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正卿季文子生平簡介 季文子是怎麼死的

本文已影響2.93W人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孫行父。春秋時期魯國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執政。姬姓,季氏,諡文,史稱“季文子”。

季孫行父之“孫”爲尊稱,“季孫”並不是氏稱,“季孫某”僅限於對宗主的稱謂,宗族一般成員只能稱“季某”。故季孫行父爲季氏,而非季孫氏。

其祖父是魯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稱“季友”,季友輔佐魯僖公執政多年,諡成,史稱“成季”。成季有子無佚,無佚生行父。季孫行父爲人謹小慎微,克儉持家,執掌魯國朝政三十多年,厲行節儉,開一代儉樸風氣;開初稅畝,促進魯國的改革發展。

季孫行父上承其祖成季之遺風,下啓以季氏爲首的三桓政治。正因爲他的努力,魯國三桓才得以順利成長,從而成爲日後凌駕於魯君之上的強勢卿家。

魯國正卿季文子生平簡介 季文子是怎麼死的

季文子生平簡介

生平簡介

季文子從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在魯國執國政33年,輔佐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三代君主。爲穩定魯國政局,曾驅逐公孫歸父出境。他執掌着魯國朝政和財富,大權在握,一心安社稷。忠貞守節,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史記·魯世家》記載:季文子當政時,“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以此來收攬人心,並招納人才,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國語·魯語》說:季文子身居位高權重的魯國上卿大夫,掌握國政和統兵之權,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穿綢緞衣裳;他家裏的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獻子的兒子仲孫很瞧不起季文子這種做法,於是就問季文子:“你身爲魯國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的馬匹不用粟米飼養。難道你不怕國中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魯國的聲譽嗎?”季文子回答:“我當然也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我看到國內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我不能讓全國父老姐妹粗飯破衣,而我家裏的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着飲食。我只聽說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最大的榮譽,沒聽說過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孟獻子聞知,怒而將兒子仲孫幽禁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孫,改過前非,亦仿而學之。消息不脛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導下,魯國朝野出現了儉樸的風氣,併爲後世所傳頌。

蘭陵文峯山

鄫國(今山東省蘭陵縣向城西北)城西有一連綿的山麓,供奉着鄫國人世代拜謁的神廟,此山時稱神峯山,山麓以北便是羣山連綿的季氏封地費邑。神峯山揹負魯國羣山,面向魯南平原,遙望魯國次室,山上清泉長流,山前泇水環繞,是一風水寶地。鄫國人爲了表示歸屬魯國的誠心,鄫太子巫便將季文子靈柩迎往神峯山安葬,並將神峯山命名爲魯卿山,以此表明鄫國已正式成爲魯國的附屬國。魯襄公授予行父的諡號爲“文”,後人又稱魯卿山爲文峯山,在其墓地前建立季文子廟,並將文峯山東鄫城西面的泇河支流河叫季文子河。文峯山號稱“魯南小泰山”,具體位置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文峯山景區主要景點有季文子墓、季文子廟、文峯積雪、文峯祠、千年銀杏樹、魯南革命烈士陵園等。

季文子是怎麼死的

季孫氏爲魯國正卿。季文子死後,季孫氏傳到第四代人,季文子之子季孫宿(季武子)執政,從繼其父而

共33年(前568-前535年)。其後來是第五代∶季悼子(季孫紇),未立爲卿而卒,從繼其父而立至卒共5年(前535年-前530年);第六代∶季平子(季孫意如),從繼其父而立至卒共25年(前530年-前505年);第七代∶季恆子(季孫斯),從繼其父而立至卒共13年(前505年-前492年);第八代∶季康子(季孫肥),從繼其父而立至卒共24年(前492年-前468年)。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