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推翻秦朝之後 項羽爲什麼不稱帝而是分封天下

本文已影響7.78K人 

還不知道:項羽在滅亡秦朝後,爲何不稱皇帝,而要恢復古制分封天下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秦朝末年,滅亡秦朝的主要是兩支力量,一支是在鉅鹿之戰中消失了秦軍主力,而以項羽爲首的諸侯聯軍,另一支是以劉邦爲首的起義軍,是第一個以武力打進關中滅亡秦朝中央政府的起義軍,算是劉邦的獨立力量,那爲什麼最後分封天下的是項羽呢?

之所以最後分封天下的人是項羽,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爲項羽是所有起義軍中軍事力量最強大的,亂世之中,反秦起義軍中比較大的少說也有一兩十支隊伍,其中不乏英雄豪傑之類的人物,這些人憑什麼聽從項羽的呢?就是因爲項羽力量最大,實力最強,戰功最大。

鉅鹿之戰,項羽直屬的手下只有5萬人,項羽靠着5萬人在其他所有反秦義軍坐壁上觀的時候發動攻擊,一舉切斷了秦軍糧道,然後阻斷了包圍鉅鹿城的秦軍與章邯所部的聯繫,四十萬秦軍被分割開來,然後項羽攻擊包圍鉅鹿城的秦軍,由於斷糧,秦軍被項羽軍打得大敗,然後那些坐壁上觀的反秦義軍才加入戰爭。

項羽推翻秦朝之後 項羽爲什麼不稱帝而是分封天下

項羽

鉅鹿之戰是項羽主動發起並領導的,一舉摧毀了秦軍主力,王離的20萬人被擊敗全軍覆沒,章邯的20萬人全部投降了項羽,這是巨大的勝利,一戰打掉了秦軍主力,秦朝的戰爭機器徹底被摧毀,這是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而劉邦進入關中,只是逼降了一個沒有多少軍隊的政府,算起項羽的功勞比劉邦的功勞大。

一定要注意這個因果關係,是因爲項羽在當時是整個天下反秦義軍中實力最強的一支,所以是項羽來分封天下,像劉邦這樣擁兵十萬的諸侯都不敢跟項羽正面交鋒,還得乖乖地到鴻門宴請罪示弱,就是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得罪項羽,連劉邦都不敢得罪項羽,那麼其他諸侯就更加不敢得罪了。

所以,在秦朝滅亡後,項羽開始分封天下,他一共分封了18路諸侯,另外還分封了自己爲西楚霸王,還分封了楚懷王爲義帝。那麼問題來了,項羽爲什麼不稱皇帝,而是要分封呢?

首先,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分封是不可能的。秦朝滅亡後,整個天下出現了權力真空,雖然各地起義軍聯合起來滅亡了秦朝,但是,接下來重新進行天下土地的分封勢在必得,因爲即使項羽不分封,那些依靠反秦戰爭壯大起來的勢力實際上已經自立了,比如說魏王魏豹,他就是佔據了戰國時期魏國的地盤而復國的,再比如說韓王韓成同樣是佔據了戰國時期韓國的地盤復國了。

如果項羽不分封,這些人還不是一樣會佔據那些土地,並且絕對不可能把自己的土地交出去的,除非你用軍事實力滅了他,所以秦朝滅亡之後,整個天下已經依靠各方勢力在反秦戰爭中的實力分出了勢力範圍,項羽所謂的分封只不過是順水推舟,賣給人情而已。

但是,有三個人的分封是特殊情況,一個是劉邦,一個是項羽自己,還有一個就是楚懷王。

劉邦作爲第一個進入關中的諸侯,按照楚懷王的約定,他應該是關中王,但是項羽不願意給劉邦關中王的稱號,原因是擔心劉邦勢力坐大,會影響自己的勢力,所以項羽排擠劉邦,把他封到偏遠的巴蜀之地和漢中做漢中王,然後又分封秦朝的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降將在關中看着劉邦,這是劉邦防範的一種做法,項羽利用了分封來打擊政敵劉邦。

項羽推翻秦朝之後 項羽爲什麼不稱帝而是分封天下 第2張

項羽分封圖

第二個特殊情況就是項羽本人,他自封爲西楚霸王,霸王是春秋時期的產物,可以理解爲諸侯之長,項羽一口氣分封了18個王,而把自己分封了西楚霸王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比其他王要高一級,其他諸侯是王,項羽是霸王,項羽這麼分封背後是有原因,下面會繼續分析。

第三個特殊情況就是楚懷王,按照名義來說,項羽是楚懷王的臣子,楚懷王是項羽的君主,現在倒過來了,項羽作爲臣子來分封君主,本來就是一件僭越的事,此外,項羽分封楚懷王爲義帝是有含義的,什麼叫義帝?就是假皇帝的意思,楚懷王如果是假皇帝,那麼真皇帝是誰?

