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不惜萬金之資刺秦,後來怎麼成一代謀士的?

本文已影響2.69W人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張良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在現實歷史中,“劍聖”蓋聶,刺秦王的荊軻這樣的俠者及其故事,也是耳熟能詳。縱橫國史今天要講的,並不是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而是一個青少年時爲了報國恨家仇,走上游俠道路,並敢於用大鐵錘砸皇帝,後因“拾履”故事而受高人看中指點,最終成爲帝皇師萬戶侯的存在,由俠者轉而成爲“千古謀士”。他是誰?他就是被劉邦贊之爲“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聖張良。

張良不惜萬金之資刺秦,後來怎麼成一代謀士的?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張良本來是一個貴族家庭出身的官N代。他的祖父張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代君王,老爹張平相釐王、悼惠王兩代君主,因此,史有“五世相韓”之說,可見張良家族顯赫,是名副其實的貴族公子。但到張良這一代,即戰國末年,韓國已經是七國中最爲軟弱小的一個國家,公元前250年(悼惠王二十三年),張良父親去世,因自己年少,並未出仕事韓。但即便張良父親去世,家中失去了頂樑柱,而其家族也並未衰敗。其父去世20年後(公元前230年)秦發動六國之戰,首先拿六國中最弱小且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的韓國開刀(韓是秦東出滅六國的必經之道),此時的韓國經與秦連年作戰,消耗巨大,不足一年,韓王安懦弱無能,毫無抵抗的就被秦俘虜,韓成爲六國中最先被滅掉的國家。但韓亡時,張良家仍有“家僮三百人”,且能夠“散盡家資千萬,爲韓報仇”。

面對國破家亡,以及祖輩“五世相韓”,張良沒有表現出沒落貴族安於現狀、精神頹靡或一蹶不振的精神面貌,而是連弟弟死了都來不及安葬,悉數散盡家財尋求刺客刺秦,爲韓國報仇。此時的張良正直青壯年,勇敢而熱血,散盡家財不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也沒有精心策劃復仇方式,而是選擇了春秋戰國時期最流行的俠士“刺殺”(如荊軻刺秦應爲大家熟知)的行爲方式,憑的就是俠士熱血衝動的幹勁,並沒有後來如漢高祖劉邦所說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成熟謀略與思想的“謀聖”形象和作風。此時的張良,也還是個一心爲報國仇家恨的熱血青年遊俠。這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刺秦的失敗,並走上逃亡之路。

張良不惜萬金之資刺秦,後來怎麼成一代謀士的? 第2張

史料記載,張子房散盡家財千萬後在去拜會倉海君的時候,尋得了一位大力士,於是張良爲力士打造了一個重120斤的大鐵錘,謀劃在秦始皇東巡時刺殺秦始皇。公元前218年,張良等到了這個機會,秦始皇東巡,路經博浪沙,張良與大力士同行埋伏,在博浪沙椎擊刺殺秦始皇,結果誤中副車,秦始皇得以逃過一劫。但張良此舉“天下振動”,怒火中燒的秦始皇“大索天下”,求賊甚急。於是張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後世對張良刺秦行動多加褒獎,包括太史公司馬遷甚至對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期社會流行的遊俠之士人竟單獨立有傳,而後世如詩仙李白、宋蘇軾、清毛際可等都對張良刺秦之舉大加讚賞。毛際可就說“子房之原本忠義,又非荊軻之借交報仇,所敢望也”,認爲荊軻刺秦不足以與張良爲報國恨家仇的追求來得更爲“高義”。

走上逃亡之路的張良終於在下邳尋得安身之所,此時的他仍然好行俠仗義,項伯曾經殺人,被張良救助收留(鴻門宴的時候項伯應張良之請求救劉邦即可知),一同隱匿。從史書上看這些記載,我們發現張良青壯年時代是個不折不扣的熱血青年,行俠仗義的勇士和喜歡仗劍走天涯的俠客,他竟然和刺客同時行動去刺殺秦始皇(僱主並沒必要與刺客同行),甚爲勇敢,以身犯險,大有春秋戰國俠士之遺風,頗有李太白所云:“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俠客情懷。

