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昏侯墓價值或超馬王堆 墓主直指西漢廢帝

本文已影響1.38W人 

歷時5年的發掘,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萬件文物,創下多個首次和“考古之最”,並列入今年國家重大考古項目。有專家稱,其考古價值超過長沙馬王堆漢墓。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堵懸樂,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根據當時的禮樂制度,三堵懸樂應爲“王”所用,所有的文物都指向這座古墓墓主身份特殊。最令人驚奇的是,歷經2000多年的世事變遷,雖曾多次被盜,但棺槨未被打開過,南方的地下水涌出也保護了這座古墓,讓它今天能如此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預計本月14日,通過電視直播,市民就可以見證古墓棺槨重現天日的歷史性時刻。

發掘

鐵編磬:系全國首例,正在修復中

據介紹,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多件出土文物創下了全國首例,對於復原西漢列侯葬制和園寢制度價值巨大。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大墓5年的搶救性發掘過程中,國家文物局派出7名國內外考古界知名專家,來江西長駐工地指導考古發掘,時間長達七八個月。

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今年1月來到考古現場,他表示,他來到現場後看到一萬多件文物感到十分震撼。這些文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編鐘和車馬。“比如出土的編鐘,兩堵24件,保存完好,已經保存了2000年,現在仍可完整地奏樂。此外,還有一堵鐵編磬,以前出土的常見的是石編磬,而海昏侯墓出土的是鐵編磬,這也是我考古這麼多年來第一次見到,這在全國應是首例!”

據瞭解,如今這堵鐵編磬氧化程度嚴重,目前正在提取並修復。

南昌海昏侯墓價值或超馬王堆 墓主直指西漢廢帝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蟲草是一種名貴藥材。而這種藥材竟然在2000多年前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中發現。據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楊軍介紹,墓內蟲草出土的時候裝在一個漆木盒內。 經過專家清理,蟲草外形與現代人使用的蟲草基本一樣。楊軍介紹,這也是江西古墓發掘中首次發現蟲草的實物文物。“蟲草保存的概率很低,能夠歷時2000多年,還保存得比較完好,在江西考古歷史上還是首次。”他表示,這也說明西漢時期,蟲草極有可能已成爲名貴滋補藥材。”

在我國,冬蟲夏草僅產於青藏高原,冬蟲夏草的原產地主要分佈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海拔在3500米~5500米的高海拔地區。楊軍認爲,蟲草的出土可以說明,西漢時期海昏侯所在的海昏國與蟲草產地的貿易比較發達,而且海昏國對外文化交流也比較頻繁。雖然蟲草的使用情況還要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考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出土的蟲草的確是如今人們熟知的蟲草,那麼,蟲草作爲名貴滋補藥材應用的歷史將被改寫。

席鎮:動物造型精妙絕倫,印證古人“席地而坐”

在漢代,人們普遍席地而坐,因此需要席鎮來壓住席子的四角,席鎮就成爲當時的常見家居用品。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中就出土了鹿、雁、龜等造型的席鎮,造型精巧可人,有的還鑲嵌了寶石,十分名貴。

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以鹿、龜、雁等動物爲造型的青銅席鎮。龜形的席鎮造型飽滿,龜背上鑲嵌了一些寶石,顯得十分華麗。而小鹿造型的席鎮,鹿首向前昂揚,身側前腿蜷曲,後腿隱於身下,顯得非常可愛精緻。值得一提的是, 小鹿後背位置,有一凹槽。專家認爲凹槽的作用是用於嵌入裝飾物。這些動物造型的席鎮造型生動活潑,構圖緊湊,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除動物造型的席鎮外,還出土了人物造型的席鎮。

與“席地而坐”相對應的,是“分案而食”。分餐制,在中國可謂歷史悠久。從出土的漢墓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中,均可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飲場景。而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中,就發現了當年的竹蓆、草蓆及漆案等物,從側面印證了古人“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生活習慣。


 猜測

出土三堵懸樂,墓主可能就是廢帝劉賀

歷經5年挖掘,海昏侯墓迄今已出土1萬多件文物,包括車馬坑、數以千計的竹簡和近百版木牘、兩架編鐘、一架編磬、大量錯金銀、包金、鎏金車馬器、樂器和圖案精美的漆器。很多文物都指向墓主官職高於侯。

