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諸葛亮越強大,蜀漢內部的發展就愈加畸形?

本文已影響2.06W人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諸葛亮的強大,恰恰是蜀漢最大的軟肋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其一,對魏國邊境將領而言,諸葛亮固然軍事能力超羣,但恰因如此,魏國將領們不約而同的把抵禦諸葛亮作爲了他們的表演舞臺,能夠戰勝諸葛亮的,自然可喜可賀功成名就,即使與諸葛鬥敗了,也是勇氣可嘉雖敗猶榮,在這種情況下,魏國境內幾乎形成了“打諸葛不用動員”的良好氛圍,導致諸葛亮一路碰到的任何一個對手都會死戰不降,畢竟,贏了諸葛就能揚名立萬,敗給諸葛乃是兵家常事,何樂而不爲?只要不投降,不論結果如何都算是英雄好漢,這樣一來,諸葛亮北伐註定寸步難行!

爲何諸葛亮越強大,蜀漢內部的發展就愈加畸形?

其二,對魏國高層而言,恰恰是因爲諸葛亮這一境外強敵的存在,魏國高層才能夠始終做到“擱置爭議,一致對外”,魏國高層一度將司馬懿削權罷官,但此時諸葛亮叩關告急,魏國無奈再度啓用司馬懿,曹氏氏族和司馬氏族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暫告一段落,曹氏政權後來多次想對司馬懿動手,但正因攝於諸葛亮的強大威脅,所以對司馬懿一忍再忍,直至司馬懿在軍中地位難以撼動,成爲諸葛亮北伐路上不可逾越的巨石。在這一點,想想曹操伐烏桓時,郭嘉的計策吧:“若以兵擊之,其必併力迎敵;若緩之,其必自相圖”。由此看來,正因爲諸葛亮屢屢親征北伐,反而在最大程度上緩和了魏國高層的內部矛盾。

其三,對蜀漢將領而言,諸葛亮自身神一樣的軍事能力品牌,對於蜀漢自己人也是壓力山大一樣的存在,在他手下當差更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戰爭如果打贏了,那是因爲諸葛亮運籌帷幄神機妙算,戰爭如果打輸了,那是因爲馬謖無能,那是因爲魏延抗命,那是因爲運糧官失職……總之神一樣的諸葛丞相是萬萬不會錯的,你想啊,在這種情況下,哪個下屬能夠激發出強烈的主觀能動性呢,最明智的做法無非就是領導讓幹啥咱就幹啥,做一個沒有思想的工具人就行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啊,唯一一個有主觀能動性的將領是誰?是魏延!結果呢,魏延素來不被蜀漢陣營待見,甚至諸葛亮臨走都要拉着他黃泉好做伴。

爲何諸葛亮越強大,蜀漢內部的發展就愈加畸形? 第2張

其四,對蜀漢內部而言,諸葛亮常年在外征戰,身先士卒,事必躬親,其本意是好的,但這無形中將蜀漢的國家結構引入畸形,諸葛亮作爲蜀漢實際上的權力一把手兼任精神教父,他在哪裏,蜀漢的人才和資源自然就流向哪裏,既然諸葛亮常年在北伐前線,那人才和資源自然都涌入了北伐前線,結果必然導致劉禪朝堂上的人才凋零,既然諸葛亮重點在軍事,那蜀漢的資源必然都向軍事方面靠攏,經濟方面自然就不被重視,而經濟纔是一個國家立足發展的根基,長此以往,蜀漢內部的發展愈加畸形,後期則完全成爲了一個窮兵黷武的國家,益州也從剛開始時的“沃野千里”淪落到到後來的“益州疲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