多時間,亂糟糟的東海郡便呈現出一片清明的景象。

汲黯的高度忠誠

有才華的人很多,但是大多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升官發財總得佔一樣,汲黯不同,他對於漢武帝保持了高度忠誠,毫無私心,這也許就是他多次頂撞漢武帝還能毫髮無損的原因吧。

漢武帝心裏明白,汲黯就是個鐵憨憨,但他所提的建議都是爲了大漢江山,從來沒有爲自己謀求過任何利益,所以漢武帝將汲黯稱之爲“社稷之臣”,這可是個高度評價,自古明君惜直臣,漢武帝雖然暴虐,卻是個明白人。

有了漢武帝這個大靠山,汲黯那是見誰不順眼都要罵聲娘,在朝廷里人緣極差,除了大將軍衛青對他十分敬重,經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外,其他人都不帶汲黯玩,並且想方設法尋找他的錯處好加以抨擊。

然而,汲黯在個人品行上毫無瑕疵,大家找不到他的弱點。淮南王劉安在謀反前最頭疼的就是汲黯,因爲他嚴守臣子本分,爲了正義寧可赴死,手段用盡也無法誘惑他。

其實有些跡象可以表明,漢武帝打算汲黯留下輔佐太子,只可惜汲黯身體太差,最終病死於淮陽太守任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