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妻鶴子的文化典故,林逋爲什麼被稱爲梅妻鶴子

本文已影響2.97W人 

文化典故。宋代詩人林逋隱居杭州孤山時,植梅養鶴,清高自適。後作爲成語和典故,比喻隱逸生活和恬然自適的清高情態。也是中國傳統繪畫的常見題材之一。

出處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人事二》:“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遊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爲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爲驗也。”

北宋處士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子”,被傳爲千古佳話。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爲千古絕唱。典出——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人事。後比喻清高或隱居時也作:梅鶴因緣、妻梅子鶴。

典故

梅妻鶴子的文化典故,林逋爲什麼被稱爲梅妻鶴子

版本一

北宋的時候有個叫林逋的隱士,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貧寒,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但他刻苦學習,發奮上進,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可是林逋生性恬淡,對功名利祿不屑一顧,他非常厭惡社會上那種阿諛奉承、追逐名利的風氣。於是便在杭州西湖邊的一座山中隱居起來,過着清閒自在的日子。

林逋擅長詩文,他作詩的時候,不用多加思索,大筆一揮就寫好了,可是奇怪的是每次剛一寫好,他讀完後便立即撕掉。有人問他:“爲什麼不抄下來留給後人呢?”林逋說道:“我現在隱居在山中,尚且都不想以詩出名,哪裏還想過名揚後世呢?”

林逋的脾氣非常古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孩子,但是他卻特別喜愛梅花和仙鶴。他常常四處尋訪,只要遇到好的品種,不管多貴,他都會買回來。閒暇的時候,他便一個人在院子裏賞梅玩鶴。他有隻仙鶴叫“鳴皋”,每次客人來訪的時候,如果林逋不在,童子便打開籠子,“鳴皋”便會跑去給林逋報信,林逋看見“鳴皋”便回來會見客人。

周圍的人知道後,都說林逋“梅妻鶴子”。

版本二

宋朝時,臨安(今杭州)有個詩人名叫林逋。他幼年時死了父親,家境十分貧寒,但他讀書十分用功。

林逋成年後,以學識淵博聞名於世,但他不慕名利,不願爲官,在西湖旁的小孤山蓋了幾間茅屋隱居起來。雖然小孤山離臨安不遠,但他一連二十多年沒進過城。

林逋一生有三個愛好:詩、梅花和鶴。他覺得梅花高雅,傲霜鬥雪,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因此他在房前屋後,遍植梅樹,待到臘梅開放之時,陣陣花香,沁人心脾,令他十分陶醉。

而他愛鶴就像愛自己的兒子一樣。在他的家裏,養了好幾只白鶴。他常常把白鶴放出去,任它們在雲霄間翻騰盤旋,林逋就坐在屋前仰頭欣賞。白鶴飛累了,或餓了,就會再飛回來。

天長日久,白鶴和林逋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有時林逋出遊,家裏的童子將白鶴放出,白鶴在飛翔中看到林逋,就會到他的身邊盤旋,久久不肯離去。

林逋常常駕着小舟到西湖的各個寺廟去玩,而在他出遊的時候家中卻經常有客人來。林逋就給家裏的童子講好,待有客來,就把白鶴放出,讓白鶴來叫他回家。

一天,林逋正在西湖中盪舟,家裏來了兩個客人。童子開門迎客,請客人略坐片刻,說:“我叫白鶴去叫主人回來。”

說完,他喚來兩隻白鶴,說:“快去找主人,說有貴客到。”

白鶴聽了,振翅飛去。兩個客人正將信將疑,林逋划着小船回來了,兩隻白鶴也不停地在他的船邊盤旋。兩個客人見了,稱讚這兩隻白鶴是鶴仙。

其實,這倒不是白鶴有靈,而是鶴跟林逋產生了感情,喜歡追蹤林逋的足跡,如此而己。

後來,“梅妻鶴子”這一典故,用來表示隱居或清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