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案事件是緣何而起?被誅殺者多達1.5萬人

本文已影響1.09W人 

牽連甚廣的藍玉案事件是緣何而起?這是明太祖朱元璋藉口涼國公藍玉謀反,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政治案件。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謀反的罪名誅殺了大將軍藍玉,而藍玉是洪武時期的主要將領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15萬大軍出塞追擊蒙古軍隊,直到捕魚兒海(即今貝爾湖),俘獲男女七萬七千人,大勝而歸。

此後,他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戰功,被晉封爲涼國公,位居大將軍之職。藍玉統兵多年,在軍中頗有威望;麾下驍將十餘員,個個勇猛善戰。以一介武夫起家的朱元璋,原本就最忌武人擁兵;而藍玉卻自恃功高勢大,驕橫不法。在軍中,他擅自黜陟將校,進止自專,甚至不聽君命。

藍玉案事件是緣何而起?被誅殺者多達1.5萬人

某次北征還師,夜扣喜峯關,關吏沒有及時接納,藍玉就縱兵毀關強行進入,這一舉動顯然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在地方上,藍玉霸佔東昌民田,私蓄奴婢,縱奴作惡鄉里。此事後爲御史舉劾,但藍玉竟怒逐御史。他還讓家人私買雲南鹽1萬餘引(每引200斤或400斤),進行走私。又因奏請多未採納,一直對朱元璋心懷不滿。

這些做法,終於讓朱元璋動了殺心。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朱元璋就將他處斬,並族誅了三族。平時與藍玉有關係莫逆的許多將校,也都被定位“逆黨”,遭到了抄家滅族的下場。當時因這個案件而被誅殺者多達1.5萬人,軍中的驍勇將領差不多都被殺戮殆盡。朱元璋還手詔布布告天下,並條例爰書爲《逆臣錄》。列名《逆臣錄》,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朱元璋借藍玉案徹底剷除了將權對皇權的潛在威脅,將軍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軍權皆出於朝廷,不敢有所專擅。

過程

起因

藍玉本人驕橫跋扈,滿面紅光,而且富於勇氣和謀略,有大將的才華。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死後,藍玉屢次統帥大軍作戰,多次立功。太祖待他十分優厚。

藍玉漸漸地驕傲自滿,畜養了很多莊奴,這些人都仗着藍玉的威勢暴虐兇橫。藍玉曾經搶佔了東昌的民田,御史查究追問此事,藍玉大怒,趕走了御史。

藍玉北征元軍回來時,半夜敲擊喜峯關關門,關吏沒有及時開門接納,藍玉縱容士兵打破關門長驅直入。太祖聽說這件事很不高興。

先前,太祖想封藍玉爲樑國公,因他犯錯改封涼地,還把他的過錯刻在鐵券上。藍玉仍然不知悔改,在侍奉皇上的宴會上出語傲慢。

藍玉在軍中擅自罷免和提拔軍官,獨斷專行,皇帝多次責備他。他西征回朝,太祖讓他做太子太傅。藍玉對位居宋、潁兩公之下感到不高興,說:“難道我不能勝任太師一職嗎?”等到他入朝上奏。太祖往往不聽他的,他更加不高興。

發展

藍玉案事件是緣何而起?被誅殺者多達1.5萬人 第2張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下獄鞫訊後,獄詞稱同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反,擬乘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朱元璋遂族誅藍玉等,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兩萬人。朱元璋還手詔佈告天下,並條例爰書爲《逆臣錄》。列名《逆臣錄》者,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結果

藍玉一案,族誅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一萬五千多人,“元功宿將,相繼盡矣。”謀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剮凌遲處死,念及藍玉與自己是兒女親家,朱元璋心一軟,寬大處理:碎剮改成剝皮。這樣,劊子手把藍大將軍全須全尾整張人皮剝下來,算是留了全屍,並把人皮送往他女兒蜀王妃處“留念”。明末農民軍攻破蜀王府,在王府祭堂發現了這件“文物”。

評價

藍玉自恃有功,專恣橫暴,所爲多不法,舉止傲慢,無人臣禮。而藍玉案和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合稱爲“洪武四大案”。“藍玉案”和“胡惟庸案”都是謀反案,受牽連的大多是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前後十餘年,屠戮上萬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