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邊府戰役簡介 奠邊府戰役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

本文已影響2.9W人 


奠邊府戰役(越南語:Chiến dịch Điện Biên Phủ),越南抗法戰爭後期,越軍對法軍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1953年5月,駐印度支那法軍制定了以奠邊府爲基地,準備在18個月內殲滅越軍主力,奪回戰場主動權的計劃。越軍爲粉碎法軍企圖,遂決定對奠邊府實施進攻,由武元甲任前線總指揮,實際策劃、指揮整個戰役的是以韋國清爲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12月,越軍解放萊州後,先後集結4個步兵師(欠1團),1個炮兵師及其他兵種部隊共4萬餘人,從南、北合圍奠邊府,然後向奠邊府法軍發起攻擊。戰役從1954年3月13日至5月7日,共殲法軍1.6萬餘人,擊落、擊毀法軍飛機62架,俘法軍卡斯特里准將及其全部參謀人員 ,加快了戰爭進程,對於簽訂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有重要意義。

奠邊府戰役簡介 奠邊府戰役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

奠邊府戰役是越南人民抗法戰爭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役。戰役的主要特點是:作戰方式是對集團據點羣的陣地攻堅戰,戰役規模大,持續時間長;作戰地區是地廣人稀的少數民族地區,交通條件很差,運輸補給困難。雖然人民軍經歷多年作戰,但攻打敵堅固設防的集團據點羣還是第一次。作戰中遇到一系列新的問題,特別是戰鬥激烈,傷亡較大,生活艱苦,對部隊士氣影響較大。但由於進行了強有力的戰役政治工作,因而保證了作戰決心的貫徹和戰役的徹底勝利。

戰役背景

1945年日本投降之際,戰時在印度支那地區始終保持軍事存在的法國,企圖恢復戰前格局,重新成爲印度支那的殖民大國。但事與願違,法國人很快發現自己處於無法擺脫的內外交困之中,而且他們的企圖使他們自己捲入了一場災難性的戰爭。

奠邊府戰役簡介 奠邊府戰役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 第2張

1930年,一位共產黨革命家締造了印度支那共產黨,他就是後來改名爲胡志明的那個人。他被法國人逐出越南,後來在中國的廣西站住了腳,並在1941年組建了名爲“越盟”的政黨。胡志明在廣西開始與武元甲共事。武元甲原是河內的一名教師,後來成爲胡的副手,並逐步成長爲胡的軍隊統帥。

1945年3月日本人撤離了佔領的印度支那,這對越盟幫助頗大。當年8月底,胡志明在河內建立政府,並任政府首腦。他手下有5000人的游擊隊,由武元甲指揮。該游擊隊控制了東京灣和北安南山脈。胡志明曾一度受到中國國民黨有限度的保護。當勒克萊爾將軍率領的法軍於11月在西貢登陸時,中國軍隊曾在北緯16度線上封鎖了他們北上的道路。但是中國人除了供給一些繳獲的日造步槍外,無法提供其他物資援助。中國軍隊於1946年5月撤離越南。

與法談判

胡志明十分清楚,游擊隊雖然日漸壯大。但還不具備對付法軍的能力。因此,他決定談判,其結果是與法方達成了一項雙方均不滿意而且難以持久的協議。武元甲主張武裝抵抗,他忙於在東京灣東北部大本營(越北)擴大遊擊武裝,進行訓練。而胡志明則冷靜、深沉、有耐心。他非常清楚:和平,即使不穩定的和平,只要伴有停火或休戰,對他來講都至關重要。因此,他繼續進行談判。

然而,1946年秋,法國人終於失去耐心,提出了胡志明認爲非常難以接受的要求。越盟只有通過武力才能獲得獨立,當年11月底,它開始了長達8年的抗法戰爭。但談判所花費的時間並非一無所獲。胡、武兩位越南領導人已掌握了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他們立即開始實施精心制定的游擊戰計劃。這支武裝力量已擴大到3萬人,活動在若干個地區內,每個地區都有一獨立的組織,但由武元甲統一指揮。

中國資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它對越南的物資援助是越盟成長的“助長劑”。到1950年,武元甲已在越北地區建立一支含4個步兵師的正規部隊,每個師下轄4個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總兵力達1萬人。其後勤供給主要依靠在當地徵募的一支龐大的農民隊伍。

