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魯成公是個怎樣的人?晉國又是如何對待他的?

本文已影響2.14W人 

網絡上有一種說法,說的是魯國的魯成公很多次跑到晉國去結盟,結果都是無功而返,甚至還遭到晉國人的不公正對待。晉景公死後,魯成公帶隊到晉國送喪,卻被晉國人無緣無故的留在了晉國,後人認爲魯成公丟了魯國人的臉面,史書裏就有“魯諱之”,連魯國的史官們也認爲魯成公被晉國人扣留,是一件很難啓齒的事情。那麼,魯成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多次到晉國結盟到底是不是丟臉的事情?

歷史上的魯成公是個怎樣的人?晉國又是如何對待他的?

魯成公名爲姬黑肱,是魯宣公的兒子,即位的時候還很年幼,大權掌握在季文子爲首的三桓家族手中。魯成公剛剛成爲國君的那兩年,實際上季文子與東門家族的矛盾已經甚囂塵上,季文子說:“使我殺適立庶失大援者,襄仲。”季文子以前是依附東門的,那麼在這個時候敢於說出這樣的話,就證明季文子已經準備充分了。而魯成公顯然是在季文子等人的扶持下成爲魯國國君的,東門家族衰落而後,三桓家族自然成爲魯成公可以仰仗的朝廷力量。

魯成公應該說很多方面都受到季文子等三桓家族的影響,年幼的最大問題就是導致朝政之事必須依託可以信賴的大臣,季文子驅逐東門而後,顯然三桓家族就成爲其可以依託的人選。什麼對外征戰,諸侯邦交,魯成公是不可能有什麼主動權的,因此我們看到在這些年之間魯國頻繁參與外交活動,這些活動並非是魯成公所做的決定,反而極有可能都是季文子等三桓家族在背後籌謀。

歷史上的魯成公是個怎樣的人?晉國又是如何對待他的? 第2張

當時晉國楚國的鄢陵之戰即將打響,而中原地區依附於楚國的鄭國,成爲晉國牽制南方力量的重要區域,齊國、衛國、魯國等國作爲晉國的盟友,對於晉國最大的作用就是出兵牽制鄭國,所以有“魯成公出於壞墤……公會尹武公及諸侯伐鄭……”的事情,但魯成公作爲國君,更多的朝政大事都委託於三桓家族,但魯成公顯然對三桓乃至更多朝臣都缺乏威懾力,這直接導致三桓逐漸對國君失去尊重,三桓的叔孫氏有個叔孫僑如,就跑到後宮跟成公的母親穆姜私通,還陰謀試圖從季孫、孟孫兩家中奪權。

當時的魯國已經推行初稅畝稅收制度有數年之久,國家財政逐漸充盈。但季文子這個人很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一方面大力推行初稅畝,一方面又努力凝聚三桓共識,積極發展魯國國力。季文子成爲三桓的代表人物,引領着魯國風氣,季文子是“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後來孟孫氏也緊跟季孫氏做法,崇尚儉樸,這在朝野之間贏得尊重。因此,當叔孫僑如想要搞事的時候,朝中的大臣們就爲季文子傳遞信息,叔孫僑如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季文子的耳中。

季文子對魯成公說,“你小的時候,我扶持你繼位。你長大了,我幫你去齊國娶老婆。你要和晉國齊國建交,我幫你去奔波。你現在卻想幹掉我,三歲孩童,其樂不融融?”當季文子得知宮廷變故,最有可能的就是對魯成公說出這樣的話,而魯成公不過也就十幾二十歲,根本沒辦法與季文子等家族對抗,重要的是與季氏交好的孟孫氏,恰好是負責守護宮城的,如果兩家同盟,再與叔孫氏達成共識,那麼魯成公的命運將堪憂。對於魯成公而言,保持三桓之間的矛盾,或許不是壞事情。

歷史上的魯成公是個怎樣的人?晉國又是如何對待他的? 第3張

“穆姜送公,而使逐二子。公以晉難告,曰:請反而聽命……公待之於壞墤,申宮、警備、設守,而後行,是以後。使孟獻子守於宮……姜又命公如初。公又申守而行”,魯成公的這兩次帶兵征戰,都是對後宮做了嚴密部署而後,才離開都城,這顯然是謹慎的做法,其間若非季孫氏和孟孫氏的支持,魯成公這樣的部署也不過是形同虛設,“孟獻子守於宮”,守的不只是宮城,孟獻子其實是在守魯成公的一種擔憂,即是叔孫僑如如果不搞事,反而魯成公還不省心了。

“夏,公如晉。晉侯見公……晉人執季文子於苕丘”,在晉國人的眼中,魯成公不過是小國國君,即便是周天子的嫡系王國,但若在軍事力量上根本不可能與晉國對抗,所以晉國人對魯國是不夠尊敬的,能拘留權臣,也能拘留國君,這也是魯成公很多時候會產生背叛晉國而親近楚國的原因,但聰明的季文子就算被晉國人囚禁過,仍然還是認爲魯國作爲中原之國,與晉國系出同源,還是應該與晉國同盟,不應親近楚國。這也可能就是魯國人的一種尊嚴所在,即延續着周人的天朝上國思想,就算國力衰弱,依然尊崇中原思想。

後來的人們認爲魯成公兩次去晉國,遭到不公對待,是很丟臉的事情,可是在魯成公乃至三桓家族們看來,晉國是盟主,更是親戚之國,內部矛盾而已,不是紛爭,不丟臉。就是想要幹掉季孫氏、孟孫氏的叔孫僑如,想要尋求的國外力量,也只是晉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