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戰役發生背景和意義 松山戰役簡介

本文已影響2.24W人 

松山戰役又稱松山會戰、松山之戰,是抗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中重要組成部分。

松山戰役發生背景和意義 松山戰役簡介

中國遠征軍於1944年6月4日進攻位於龍陵縣臘勐鄉的松山,歷時95天,本次戰役勝利將戰線外推,打破滇西戰役僵局,同時,拉開了中國大反攻序幕。

1942年,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作戰失利,滇緬公路被切斷。撤退到怒江東岸的遠征軍餘部與日軍隔岸對峙。

1942年5月日軍進駐怒江西岸後,將松山作爲警備中心、進攻據點和防禦支撐點三位一體的戰略目標,開始陣地建設。1943年太平洋敗退中,日軍戰略專家預見到松山作爲支撐滇西和緬北防禦體系重要支撐點的作用凸顯爲首位,遂擬將松山建設爲永久性防禦要塞。緬甸方面軍15軍令第56師團派出工兵聯隊,並從中國滇西、緬甸、印度等地強徵民夫1670餘名(其中印度人80餘人,東南亞華僑138人),晝夜施工。爲保密,僅允許他們到大埡口爲止。工事完成後,爲完全保密,1944年2月21日至25日,日軍將抓來的民夫以打防疫針爲名,全部祕密注射處死,並焚屍掩埋,戰後在大埡口曾發現“千人坑”。

松山戰役發生背景和意義 松山戰役簡介 第2張

至1942年底完成第一期施工。後又以防禦爲主,對松山腹部陣地加固和擴建。至1944年5月,於遠征軍反攻前夕完成松山地區的準要塞式堡壘防禦陣地體系:在滾龍坡(日軍稱本道陣地)、大埡口(日軍稱中間陣地)、松山、小松山、大寨、黃家水井、黃土坡(日軍稱橫股陣地)、馬鹿塘編成7個據點羣,每個碉堡均以數個最堅固的母堡爲核心,四周有數個子堡拱衛,共有子母堡40多座,堡壘互爲側防。並且,其堡壘爲地堡,一般分三層構築,大致相當於以三層樓埋于山體中。1946年方國瑜教授曾現地進入日軍工事,描述日軍堡壘爲:“敵堡壘主體構築,大部分爲三層,上作射擊,下作掩蔽部或彈藥糧食倉庫;更於下層掘斜坑道,其末端築成地下室,又有於下層之四周築地下室者。堡壘上掩蓋圓徑至70釐米之木樁,排列成行,積四五層,上鋪30毫米厚的鋼板數層,積土厚逾1米,雖山炮命中,亦不能破壞此堅固工事。堡壘出地面之四周,安置盛滿沙石之大汽油桶,排列三重,桶間復加鋼板數層,桶外被土,故150毫米榴彈重炮命中不能破壞,內部所受之震盪亦微。堡壘內三層之間,亦蓋以圓木徑50釐米者二三層,故上層倒塌不致影響下層。堡壘外圍遍佈蛛網狀交通壕,以連接各主要陣地,甚至步兵炮亦可移動。且交通壕側壁鑿有大量洞穴式掩蔽部,並連綴大量散兵坑。部分據點外設有鐵線網兩三道,縱深4米。隨着堡壘陣地羣的建成,整個松山也將近挖空,狀如大型蟻巢,地下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電燈、供水俱已解決。因僞裝良好,無論空中還是陸上,均不易查覺也不易破壞。

松山戰役發生背景和意義 松山戰役簡介 第3張

1944年5月,中方爲打通滇緬公路,20萬中國遠征軍集結滇西,進攻龍陵、騰衝和松山。原計劃主攻騰衝,以便儘快與駐印軍取得聯繫,而對龍陵方向以防禦日軍增援爲主。但是,進攻部隊在高黎貢和騰衝方面損失慘重。中國方面遠征軍與援軍整編爲滇西遠征軍下轄第十一第十二集團軍共計16萬人,並且接收了少量美式裝備,當中大部分軍官亦接受了美軍的訓練。駐印軍(X部隊)開始從印度反攻緬甸,按照史迪威的計劃爲配合駐印軍行動,滇西遠征軍(Y部隊)分左右翼渡過怒江佔領騰衝、松山、龍陵。

松山的戰略地位尤其重要,它扼守着滇西進入怒江東岸的交通咽喉。緊靠怒江惠通橋,“前臨深谷,背連大坡”,左右皆山,松山突兀於怒江西岸,形如一座天然橋頭堡,扼滇緬公路要衝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裏江面。而且掌握著怒江戰場的主動權:進可攻,退可守,還與騰衝,龍陵形成犄角之 勢,互相呼應,松山不克,滇緬公路不通,交通運輸困難,反攻龍陵、騰衝,就會得而復失。所以說松山戰役是滇西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被稱爲東方的直布羅陀。

中國遠征軍原計劃主攻騰衝,以便儘快與駐印軍取得聯繫,而對龍陵方向以防禦日軍增援爲主。但進攻計劃數月前已泄密,日軍早已做好準備,將龍陵和松山日軍主力部分調往騰衝,而龍陵方向較爲空虛。中方對此毫不知情,繼續按原計劃攻擊,在高黎貢和騰衝方面損失慘重。1944年5月16日,在龍陵方向作戰的11集團軍71軍88師262、264團在平戛方向的勐糯三村繳獲日軍作戰命令一份,方獲知進攻計劃泄密 。長時間作戰,前方補給缺乏,此時,松山成了必爭之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