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通寶在中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着怎樣的意義?

本文已影響1.32W人 

唐朝之前,貨幣以半兩錢、五銖錢爲主,形狀爲外圓內方樣式。直到唐朝時,唐高祖爲整治混亂的貨幣,就廢隋錢,仿造漢朝五銖錢那樣鑄造了一種銅質貨幣,名爲“開元通寶”。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開元通寶在中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着怎樣的意義?

《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銖錢。武德四年(公元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看到這裏,大家是不是覺得“開元”這兩個字十分熟悉,沒錯,這兩個字正是締造了唐朝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雖說字都是一樣的,但開元通寶的“開元”卻與唐玄宗李隆基沒有任何關係,只能說是巧合罷了。

開元通寶於唐朝初年鑄造而成,由當時的著名書法家歐陽詢親自題字,而且還是繁體字的形式——“開元通寳”,其特點:文字莊重、雋秀、挺拔,時稱其工。那麼開元通寶在中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究竟有着怎樣的意義呢?

開元通寶在中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着怎樣的意義?

可以說開元通寶在貨幣發展史上具有着里程碑一樣的地位,同時還對後世王朝以及周邊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

首先,開元通寶的出現結束了自秦以來流通了八百多年的銖兩貨幣,從此,歷朝歷代的貨幣多以通寶、元寶相稱,而且都是外圓內方的樣式。

其次,開元通寶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種不以重量爲計量單位的貨幣,而是通過官方規定一枚銅錢值多少錢就值多少,宋朝的紙幣“交子”之所以能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爲開元通寶開了先河。從此以後,錢幣的價值由官方決定。

開元通寶在中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着怎樣的意義? 第2張

以五銖錢爲例,唐朝以前規定二十銖爲一兩,而開元通寶流通之後,中國衡制中的一兩十錢(兩、錢、分、釐十進位法計量)便由此產生,結束了二十四進位的銖兩制。宋人蘇轍所著的《龍川略志》有言:“唐『開通』錢最善,今難及矣!天禧、天聖以前錢猶好,非今日之比,故盜鑄難行。”

最後就是鑄造技術的一大進步了。開元通寶不再是以往的山鑄錢,而是直接冶煉出來的銅鑄錢。並且鑄造之法也不再是失蠟法,而是改用母錢翻砂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