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六科給事中官品只有七品 但在朝廷上的威望和權力卻很大

本文已影響5.27K人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對明朝各大機構進行了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三大最高權力機構(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全部被裁撤,原先隸屬於中書省的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直接置於皇帝監管之下,成爲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各部置尚書(正二品)一人,總管本部政務,下有左右侍郎(正三品)各一人,爲尚書之副。

明朝六科給事中官品只有七品 但在朝廷上的威望和權力卻很大

除了六部之外,明朝還有個與六部名稱相對於的機構,那就是六科(吏科、戶科、禮科、兵科、刑科、工科)。六部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許多人就會想當然的以爲六科應該是六部的下屬機構,而事實上,六科與六部不存在任何組織關係。

六科屬於監察機構,但它既不從屬於六部,也不從屬於都察院(全國最高監察機構),而是完全獨立的機構。六科中的每科設一名給事中(正七品),下有左右給事中(從七品)各一人,以及一般的給事中四至八人。

明朝六科給事中官品只有七品 但在朝廷上的威望和權力卻很大 第2張

雖然給事中的品級很低,但在朝廷上的威望和權力卻很大,即便是像尚書、侍郎這樣的高官,對待給事中也往往畢恭畢敬,不會拿他們當普通小官來看待。給事中的影響主要來自於他們控制着朝廷文件的往來,每科專門負責監督與其對應的部的文件,比如兵科給事中負責監督兵部的文件往來。通過通政司或是通過由宦官任職的文書房呈給皇帝的奏摺都有副本供給事中參閱。當皇帝批覆這些奏摺後,會將奏摺交給相應的給事中,再由他們轉而知照相關的各部。六科保存諭旨送交的記錄,並視情況決定各部必須回覆的最後期限。在這一整套流程中,給事中隨時可以行使封駁、科參的特權,否決皇帝的奏摺、諭旨,或是各部的報告,理由是它不合規定的格式,或是內容不明智。

明末大儒顧炎武在他的著作《日知錄》裏這樣寫道:“明代雖罷門下省長官,而獨存六科給事中,以掌封駁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給事中駁正到部,謂之科參。六部之官無敢抗科參而自行者,故給事中之品卑而權特重。”從這段話中就可以看出給事中這個七品官在朝廷中的地位有多牛,連六部尚書這樣的正二品大官看到他們也是心裏發毛。

明朝六科給事中官品只有七品 但在朝廷上的威望和權力卻很大 第3張

當然,給事中的主要職責是編排和斟酌他們認爲不合適或是不合規的文件。如果該文件經過皇帝或是上奏者仔細思考,給事中一般不會堅持對這些文件施加影響。

此外,六科給事中也有權參加對國家大事的討論。如果他們認爲朝廷制定的政策在某些方面不合理,往往會直接提出意見,或是會與都察院御史合作,以羣體的方式共同對朝廷施加壓力。因此,六科給事中雖然品級很低,但其政治地位極爲突出,對朝廷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