真皇帝當然是項羽,所以我認爲項羽不是不想當皇帝,只是時機沒有成熟,項羽本來就是想當皇帝的,只不過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分封天下。

不要把項羽想象得成一個武夫,實際上他是有頭腦的,你看看項羽的分封就能明白,項羽的分封有兩個目的,一是順水推舟,賣了個人情給18路諸侯,二是利用分封打擊異己。

項羽推翻秦朝之後 項羽爲什麼不稱帝而是分封天下 第3張

項羽與劉邦

第一個目的很明顯就不解釋了,重點解釋一下第二個目的,項羽利用分封打擊異己,首當其中就是劉邦,原本可以當關中王的劉邦,被封了漢中王,一字之差 ,實力差遠了,原來複國的東方六國除楚國之外全部被項羽所打擊。

比如說齊國最強的田榮,項羽不分封,卻在齊地分封了三個王出來,分別是膠東王、濟北王、齊王,而這是項羽分封的,當然也算項羽的勢力,他的目的就是把齊國搞亂,田榮是齊國最強的勢力,項羽不分封,這不擺明了讓田榮出來作亂,然後另三個齊王就會與田榮衝突,受益的就是項羽,這是齊國。

再說趙國,趙王原本是趙歇,卻被項羽分封到代地爲代王,然後把趙國分了一部分土地出來給張耳,讓張耳當常山王,這不是把趙國分而治之嗎,削弱了趙國的實力,還有燕國,項羽把原來的燕王韓廣封爲遼東王,把原來燕王的部將臧荼封爲燕王,燕國也被一分爲二削弱了。

楚懷王被項羽封爲義帝

對於韓國,項羽直接扣留了韓國王成,之後又殺了他,還把原韓國一部分土地分封給張耳的部將申陽,封他爲河南王,韓國也被削弱,最後一個魏王魏豹分封的土地不及戰國時期魏國的一半,所以就能看到齊國、趙國、燕國、韓國、魏國全部被項羽削弱分而治之,而項羽本人而佔據了天下最富庶的土地,這不就是利用分封打擊異己嗎?

第二步:消滅異己。

那項羽打擊異己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是爲了接下來消滅這些不服從的勢力,在滅亡秦朝之後,雖然項羽是天下共主,其他諸侯臣服於項羽,但那不過是表面上的,當時所謂的十八路諸侯都是心懷鬼胎,爲了自己的利益而觀望,項羽先利用分封穩定人心,然後哪些人臣服項羽,哪些人對項羽不滿,通過分封就能看出。

那些對項羽不滿的勢力,在分封之初項羽是不能動手的,包括在鴻門宴上對待劉邦也是如此,如果項羽滅了劉邦,十八路諸侯立刻明白這是項羽要開始卸磨殺驢了,就會聯合起來對付項羽,到時候項羽就難以對付,項羽身邊可是有一個政治高手范增,雖然兩人在殺劉邦的事上產生分歧,但項羽的分封明顯有很強的政治目的。

項羽推翻秦朝之後 項羽爲什麼不稱帝而是分封天下 第4張

項羽和范增

通過分封,項羽就是要把那些不服從的勢力揪出來消滅,讓不服從的勢力主動造反,這樣項羽就能明正言順消滅了這些勢力,比如田榮造反後,項羽馬上攻入齊地,消滅了田榮,只是項羽過於殘暴,如果只殺田榮,赦免其他人,齊地就能很快平定,項羽就是這樣來消滅異己的。

第三步:正式稱帝。

等把不服從的勢力一個一個消滅了,不讓他們聯合在一起,項羽最後就能稱帝了,項羽可以不稱皇帝,但他可以稱帝或者稱皇,李斯等大臣當年不是向秦始皇建議泰皇最尊貴嗎,但秦始皇沒選,項羽完全可以不用跟秦始皇一樣的皇帝稱號,但最終的目的就是統一天下稱帝或者稱皇。

但這一切都要等到消滅異己之後才能實行,如果消滅秦國就稱皇帝,所謂的十八路諸侯是不會服從的,人人都想着分封一塊土地,成爲新的貴族,項羽在秦朝之後,只能順應潮流,先分封,再消滅,最後稱帝,這個過程是沒有錯的,可惜的是項羽實在缺乏政治頭腦,並且沒有消滅劉邦。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