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濠之亂怎麼讀 宸濠之亂後的王陽明

本文已影響4.59K人 

宸濠之亂,又稱寧王之亂,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的叛亂。

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野心勃勃的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叛亂,欲取國都南京。心思縝密的朱元璋,起初分封藩王以衛社稷的美好遠景,在被“靖難之役”粉碎後,竟然又有效法者。

寧王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世孫,據《明史》記載,朱宸濠行爲輕佻卻善於掩飾自己,可見他心機頗深。平時,寧王經常欺壓百姓,魚肉鄉民,但每每到了皇帝面前,卻能總能做出一副好人面孔,並善於逢迎,總能討得皇上歡心。於是明武宗對他那些越軌不法之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宸濠之亂怎麼讀 宸濠之亂後的王陽明

  明武宗朱厚照

不過皇帝的一再包庇,並沒有換來寧王感激,反而助長了他囂張氣焰。漸漸地,寧王甚至萌生異心,想要推翻武宗,自己做皇帝。爲達目的,朱宸濠甚至先後收買大太監劉瑾、佞臣錢寧、伶人臧賢等皇帝身邊的紅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有朝臣上奏稱寧王有謀逆之心,但由於錢寧、臧賢等多方的庇護而使明武宗沒有深究,最後不了了之。此後,許多被朱宸濠賄賂過的奸臣,暗地裏幫寧王打點關係,對明武宗陽奉陰違,甚至將寧王有意造反的奏摺悄悄藏匿起來。朝廷中,但凡有反對寧王或者彈劾寧王的官員,等待他們的結果往往是寧王殘酷的打擊報復。

朝堂之下,寧王更是招兵買馬,廣募謀士,並和土匪串通一氣,蓄養亡命之徒,將這些盜匪當做自己的私人部隊,用於搶奪錢財,壯大勢力。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謀士當中還有“風流才子”唐伯虎。起初唐伯虎以爲寧王府是他施展政治抱負的舞臺,沒想到寧王是準備謀反,上了賊船。得知實情後,唐伯虎靠着裝瘋賣傻,才得以被寧王放還。

做好準備的寧王並沒有急於發動叛亂。想要推翻當皇帝,找個能讓天下信服的理由極爲重要,對此,心機深沉的朱宸濠早已想好辦法。當時明武宗無子,且不常寵幸妃子,朝臣皆認爲武宗將來會無子而終。鑑於此,寧王想到一個妙計,即讓自己的兒子入嗣武宗,成爲太子。這樣做,一方面,武宗可以“喜當爹”,不用害怕將來後繼無人;另一方面,寧王等自己的親兒子成了太子,有朝一日自己再登帝位豈不就名正言順了嗎。

但沒等到寧王用兒子奪江山的計劃得逞,正德十四年(1519年),御史蕭淮上疏揭發寧王招納亡命之徒,有謀反之心。明武宗雖然沒有嚴懲寧王,但也已經有所警覺,下旨命寧王改過自新。寧王見狀,明白皇上不會再被矇蔽下去,索性起兵造反。

恰逢此時,武宗想要遊歷江南,寧王爲了師出有名,指斥朝廷,責罵武宗荒淫無道,又謊稱自己有太后密旨,奉太后之令起兵入朝。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七月,寧王朱宸濠率兵出江西,攻取安慶,直逼南京。贛南巡撫王守仁得到寧王叛亂的消息,立即與伍文定等地方官員出兵征討叛軍。

王守仁的疑兵之計讓叛軍不敢輕舉妄動,他在寧王窺視南京卻又猶豫不決的時候發兵攻打南昌。朱宸濠無奈回師南昌,卻遭到南北兩面夾擊,首戰大敗。其後明軍採用火攻的計策,再次大敗叛軍,寧王被俘。至此,寧王辛苦籌謀多年的叛亂,僅維持43天就被平定了。

宸濠之亂怎麼讀 宸濠之亂後的王陽明 第2張

  王守仁

在朱宸濠被俘後的一段時間內,沒有收到王守仁的捷報的武宗,在旁人慫恿下,決定御駕親征,以顯帝王威嚴。出行後,才得知寧王早已被俘,但明武宗仍一意孤行,還要繼續御駕親征,卻又不肯受俘。正德十五年(1520年),王守仁不得已將寧王獻給明武宗,名曰“獻俘”,並且絕口不提自己的功績,把功勞都歸於明武宗,武宗這才准奏受俘。

歸途中,明武宗又突發奇想將寧王朱宸濠放回鄱陽湖一帶,再由自己親手捉回來,身邊大臣哭笑不得,幾次勸誡後,武宗纔打消這個念頭。但武宗並沒有就此作罷,而是除去寧王枷鎖,釋放在軍隊的重重包圍中,擊鼓而後擒之,重新給他戴上鐐銬,列於陣仗之前,作凱旋狀而歸。

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月,武宗班師回朝,並在同年十二月下令處死寧王,寧王府也被廢除。內應錢寧、臧賢等人被逮捕下獄,抄沒家產。

平定寧王叛亂雖穩定了社會秩序,但也給江南地區帶來了災難。武宗的南下親征,勞民傷財,導致民怨沸騰,農民起義不斷。武宗也在這場名爲南征的歸途中患病,不久後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駕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