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自己的老婆死了 卻去別的男人的墓前哭泣!

本文已影響2.73W人 

在古代有過很多專情的皇帝,他們可以爲了一個心愛的女人,而去放棄整片森林。但是在古代卻有這樣的一個奇葩人物,他鐘愛一個女人,但在這個女人死後,卻在另個男人墓前哭泣!

他就是順治_ 愛新覺羅·福臨。滿族,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時(晚七點至九點)生,其母爲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莊文皇后。最大成就:指揮清軍入關,在山海關打敗李自成農民軍。統一中國。遷都北京。成爲清軍入關以後第一任皇帝。將清朝這個地方政權轉化爲統治全中國的中央王朝。

六歲即位,乾綱獨斷。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病逝於喀喇城。順治八年正月初六(1651年1 月26 日)福臨將多爾袞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以謀亂罪“幽禁”,十二日後於太和殿宣佈親政。此年他雖僅十四歲,但“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二月二十一日,福臨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昭示中外,“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

順治八年的陽光只屬於順治,這是順治皇帝在得知多爾袞死訊時油然而生的一種感覺。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人死去,可多爾袞的死對順治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

公元1644年10月30日,順治成爲名義上的大清皇帝。對於這個時年僅七歲的小男孩來說,一切不可能由他來做主。事實上他是多爾袞與政敵博弈的產物,是多爾袞問鼎大清政壇的遮羞布。這一點從多爾袞的頭銜上可以看出來。順治成爲名義上的大清皇帝時,多爾袞是“叔父攝政王”;第二年,多爾袞成了“皇叔父攝政王”;差不多又過了兩年,多爾袞的頭銜是“皇父攝政王”。

毫無疑問,這是個含義鮮明的稱號。多爾袞從一個皇權潛伏者變身爲裸泳者,或者說差不多是個裸泳者。皇父與皇帝只有一字之差,可對多爾袞來說,並沒有什麼區別。在這個國家裏,他的話就是法律,他甚至擁有皇帝的傳國玉璽。

順治自己的老婆死了 卻去別的男人的墓前哭泣!

但現在,他死了,一個屬於順治的年代,終於拉開了序幕……

他是無情之人卻最多情,多情之人最無情。在順治的情感歷程中,這個多情無情的辯證法體現得最徹底。

對於孝莊爲他指定的兩個女人,順治當然沒什麼感情,因爲這是政治婚姻。政治婚姻最骯髒,順治要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一個他自己心儀的女人。順治十三年的二月初八,年輕的順治驚喜地發現,那個女人來了。

是個有夫之婦,他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妻子董鄂妃。毫無疑問,對順治來說,這是一次悲喜交集的邂逅——他生命中的女人以別人老婆特別是他弟弟老婆的形式到來,這讓他感覺到世事的不完美。

當然世事從來是不完美的。五個月後,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突然自殺身亡,年僅l6歲。死前,他曾與被稱爲九阿哥的順治皇帝有過肢體衝突。準確地說,順治給了他一耳光,並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愛情宣言。

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死後差不多50天,董鄂妃被順治冊封爲賢妃。與此同時,順治令鰲拜帶上豐厚的祭品祭拜襄親王,以表達他難與人言的歉意或者說心境。

愛情真是一個令人喪失理智的怪獸,但順治似乎心甘情願被這頭怪獸打敗,目的只有一個:得到這個女人。

他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同年九月,賢妃董鄂氏進宮。九月底,順治高調宣佈:將其由賢妃晉爲皇貴妃。一切似乎朝着花好月圓的方向發展,因爲第二年董鄂妃就爲其生下一個兒子,這是順治的皇四子。順治喜出望外,立即下詔全國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並稱這個尚未取名的皇四子爲“朕第一子”。很明顯,順治有視其爲皇位繼承人的意思。

但是,很遺憾,世事總是很遺憾。這個被順治視如珍寶的皇四子在未及四個月大時就夭折了,這讓順治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什麼叫憂傷。

更憂傷的事發生在兩年之後,皇貴妃董鄂氏因憂慮過度離開了人世。順治皇帝悲痛至極,他下令:親王以下,滿漢四品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命婦都到景運門外哭靈,朝廷停止辦公五天。他甚至親寫行狀,以寄託哀思。事實上這是破天荒之舉,因爲歷來皇宮中無論誰死了,行狀都由他人代寫,哪有皇帝親自執筆的?但是順治堅持親力親爲。