“按照《周禮》中的禮樂制度,“四堵(架)爲帝,三堵(架)爲王”。那麼在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堵懸樂,明顯高於墓主是‘侯’的官職。”張仲立表示,之所以墓主爲侯的身份卻用了三堵懸樂,原因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當時的埋葬制度並不森嚴,某一代海昏侯爲了彰顯自己的聲望打了個擦邊球,偷偷給自己放了三堵懸樂,這種可能性比較小;還一種可能是墓主就是劉賀,當時他是皇帝的‘叔叔’,身份也特殊,從王至皇被廢,後又封王,最後被貶至侯,所以當時皇帝是有可能會同意讓其以三堵懸樂培葬。”

隨着海昏侯墓的神祕面紗被層層揭開,棺內是否會出現金縷玉衣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據悉,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更把玉作爲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對此,張仲立表示:“儘管我們發現很多文物指向墓主身份特殊,但棺內出現金縷玉衣的概率不大。”

傳說

以前這裏守墓的人都姓劉

海昏侯墓主墓區位於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這裏的村民們告訴記者,他們在墎墩山及附近的田地勞作時,常能撿拾到古錢幣和陶碗等文物,但他們從沒想過,距離村子不到1000米的地方,竟安眠着一位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侯。

南昌海昏侯墓價值或超馬王堆 墓主直指西漢廢帝 第2張

村民蔡安鳳是土生土長的觀西村人,他告訴記者,村民們傳說,很久以前,這裏還有守墓的人,都姓劉,後來因爲各種原因,圍着墎墩山附近搬遷過三次,還有的搬去了外地,再加上年代久遠,海昏侯墓漸漸就不被人所知了。附近生活的村民,在田地耕作時,常能撿拾到古錢幣,有些村民去墎墩山上砍柴時,也能撿到碎的陶片、陶碗、瓦當等物件,附近的山頭還經常能看見盜洞。

揭祕

盜洞深14米,就在棺槨正上方

2011年3月23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羣衆舉報,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老裘村民小組東北約1000米處的墎墩山上,一座古代墓葬遭盜掘。專家組現場查看發現一個直徑半米,深度14米的盜洞。

同年,一名文物販子在市場準備出手一條純金金龍,後被警方調查得知,該金龍來自南昌海昏侯墓區。“2011年春天,當地村民就反映,墎墩山上晚上有燈光,而且村裏的狗狂吠。電工上山檢查線路時,發現有個盜洞,”新建大塘坪鄉黨委書記熊慎湖介紹,隨即村民向當地公安報案,“很慶幸,要是再晚幾天報案,說不定盜墓賊就把主棺給盜穿了。”

“盜洞打的位置很準,就在棺槨的正上方。棺槨外層覆蓋了多層木頭保護,盜洞已深至第4層木頭,再深入1至2層就將觸及主棺。所幸及時制止了盜墓者的行爲,未傷及棺槨內部文物。”張仲立說。

“但棺槨內可能不如人們想象中的完整,這與江西曆史上的幾次大地震有關。”張仲立說,地質運動造成了棺槨的坍塌。

地下水浸泡墓穴,防盜防腐蝕

事實上,古墓存在2000多年以來,已有不少盜墓賊躍躍欲試,試圖打開棺槨。“早期人盜墓,發現墓穴注滿水,不知如何處理,只能作罷。”張仲立說。

據瞭解,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以西漢海昏侯墓爲核心,平面呈梯形,有長達868米、保存較完整的墓園牆,墓園面積達到4萬平方米。張仲立介紹,由於江南一帶水系資源豐富,地下水上涌,導致如今大多數墓穴都被泡在水中。

“這水有好處也有壞處。”張仲立說,“儘管墓園的大輪廓還在,但由於水的衝擊,內室很多牆壁都坍塌了。也正是因爲墓穴內充滿水,這種絕氧的環境不利於微生物生長,墓內的文物才得以保護,腐蝕程度不高。”

進展

主墓推遲至11月14日開棺

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完成墓園、3座祔葬墓、主墓藏閣和1座陪葬車馬坑的清理工作,正在進行海昏侯墓主槨室的清理工作。考古人員正在對主墓室的棺槨進行清理。

昨日,記者從省文物部門瞭解到,考慮到天氣等多方因素,南昌西漢海昏侯墓1號主墓開棺時間將推遲,初步預計在11月14日開棺。開棺當天,中央電視臺將與江西衛視聯合進行現場直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