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兩個王朝支持官員貪污,原因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08W人 

一個王朝要想國運昌盛,國祚延綿,吏治清明應該是最起碼的要求,只有吏治清明,老百姓才能打心眼裏擁護朝廷,才能跟朝廷上下一心,才能將王朝發展的更好。

然而,偏偏就有兩個王朝做了另類,逆潮流而動,反其道而行,居然鼓勵官員貪污,說實話,鼓勵貪污算什麼,他們還鼓勵官員搶劫,而且還至少鼓勵了一百年。

這麼不得人心的王朝,國運應該是曇花一現,不會長久吧。很讓人驚訝的是,這兩個王朝在歷史上都大大有名,對當時而言,都相當強大,一個傳承了148年,另一個呢,連皮帶毛算在一起,傳承了162年。

古代有兩個王朝支持官員貪污,原因是什麼?

古代官員的俸祿是朝廷給予的勞動報酬

一百多年,歷史上不算短了,可問題是,他們這麼虐待老百姓,居然還傳承了上百年,其內至少有一百年鼓勵官員貪污,鼓勵官員搶劫,這一百年是怎麼混下來的?爲什麼要鼓勵官員如此爲非作歹,至於原因,就有點搞笑了。

一:官員靠什麼吃飯

吃飯要花錢,錢打哪兒來呢?對官員來說,他們不種田,不經商,不打獵,沒有生財之道,要想安安穩穩的活下去,而且還得活的體面,只能依靠俸祿,但,俸祿是打哪兒來的?

朝廷給的,朝廷的錢又是打哪兒來的?收稅,稅又是怎麼來的?

中原以農耕爲主,朝廷收稅,自然要在土地上想辦法,但從土地上徵稅,向來就不是簡單的事,它得考慮兩個因素,即收什麼和收多少。

黔首自實其田

從“井田制”到“初稅畝”,到“墾荒令”,再到以後的“兩稅法”、“一條鞭法”等,從徵收“公田稅”到徵收“私田稅”,從徵收“實物稅”到徵收“貨幣稅”,解決的就是收什麼的問題。

這中間,大約花費了上千年的時光。

收多少呢?收多少合適,自然需要統籌安排,古時朝廷制定一年的賦稅定額,一般以30年的平均收入爲依據,普遍認爲這種算法比較科學,但這種算法,其基本條件就是:

你得知道朝廷有多大的盤子,即知道朝廷到底有多少畝地,這又涉及到土地的丈量、統計。

該怎麼統計這些土地數目呢?

秦始皇根據實際情況,發明了“黔首自實其田”,讓老百姓自己上報有多少畝地,這種做法被後世沿用,將任務落實到地方,落實到個人,看似條理非常清晰,但其中的問題是:

古代土地測量

人都是趨利避害,都是自私的,上報土地數目關係到個人利益,古人不笨,他們能老老實實的報嗎?

於是呢,西漢就出現了“度田不實”,到了東漢,更是“天下墾田多不以實佔”,全國性的不老實,皇帝即便狠下心來殺幾個人,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以至於到了宋朝,到了明朝,還是沒有找到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人說,老百姓上報不老實,那官府不會自己覈查嗎?

宋神宗時期,爲了覈查一下天下的土地到底有多少,拿定主意,以百折不撓的決心,用了13年的時間從事這項工作,那麼,完成了嗎?

13年時間,只覈查了京西、河北、河東、陝西等五路之地的250萬頃土地,要知道,北宋一共15路,13年的時間只覈查五路,據後世推算,只佔全國徵稅田畝的54%,工作量就能有這麼大,況且,全國性的核查土地,多多少少都會觸及到一些地方上的利益,以上種種該怎麼平衡,都不是簡單的問題。

古代有兩個王朝支持官員貪污,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從事農產的古代農民

綜上,收什麼和收多少,僅這兩個基本的問題,就是這麼複雜,古代花了上千年時間與之做不懈的鬥爭,哪一個環節處理不當,朝廷就能像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兩頭受氣怎麼辦?

“榜樣”就這麼來了。

二:兩個強大的王朝

負責任以及善於學習的王朝,自然是絞盡腦汁,羣策羣力,歷百死而不悔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歷史上各類有名的改革即由此而來。

那麼,也不能說不負責任,只能說是不善於學習的王朝,這樣的王朝有嗎?

當然,以上種種,都是因爲土地產生的問題, 說白了,農民的事只能按農民的方法解決,倘若你非要獵人做仲裁,會怎麼樣?歷史上還真的出現過這樣的事。

遊牧入主中原

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公元439年,大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入主中原。疆域發展到232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度到3500萬,對當時而言,無論從哪個層面講,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國,是一個強大的王朝。

盤子這麼大,國家應該非常富強,老百姓應該非常幸福,然而,國家富強,或者有;但說到老百姓幸福,就只能呵呵了,爲什麼?

北魏以遊牧起家,入主中原後,愣是學不會中原的治理方式,搞不清天下有多少土地,搞不清自己家底有多大,沒有辦法,就只能保持原先的習慣,以遊牧爲主,將好好地土地閒置,乃至於讓它們都長了草,結果是:

古代有兩個王朝支持官員貪污,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

中原是農耕經濟,自然以農耕爲主,土地稅是府庫收入的大頭,可朝廷呢,入主中原後,卻偏偏不善於管理土地,沒有農耕經濟做依靠,導致少稅乃至無稅可收,朝廷沒錢,還怎麼發放官員的俸祿,沒錢發放怎麼辦?他們也乾脆,索性一律停發,鼓勵官員貪污,甚至搶劫,皇帝都親自表率,將貪來的、搶來的財物,按官員等級下發,當做給予他們的賞賜。

這在北魏基本成了常態,直至孝文帝拓跋宏,到這個善於學習中原文化的明君時期,才創造性的推行均田制,平均分配土地,鼓勵農耕。搞活農耕經濟之後,纔有條件制定基本的收稅標準,實現“課有常準,賦有恆分”。

至此,稅收正常,朝廷便有條件發放官員俸祿,鼓勵官員貪污、搶劫這等錯誤的做法才正式停止,但,已經距北魏入主中原一百多年了。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

一千多年以前,在北魏當老百姓,就是這麼倒黴,那麼,這種事兒不會再發生了嗎。

公元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到公元1320年,元英宗才:定吏員秩止從七品如前制。

裁汰冗員,完善俸祿制,給官員發放俸祿,這又是一百來年的時間,即便以前的不算,單從元世祖大都定都以後算,也有近50年的時間,這麼多年,到元英宗時才完善了俸祿制,給官員發放俸祿,這以前怎麼辦?

跟北魏一樣,還是因爲生活習慣的緣故,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家底,不知道該怎麼去收稅,沒有辦法,只能鼓勵官員貪污、搶劫,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以後,還收斂了一點,但也僅僅是:

官員可以貪污、搶劫

朝廷及北方不打仗的地區,可以給官員象徵性的發放一點俸祿,至於其他州府縣,就由着官員們可着性子胡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元仁宗還說什麼:省刑薄賦,庶使百姓各遂其生也。實在是虛僞的很那!

允許官員貪污乃至於搶劫,公元1320年才改正過來,元朝是公元1368年滅亡,此時,一多半都已經過去,老百姓還能對他們有個好印象嗎?

兩個鼓勵官員貪污的王朝大致如此。歷史就是如此多樣,至於深層次的原因,姑且就算作兩種文化的衝突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