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爲什麼不殺朱祁鎮?是因爲兄弟情深嗎?

本文已影響6.4K人 

朱祁鈺爲什麼不殺朱祁鎮?是因爲兄弟情深嗎?這其中主要有2個原因:一方面,從法理上來說,朱祁鎮是明朝的“太上皇”,不是罪人。朱祁鈺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也是打着“保護”的名義來的,不能公然判刑定罪。其次,朱祁鎮犯下的罪過太大,基本是沒能力翻盤的。

你當然會說:既然如此,那就給他定個罪名,不就行了?這更不可能了。在那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社會裏,怎麼可以給君上定罪?如果皇帝可以給太上皇定罪,那是不是大臣也可以給皇帝定罪了?朱祁鈺會帶這個頭嗎?

你當然又會說:不定罪,也可以暗殺,歷史上莫名其妙死去的皇帝還少嗎?這在別的時代是可以的,但是在明朝這個時期是不行的。因爲“普天之下”、萬衆矚目,誰都考慮過這個可能。一旦朱祁鎮不明不白死了,誰都會懷疑到朱祁鈺身上去。

說到這裏,你又會說了:爲什麼怕人懷疑、怕人說閒話呢?只要朱祁鈺下定決心、排除萬難,還怕幾句閒話?

這就說到根本了。如果朱祁鈺真是大權在握、穩固地掌握了朝局,他自然可以殺掉朱祁鎮,不在乎人言物議。可是,他真的做到“大權在握”了嗎?

朱祁鈺是朱祁鎮的異母兄弟,在朱祁鎮繼位後才被封爲郕王。不是他爹不給他封王,而是年紀實在太小:他爹去世他才八歲(虛歲)而已。

朱祁鈺爲什麼不殺朱祁鎮?是因爲兄弟情深嗎?

土木堡之變的時候,朱祁鈺也只是一個二十二歲的青年,爲穩定朝政而被擁立爲帝。在北京保衛戰中,他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作用。

當然,年齡不是全部。朱祁鎮自己,也只比弟弟大一歲而已。可是朱祁鎮從小就是被當作皇帝來培養的,九歲登基,更加嚴格要求、處處規範,完全把他往統治者、最高領導人的框框裏套。

朱祁鈺呢,從小就是被當成親王來培養對待的。繼位之前,朱祁鈺根本沒有想過取兄長而代之,也沒有刻意培植個人勢力;“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更多地也是順應時局,沒有能力、也沒有勇氣主動做出重大決定;在北京保衛戰勝利結束之後,他坐穩了皇位,纔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甚至想改立自己的兒子爲太子,他也只能採用向大臣行賄這麼可笑又可憐的方式。

除了朝臣,還有太后。當朝太后孫太后,是朱祁鎮的生母,是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在朝臣中也有相當的影響力。如果朱祁鈺想殺朱祁鎮,也得考慮一下孫太后的反應。

朱祁鈺爲什麼不殺朱祁鎮?是因爲兄弟情深嗎? 第2張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當了八年皇帝,朱祁鈺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大權在握”。

因爲沒有完全掌握朝政,他做起事來不免畏手畏腳、進退兩難。殺掉朱祁鎮的念頭,在他腦海裏一定轉過千遍萬遍,可是最終還是不敢。

反之,只要朱祁鈺自己不出事,朱祁鎮就翻不了天:一個是力挽狂瀾(雖然只是名義上)的現任皇帝,一個是寵幸太監、冒險親征、把帝國帶到巨大危險中的過期皇帝。這實力對比,也太懸殊了吧?

朱祁鈺爲什麼不殺朱祁鎮?是因爲兄弟情深嗎? 第3張

朱祁鈺不敢、也沒必要殺掉朱祁鎮。或者說,殺掉朱祁鎮要承擔的危險、要付出的代價太大,朱祁鈺不敢承擔、不敢付出。倒不如就這麼按部就班,留着一個並不太大的威脅,派人嚴加看守,也就可以放心了。

要不是朱祁鈺先死了唯一的兒子、後來自己病入膏肓、危在旦夕,朱祁鎮根本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朱祁鈺又不是先知,他怎麼知道自己會無子早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