1950年秋,武元甲認爲自己的力量已很強大,足以向法國遠征軍及新近成立的越南國民軍發動進攻。作戰初期,武元甲有選擇地在某些地區巧妙地運用兵力優勢。他極爲成功地將法軍從東京灣北部徹底趕走,並對河內及海防造成嚴重威脅。但當年12月,隨着法國軍事家塔西尼將軍(後成爲元帥)的到來,法國人的命運大爲好轉。1951年,越南人的日子極不好過。

戰鬥打響

1951年1月,一場大規模的攻擊戰在紅河三角洲打響,法軍由塔西尼親自指揮。此仗可謂艱苦卓絕,勢均力敵。武元甲雖然佔有3:1的兵力優勢,但在3日苦戰中傷亡6000人。同年,又經過兩次更加慘重的失敗之後,武元甲不得不轉入游擊戰。塔西尼當年年底返回法國,後死於癌症,處世尤爲謹慎的薩朗將軍接替了他。法軍調換指揮官,使武元甲得到喘息機會,重新獲得了主動權。他不僅彌補了損失,而且將部隊擴編爲6個師。這6個師包括第351重型師,該師轄1個工兵團,2個炮兵團,1個重武器團,1個高炮團,後來又增加了1個野戰火箭部隊。

奠邊府戰役簡介 奠邊府戰役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 第3張

重型師的組建及其他收穫是胡志明1950年4月訪問北京後的間接成果。他在北京與中國達成協議,即由中國向他提供各類武器及軍事教官。從此之後,中國人源源不斷地從雲南邊境運來大批野戰火炮、高射炮、輕武器以及彈藥。中國只是在朝鮮戰爭期間才短時期中斷向越盟供應軍火,而這一中斷有利於越南,因爲朝鮮戰爭結束後,中國人可以向越南提供從美國人那裏繳獲的先進武器。中國在越南的參戰情況不詳,但有一支龐大的軍事顧問團在越南,以確保越軍正確使用中國武器。在奠邊府戰役中,中國肯定至少有一個高炮團參戰。但從表面上看,武元甲這個被法國人蔑視的自學成材的軍事天才,是所有主要戰鬥的指揮官。

納瓦爾將軍

1953年5月,納瓦爾將軍接替了薩朗將軍。他曾是騎兵部隊軍官,在參謀部擔任過要職(主要在情報部門),還任過裝甲部隊指揮官。他雖然富有自信心,但由於沒有在高級司令部工作的經驗,加之對印度支那一無所知,因此對能否擔當此任感到沒有把握。但是法國政客毫不理睬他的意見,將他派往越南,並令他將戰局改善到使法國政府能夠進行談判的程度。

納瓦爾抵達印度支那時,法軍總兵力爲18.9萬人,其中法軍5.4萬人,外籍軍團(其中許多是德國人)2萬人,北非部隊(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人)3萬人,空軍1萬人,海軍5000人和越南軍隊7萬人。然而,這些部隊的大部需在紅河三角洲“德拉特防線”的一系列防禦陣地上執行守備任務,或在法軍管轄之下的其他地方執行同類任務。武元甲擁有6個師和3個獨立團,其中至少有8萬人是訓練有素的一線部隊;他還有強大的二線部隊,可從事地方作戰。此外,武元甲還擁有一支龐大的,訓練水平參差不齊的後備隊。越盟控制了東京灣的大部分地區,佔領了安南山脈“腰部”的制高點並在更南的區域設有少量據點。

奠邊府戰役簡介 奠邊府戰役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 第4張

局勢對納瓦爾並非有利,但他立即察覺到自己的指揮弱點,並且制定了一個長期計劃。該計劃以增強部隊機動力、增加兵力、並得到美國的援助爲基礎。納瓦爾將此計劃帶回巴黎,但並未得到批准。在他返回越南時,巴黎只答應給他增加10個營的兵力以及有條件地提供一些美援,並且命令他必須立即行動。他執行了命令,在北部打了一場勝仗,即在安南山脈“腰部”獲得一次小勝,併成功地撤回那商築壘營地的法軍。

