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薛萬徹、謝叔方、馮立三人是什麼結局?

本文已影響1.29W人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不知道沒關係,本站小編告訴你。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爲爭奪帝位,發動“玄武門事變”,殺掉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交出權力。

事變成功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全部被殺,他們以前的那些心腹部下卻大多或主動、或被迫,向李世民投降,從而成爲貞觀時期的臣子。

這不能說李建成、李元吉的那些心腹部下們不夠忠心,畢竟,“玄武門事變”說到底是兄弟之爭,是內部矛盾,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鬥爭,也不是和異族之間的鬥爭。

因此,在結果出來後,沒有那麼多願意死難的烈士,基本上都在大局已定後,就放下刀槍。

“玄武門事變”時,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心腹部下中,最出力的主要有三個人,都是武將,分別是薛萬徹、謝叔方、馮立。

事變發生時,他們三人率東宮及齊王府護衛猛攻玄武門,試圖殺進皇宮救主。

謝叔方、馮立聯手幹掉了李世民麾下大將敬君弘、呂世衡,“叔方率府兵與馮立合軍,拒戰於北闕下,殺敬君弘、呂世衡。”

薛萬徹甚至差一點掏了李世民的老巢,讓秦王府護衛驚出了一身冷汗,“鼓譟欲入秦府,將士大懼。”

有他們三人在外,如果李建成和李元吉能在皇宮內多堅持一點點時間,勝的未必就是李世民。

事變結束後,他們先是逃跑,後來又都投歸了李世民,但三人在李世民帳下的待遇卻不盡相同。

薛萬徹獲得了李世民的重用,隨唐軍平突厥、徵高句麗,成爲了貞觀朝的名將,入則爲右武衛大將軍,出則爲行軍大總管,爵至武安郡公,還娶了李世民的妹妹,進身皇親國戚之列。

謝叔方和馮立就差多了,馮立被任命爲廣州都督,後死於任上,謝叔方歷任西州刺史、伊州刺史(均在今新疆自治區境內)、洪州都督(今江西南昌)、廣州都督。

從上述謝叔方和馮立任職的位置就能知道,這兩人是被髮配了,去的全是邊疆窮苦之地。

玄武門之變後,薛萬徹、謝叔方、馮立三人是什麼結局?

謝叔方和馮立的本事未必就比薛萬徹差,李世民也未必就真的小肚雞腸,可爲何薛萬徹能獲得重用,謝叔方和馮立卻只能苦熬戍邊,不能回朝任職?

其實,這跟唐朝的政治生態關係很大,說到底,還是這哥倆關係和背景不夠深厚,拖了在官場上的後腿。

隋、唐時期,在政治生態上佔據頂層地位的是世家門閥,世家門閥中,又以關中世家和山東世家爲主導。

初唐時,當官能否出頭,在官場能否少些敵對,要看是否出身關中世家和山東世家,或得到這兩者之一的賞識,像寒門宰相馬周那樣的情況是少之又少。

李世民麾下的很多親信臣子,本身不出自這些世家大族,但他們娶妻,卻都是主動求娶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

如房玄齡的妻子姓盧(范陽盧氏),程咬金的妻子姓崔(清河崔氏),就是這種渴求和世家大族結親的體現。

以薛萬徹、謝叔方、馮立三人之間互相比較的話,只有薛萬徹在當時是出身有實力的世家大族。

在《舊唐書·薛萬徹傳》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萬徹與數十騎亡於終南山。太宗累遣使諭意,萬徹釋仗而來。”

薛萬徹在事變之後,逃進山中,李世民還專門派人去招他出山,而對於謝叔方和馮立,就無此舉動,可見,李世民對薛萬徹的重視。

薛萬徹出身將門世家,還屬關西六大姓之一的河東薛氏一族,其祖、父在隋朝時,都是高官顯爵,薛家是標準的世家門閥,這個出身就值得李世民拉攏。

並且,薛萬徹的兄長薛萬均本就在李世民的帳下爲官,薛家早在李建成和李世民身上分別都下了賭注,這也是當時的世家門閥的通行之道。

有這樣的關係和背景,薛萬徹當然能獲得李世民的重用,李世民用的不僅僅是薛萬徹,還是在用河東薛氏.

反觀謝叔方和馮立,他們的關係和背景就沒那麼深厚。

謝叔方背後的家族其實也很有名,據說是陳郡謝氏一脈,祖上在東晉時期也闊氣過,當時是江南頂級門閥之一,但到唐朝時,謝家已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如謝家這樣的江南世家在唐初不但沒落了,還不受朝堂上佔主流的北方世家們待見,沒什麼人願意接納和提拔他們。

所以,謝叔方當時入朝堂,都只能投在齊王李元吉帳下,“初從齊王李元吉征討,數有戰功”,真正爭奪皇位的兩位,李建成和李世民根本就看不上他。

馮立倒是關中人,但是也沒有深厚的關係和背景,有記載說他是北燕昭成帝馮弘,以及北魏外戚大臣、京兆郡公馮熙(祖籍在河北)的後人,不過這個說法存疑。

即使是這一支馮氏出身,在初唐時也沒落了,比如貞觀時期,馮家有個叫馮羽的,還需要長孫無忌舉薦,才得以入朝爲官。

馮羽爲唐朝辛苦幾十年,也就做到從四品的宗正少卿(退休時,朝廷看他年紀大,爲褒獎,才賜了個戶部尚書)。

玄武門之變後,薛萬徹、謝叔方、馮立三人是什麼結局? 第2張

可見,馮氏在初唐時,也不是能影響到朝堂格局的大家族,何況馮立是否是這一支馮氏出身還有待考證。

家族沒落,也沒有能跟關中世家及山東世家攀上關係的可能,又不像薛萬徹那樣,有個兄長薛萬均可以在李世民身邊說情,謝叔方和馮立即使有才幹,也只能被髮配使用。

除他們外,在李建成麾下的親信臣子中,有關係和背景的,基本上都獲得了重用。

比如,早在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因楊文幹事件被髮配在外的王珪和韋挺,因爲分別出身太原王氏和京兆韋氏,都被李世民主動召回,並予以重用。

再比如李建成麾下最著名的臣子魏徵,本身出自寒門,可他的妻子姓裴(疑出身河東裴氏),且魏徵在瓦崗寨混過,跟程咬金、秦瓊、李勣等瓦崗出身的李世民心腹將領有香火情。

顯然,魏徵的關係網也足夠用,他要是跟謝叔方和馮立那樣毫無關係和背景,李世民未必會看上他。

由上述李建成的親信部下們轉投李世民之後,所受的待遇,可以知道,雖然李世民在位期間,一直想打壓世家門閥,也曾洋洋自得的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還大力提拔過馬周這樣的寒門士子。

可在實際用人上,李世民也受制於出身、關係和背景,並不能隨心所欲,或者說,李世民本身也有那麼一點點門戶之間。

這或許不是李世民的主觀意願,是當時的政治生態決定的,像謝叔方和馮立這樣的,有忠心且有才幹的將領,只能委屈在邊境貧困之地爲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