從相關的歷史記錄來看,皇貴妃董鄂氏死後的殊榮是無與倫比的:她被迫封爲皇后;有30名太監與宮女被賜死,到地下爲她服務去了;出殯那天,八旗二三品大員輪流換擡棺材,順治則一身孝服,走在送葬隊伍的最前列;皇貴妃董鄂氏死後百日之內,民間包括王公大臣們禁止一切娛樂活動,否則治罪……

順治就是這樣一個人,將張揚的形式做到極致。恨要恨之入骨,狠要狠之入骨,愛也要愛到骨頭裏去,當然,憂傷更是深入骨髓——毫無疑問,他是個性情皇帝。

順治自己的老婆死了 卻去別的男人的墓前哭泣! 第2張

性情皇帝總行性情之事。皇貴妃董鄂氏死後,順治萬念俱灰,無人可以訴說,便跑到崇禎皇帝墓前,一訴衷腸。他們兩個人,一個是明朝的亡國之君,一個是清朝入關後的開國皇帝,似乎沒有可以交集的地方,但吸引順治前來祭拜的,卻還是他們骨子裏共有的憂傷。崇禎皇帝是“孜孜求治之主”,但大明這條破船漏洞太多太大,下沉已然不可避免,所以崇禎的憂傷是歷史的憂傷,是家國命運與個人命運的憂傷;順治則是內憂外患頻仍——南方戰火不息,朝中權臣黨爭,母子親情反目,愛情隨風而逝,不錯,這個國家表面上是他的,但其實他什麼都沒有。

重要的是精神支柱沒有了。皇四子死後,他連未來都沒有了。想到這一切,順治真是萬念俱灰啊,這個曾經以狠著稱的皇帝此刻發現對自己狠不起來了。在最後一次祭拜崇禎墓時,他竟然長跪於地,哭喚崇禎爲大哥,很有追隨他而去的意思。站在他身後的近侍與太監看到這一幕,一個個嚇得毛骨悚然,隱隱地,便感覺這個皇帝身上有很強的宿命感。

的確如此,順治十七年十月的某一天,順治的宿命時刻到來了,他一個人跑到萬善殿去要求剃髮爲僧。雖然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不可理喻的選擇,不過對順治來說,卻是水到渠成之舉。當一個人萬念俱灰時,出家也許是最自然的選擇,不管這個人是普通人還是天子。不過,順治的出家之舉最後沒有完成,有太多的人和太多的理由制止他作出這一選擇。他重新開始了一個皇帝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只是很多時候他都顯得心不在焉。廷上朝對之時,滿臣和漢臣爲某個問題爭吵得不可開交,順治卻坐在龍椅上昏昏欲睡,默不作聲。他的一顆心,已然不在這個朝廷,這個世間。

無情之人最多情,多情之人最無情。順治此時,應該說對這人間已無任何情感,他只是一具行屍走肉。在皇貴妃董鄂氏死後不到半年,他也染上天花,很快與世長辭。死時年僅24歲。

毫無疑問,順治是個短命的皇帝,卻又是個很具個人特質的皇帝。在他的時代,很多規則等他去確立,很多情感等待他去處理。這是一個王朝的早晨,他激情洋溢、精力充沛、手忙腳亂、愛憎分明。他有破有立,破中有立,立中有破。他看見了文明間的交融和糾結,看見了新奇的愛情,也看見了骯髒的交易。他以一個少年的視角和勇氣不妥協,敢抗爭,最後卻一無所獲甚至身敗名裂,只能以罪已詔匆匆收場,留下了令人噓唏不已的尾音。

但毫無疑問,他畢竟是這個新王朝的開拓者,這是無可爭議的。大清朝二百多年的顯規則和潛規則,由他確立。他是這個王朝第一個張揚個人情感的皇帝,活得真實、激烈。最重要的是他爲這個王朝貢獻了一傑出的繼任者一玄燁,是他指定了此人爲大清朝續寫接下來的部分。毫無疑問,這是個正確的選擇

他走了,只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和有爭議的聲音。這些構成了故事,或者說一個人的密碼,等待後人去破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