建立那商營地曾是薩朗將軍唯一的成功之舉。3個傘兵營準確地空降在敵佔區,在那裏修築了一個塹壕縱橫的營地。而越盟部隊對它的一系列進攻都只能是毫無意義的、代價高昂的自我損耗(越盟的確這樣做了)。成功地撤離那商,促使納瓦爾認爲在敵方領土上建立據點並沒有多大危險。基於這種認識,加上法軍負有保護友好王國老撾的義務,納瓦爾決定在奠邊府設立規模更大的築壘營地。控制由北方入侵老撾的唯一通道。

奠邊府位於河內以西約180英里處。自1952年11月起,它一直在越盟控制之中,很有可能成爲越南進攻老撾的前沿基地。奠邊府差不多正好位於一個大約12英里長,8英里寬的肥沃、富庶的谷地中央。谷地周圍是叢林覆蓋,連綿起伏的山巒,有不少山峯高達3000多英尺。這裏既不易防守,也不易實施空運補給。

卡斯特行動

納瓦爾任命勒內·科尼少將爲東京灣部隊司令。負責從河內的基地指揮奠邊府築壘活動。科尼身材魁梧,精明強幹,他跟着自己敬佩的塔西尼來到印度支那。科尼雄心勃勃,直言不諱,性情暴躁。如果對某一命令持有異議,他就會提出不同意見。納瓦爾選用科尼必定是由於他賞識科尼的才幹,他們倆關係一般。然而,他們一致認定卡斯特里上校是守備部隊司令官的最佳人選。卡斯特里是一位騎兵軍官,與納瓦爾相識。不久前他成功地指揮了紅河三角洲的裝甲部隊。奠邊府將被用作實施進攻或防禦作戰的基地,因爲納瓦爾預計在這一帶要打一場運動戰,而一名騎兵出身的軍官當基地司令,的確很合適。

1953年11月20日上午,10點半剛過,第6殖民傘兵營和第1傘兵團的第2營抵達兩個空降地域上空。“卡斯特行動”正式開始。奠邊府谷地在陽光下顯得非常寧靜和平,農民在田間地頭幹活,越盟部隊毫無準備。兩個空降營降落在相距3英里的兩個地域內。第1傘兵團的士兵沒有遇到抵抗,殖民傘兵營在奠邊府西北着陸,遇到強烈抵抗並有一些傷亡。中午剛過,殖民傘兵部隊第1營加上2個75毫米炮兵連,1個迫擊炮連和1個外科醫療小隊空降着陸。越盟部隊下午4時撤離該地區,留下96具屍體。

奠邊府戰役簡介 奠邊府戰役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 第5張

次日,包括一輛推土機在內的重型裝備空投到位,工兵們開始修復主要的簡易機場,加固“堡壘”。奠邊府谷地由若干個小村莊組成,地勢平坦,只有幾處小山包,楠雲河從谷地中流過。法軍以前佔領該地時,曾修建了兩個簡易機場,較長的跑道爲1.6萬碼,靠近奠邊府;另一個比較小的機場位於奠邊府以南3英里處。

防禦體系

整個防禦體系由數個據點構成。每個據點以一女子名字命名,各據點由數個理論上相互可以支援的支撐點構成。北邊是孤立的加布裏埃爾據點,由阿爾及利亞第5步兵團駐守。其東南面是比阿特麗斯據點,由外籍軍團第13半旅的第3營駐守。由主要機場周圍的工事構成的於蓋特據點,由外籍軍團第2團第1營和一支155毫米炮兵部隊駐守。於蓋特據點西面和北面是安妮·瑪麗據點,由泰國人駐守。在安妮·瑪麗據點以南是克洛迪娜據點,由外籍軍團第13半旅的第1營駐守。楠雲河以東是多米尼克和埃利亞娜據點,分別由阿爾及利亞第3步兵團第3營和第4摩洛哥步兵團駐守。再往南3英里便是孤立的伊莎貝爾據點。這一處境危險的據點由下列部隊堅守:外籍軍團第3團第3營、阿爾及利亞步兵第4團第2營、一支法國人指揮的摩洛哥部隊、一個105毫米炮兵連和一支坦克部隊。戰地司令部和野戰醫院位於克洛迪娜據點正北的地下掩蔽部裏。步兵的坦克和炮兵等機動部隊也集中在此。當時,奠邊府谷地的法軍兵力近5000人。

