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楊家將楊業的人是誰?揭祕王侁的最終結局

本文已影響7.43K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王侁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楊家將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楊家將是北宋時期的名將,從楊業開始便是名將,一心保家衛國。

但是楊家將們的結局都不是很好,基本上都戰死沙場,或許這對於一名將軍來說,也算是死得其所。

就比如楊家將中的楊業,雖然是北宋的名將,但是最後卻是被自己人害死的,當然害死楊業的王侁,最後也落得個被免冠流放的下場。

楊業原本是一名降將

公元979年,也就是太平興國四年的時候,當時宋朝的宋太宗帥軍攻打北漢,北漢的將軍劉繼元支撐不下去了。

於是決定投降宋朝,當時和劉繼元一同抵抗宋軍的還有當時大名鼎鼎的楊業,楊業在北漢時期便是一位優秀的將軍。

說楊業優秀,不僅是因爲楊業驍勇善戰,還有一個原因是楊業沒有打過敗仗,所以人稱外號無敵將軍。

有點類似三國時期常勝將軍趙子龍。當時宋太宗早就聽說過楊業的名氣,所以內心非常想招降楊業。

害死楊家將楊業的人是誰?揭祕王侁的最終結局

宋太宗就讓劉繼元勸降楊業。於是劉繼元就來到楊業的大營對楊業進行勸說,大體意思就是當下大局已定,你還是歸順宋朝吧。

楊業面對劉繼元的勸說,內心也明白這個道理,最終聽從了劉繼元的勸說,卸甲投降宋朝。

宋太宗面對楊業的頭像,自然是非常高興,既封官又賞賜財物,最重要的是對楊業委以重任。

楊業忠心報國

楊業面對宋太宗的厚愛,內心自然是感激不盡,作爲一名降將,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可以說是知遇之恩。

在公元986年,宋太宗決定對遼國發動第二次北伐,其實當時的宋朝,論實力還是可以與遼國一絕高下的。

宋太宗這次北伐的目的,不僅是要打擊遼國的氣勢,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收復燕雲十六州。

但是無奈,指揮不力,不專業的人管理專業的事,最後導致北伐失敗,還損失了三員名將。這三位是曹彬、潘美、楊業。

宋太宗這次北伐總體方案是兵分三路,這個方案是沒問題的,東路軍的統帥是曹彬,其實曹彬此人是很有軍事才能的。

害死楊家將楊業的人是誰?揭祕王侁的最終結局 第2張

無奈在戰爭期間,宋太宗犯了越權指揮的錯誤,俗話說將在外軍令所有不受,這是因爲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將軍必須隨機應變。

但是宋太宗在遠處,卻想着要遠程操控前線的一舉一動,這樣就造成了曹彬的軍事才能發揮不出來。

最後導致身經百戰的曹彬犯了幾個小兒科的指揮錯誤,終於東路軍失利,不得不撤退,但是皇帝指揮錯了。

曹彬又不能把責任推到皇帝身上,只能自己承擔責任。東路軍戰敗開始撤退後,宋太宗讓西路軍也撤退。

如果按部就班的撤退也沒事,可是監軍王侁逼迫楊業出戰,楊業認爲不可出站,因爲遼軍氣勢正盛,他故意說楊業不出戰是因爲有異心。

楊業爲了證明自己對宋朝的忠心,被迫出兵,最後孤軍深入,導致全軍覆沒。楊業最後絕食殉國。

王侁爲什麼要陷害楊業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王侁作爲監軍,他和楊業同朝爲官,爲什麼要陷害楊業呢?這背後的原因得從長計議。

要想分析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首先得看人背後的立場,所以先看北宋部隊中的將軍的背景和立場。

北宋軍隊中大多數將領都是跟隨宋太祖趙匡胤開基創業的老資歷。趙匡胤當皇帝,他們都有功勞,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利益集團。

趙匡胤駕崩後,趙光義當皇帝,實際上這些將領內心並不心悅誠服。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他們對上一任皇帝有感情是不可避免的。

他們的情緒從上次北伐能看出來,當時趙光義被耶律休哥打跑了,這些將領就趁機立了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爲皇帝。

但是趙光義命中該着當皇帝,因爲這時候楊繼業在半路上救了趙光義,把皇帝送回來了。

客觀上就造成了楊家將是趙光義這個二皇帝的人,其餘的將領都是大皇帝的人,這樣兩個陣營。

王侁是什麼人?他的爸爸王樸是柴世宗“先南後北”戰略的獻策者,是後周以及北宋前期朝中的核心人物。

王侁作爲名門之後。他諷刺、挖苦楊繼業這個“降將”是有資本的。楊繼業作爲一個外來戶,對於大皇帝、二皇帝的宗派之爭毫不知情,無可奈何地成了犧牲品。

但是這並能成爲王侁陷害楊業的理由,宋太宗對於王侁的小人做法也很生氣,最後王侁落得個被免冠流放的下場,真是便宜他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