張良爲什麼不惜萬金之資刺秦,並舍家赴難?史書記載是“爲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實際上,一個人的行爲舉止除了個人思想觀念和文化素養外,還會受到社會大壞境影響。張良刺秦是與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有關的,即從外部大環境(社會根源)看這個事件,表現爲2點:一是秦統一六國後雖爲歷史大勢所趨,且秦始皇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了改革,但他也有暴政一面:統治時徭役繁重、刑法嚴酷、好大喜功、濫用民力,全國竟出現“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的嚴重又顯尷尬的局面(如此大費周章但國家百姓卻不見安居樂業,是否尷尬?),因此當時社會流行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言論,即六國舊貴族的仇秦情結(六國貴胄不僅是對亡國之恨,也有暴秦暴政的厭惡)。二是六國剛滅不久,春秋戰國刺客之風尚盛。縱觀秦始皇一生,歷經四次行刺事件:公元前227年的荊軻刺秦、公元前221年的高漸離刺秦、張良公元前218年的刺秦和公元前216年的秦始皇在蘭池遇盜事件。實際上,再往前一點時間,即戰國四公子(孟嘗、平原、春申和信陵)的事業,應是張良效仿原因之一,因爲他們離張良生活的年代並不久遠,如春申君(前320-前238),子房對他們的事蹟定不會陌生。

從個人原因說,一方面確如史記記載的,是爲報韓,實際上既是國仇也是家恨。當然,這有一定深刻的社會思想根源:君之仇視父,師長之仇,視兄弟,主友之仇,視從父兄弟。”秦漢時期“孝”是治國方針,家庭的孝悌延伸就是宗親、國家的孝悌,父母之仇可延伸至君仇、國仇。另一方面,古人的立名觀念很強,所謂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三不朽”觀念,歸根結底不過“立名”而已。張良自己就曾對早年刺秦之事頗爲得意: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爲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

當然,張良刺秦失敗後,不得不以隱姓埋名,亡命天涯,仗劍行俠並最終耗費12年青春爲代價,直到他在下邳經歷了一段奇遇,即遇到一位老人,授予了他一本書,並告訴了他一段頗爲神奇的話語“讀此則爲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而結果更令人驚歎:老人說完就不見了。更神奇的是,10年後陳勝吳廣果然在大澤鄉起義,而最終張良也確實以三寸不爛之舌爲帝者師,封萬戶侯。在縱橫國史看來,這段記載毋寧說是奇遇,倒不如說是張良刺秦失敗後,由個人主義的刺秦少年遊俠行爲的失敗,轉而在失敗中成長、靜心修行,在逃亡中反思。12年的逃亡經歷,張良已經放下手中的劍,不再拔劍殺人,而是用十年寒窗日夜苦讀黃石公給他的《太公兵法》,用心中之劍再謀劃覆亡秦王朝的大事業的蟄伏與大轉變。張良用12年的隱忍,已經由“少年”逐步成長爲“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中年豪俠謀聖,留地遇到劉邦,開啓了他“帝者師”的人生另一新階段。

魯迅曾稱讚《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這部史學鉅著中,我們看到了史太公司馬遷刻畫的衆多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人物。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作爲《史記》中成功塑造的人物,貴胄後裔的他從志在復仇的熱血青年到被黃石公點化後隱忍不拔,最終成爲劉邦運籌帷幄的輔佐臣、屢獻奇謀的帝王師,及建立漢室江山後從容身退大隱於朝的真隱士,可謂一生傳奇,許多文史作品曾用“少年遊俠、中年遊宦、老年遊仙”12個字高度精闢凝練了張良的傳奇故事及其一生。

但謀聖張良的成長之路,一開始他也並非能夠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反而是個熱血遊俠:魯莽而勇敢,直到他刺秦失敗不斷逃亡中,歷經下邳“拾履”而多次被耍(黃石公故意考驗,可能太史公記載此事只是告訴別人人的成長是必經波折才能成才的)後才反思成長,發奮12年苦讀,他的開掛人生才得以開啓,並最終以旁人難以企及的政治功績和人生模式成爲劉漢開國功臣和帝者師,受到無比尊崇和高度評價,而他開創的開國謀臣將士可以逃脫“兔死狗烹,敵滅臣亡”的歷史規律,也爲後世士子開闢了一條新的仕宦之路。這大概也激勵着後人:大多數人也不可能一開始就能隨隨便便成功,而是要歷經波折洗禮才能成長成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