奠邊府戰役簡介 奠邊府戰役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 第6張

以後的幾周裏,巴黎的軍政高級官員乘坐飛機接踵而至,以便從納瓦爾和科尼將軍那裏瞭解法軍所要達到的目標,因爲人們普遍認爲,法國在印度支那的命運與奠邊府這片稻田息息相關。在奠邊府,人們每天都在挖掘溝壕,架設鐵絲網,埋設地雷,加固工事,給來訪貴賓留下深刻印象。納瓦爾將軍估計敵方至少要用3個整師才能包圍奠邊府。牽制住這麼多敵方部隊將對法軍計劃於元月在安南進行的戰鬥(亞特南特之戰)十分有利。萬一敵人發動大規模進攻,納瓦爾確信其防守火力足以壓制敵方進攻。奠邊府猶如“發怒的刺蝟”,將給越盟以沉重的打擊。

然而,並非所有高級軍官都如此樂觀。納瓦爾本人在表示自信的同時,也並未忽視讓科尼準備一項祕密撤退計劃,以防事態惡化。科尼對此樂於從命,因爲他本來就對防守奠邊府持保留意見。主要反對派是空軍高級將領法伊將軍,他指出,機場是守備部隊的生命線,極易遭受敵人的打擊,法軍的賭注下錯了地方。然而,炮兵司令官皮羅上校則盲目樂觀,過分自信。他認爲其反炮火計劃會有效地摧毀敵人叢林中運來的任何火炮。當問及是否還需要更多的火炮時,他回答說現有火炮已超過所需數量。結果,法軍炮兵的失利成爲法軍戰敗的原因之一。

佔領奠邊府

在佔領奠邊府谷地之後的3個月中,法軍多次出擊。12月初,法軍派出一支部隊協助萊州的泰國守備部隊撤離。另外,爲了獲取情報、騷擾敵人和破壞敵運輸線,法軍還使用各種武器對敵縱深實施猛烈襲擊。但多數襲擊和出擊均無實質性結果。由於空中補給困難或遭敵人伏擊,法軍多次失敗,損失慘重。派遣游擊隊潛入敵後也收效甚微。到1月份,奠邊府顯然已喪失了“進攻跳板”的作用。由於敵人正在收縮包圍圈,顯然企圖以全面進攻吞掉這塊“誘餌”,法軍打算增派更多的部隊、火炮以及坦克,企圖增強防禦力量,但這一切已爲時過晚。

納瓦爾和科尼不僅過份低估了武元甲可投入戰場的一線部隊的數量,而且還低估了武元甲在惡劣的地形上運輸重型武器的能力,以及進行運動戰的能力。武元甲於1953——1954年冬季採用運動戰逃脫了法國人的包圍。武元甲令所屬師、團部隊來回運動,避免任何正面激戰。他的部隊甚至可以在老撾進出自如。爲免遭敵人的猛烈攻擊,武元甲大部隊晝夜兼程,夜間行程更遠。蜿蜒的行軍縱隊逐步接近了法軍營地。越盟的每個士兵除攜帶武器外,還帶有水壺和30磅大米,此外還帶有一把挖壕用的行軍鍬。

奠邊府戰役簡介 奠邊府戰役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 第7張

3月13日做好進攻準備時,武元甲已在法軍各據點附近集結了4個步兵師和1個重型師的兵力。武元甲總共投入4.9萬人(戰役過程中又投入1萬人)對付法國守軍。法軍雖又增強了12個營的兵力,但總兵力僅爲1.32萬人,其中一線部隊不足7000人。

最使法軍震驚的是,越軍第351重型師操縱火力的技術。越軍的重型武器比法軍多2倍以上。此外,他們以驚人的能力將重武器拖上陡峭的叢林小路,必要時以捆紮樹梢的巧妙方式僞裝武器,還用人力將火炮拖運到前沿的斜坡上。他們挖掩體把火炮隱蔽定位,使其可向法軍營地的薄弱點,尤其是法軍的機構實施直瞄射擊。伊莎貝爾據點的炮火打不到它們。中部的反擊炮火也無法壓制它們。假如法軍奪取並固守高地,局勢則可能完全不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