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從軍以青壯年爲主 士兵們是怎麼解決生理需求的

本文已影響7.47K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戰士出征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古代戰士出征,怎麼解決生理問題?

我們都瞭解古代從軍以青壯年爲最佳,這樣的人往往身強體壯,上戰場以後打勝仗的概率也會更大一些。但是這些人同時精力旺盛,當然生理精力旺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在外從軍,戰爭頻繁,他們是不可能跑去娶妻生子來解決自己的生理問題的。

但是如果對他們的生理問題進行壓抑,就可能出現戰士強搶民女等問題。時間長了,老百姓會不擁戴這支遠征的隊伍,影響大軍將領的名聲。然而將領就算選擇軍規處置,也並不能斷絕根源。如果是大規模的出現這種事情,那麼法不責衆的問題就出現了。

古代從軍以青壯年爲主 士兵們是怎麼解決生理需求的

如果強行壓抑士兵們的生理慾望,可能會引起大規模的士兵們的不滿,由此動盪軍心。春秋時期齊襄公就是因爲沒有對士兵們的生理問題引起重視,結果導致了軍心動盪,隨後便發生了“瓜代之約”這件事情,最終輸了戰爭。

這也說明在外從軍打仗,穩定軍心很重要,所以自然會有將領想辦法解決士兵們的生理問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將領就是越王勾踐。

勾踐想出來的辦法直接且有效,甚至後世很多將領行軍打仗時都會採用他的辦法來解決士兵們的生理問題。

《越絕書·卷八》中曾記載,越王勾踐進攻吳國的時候,挑選自己國家的寡婦,用來鼓舞士氣,結果士兵們果然更加效忠他,也就贏了戰爭。

古代從軍以青壯年爲主 士兵們是怎麼解決生理需求的 第2張

有人將勾踐這一做法稱作“卒妻制”,大概因爲這是一件不怎麼光彩的事情,雖然效果良好。不過此後也就意味着軍營中的士兵有了自己的“卒妻”,這使得他們也能更加效忠將領。

後代很多將領行軍打仗時也就沿用了這個“卒妻制”到了漢武帝時期還用制度傳承了下來。

《漢武帝外傳》中曾介紹,到了漢武帝時期,開始安置卒妻,用來給那些沒有妻子的士兵。後來在《唐代社會概略》中也提及這種制度後來在大軍中推廣開來,使之制度化。那麼漢武帝究竟是怎麼規定了這一制度呢?

據記載,漢武帝選的“卒妻”不同於勾踐選自己國家內的寡婦,而是選擇一些戰爭俘虜和罪人妻女。這些罪人妻女選的也是國內犯了死罪重罪的妻女。然後把她們送到軍中,她們的職責也可以歸納爲三條:獻技、呈身、侍宿。

古代從軍以青壯年爲主 士兵們是怎麼解決生理需求的 第3張

對於這個制度有人覺得好也有人覺得不好,漢武帝時期有個將領就十分反對這個制度。在《漢書·李廣蘇建傳》中就曾記載李陵帶兵往南走,數日後進行戰爭時,有士兵被箭射中。後來李陵問爲什麼軍中士氣低落,難道軍中還有藏匿的女人嗎?

其中還記載他剛開始領兵打仗的時候把隨行的女人都殺了,結果第二天就打了勝仗。於是他更加的認爲“軍中無女”纔是正確的打仗方式。但是現在士氣卻一蹶不振,李陵就認爲是軍中藏了女人,但是很明顯李陵的想法是錯誤的。

因此後世還是在沿用這個“卒妻制”,只不過有的時候不會放到明面上來說而已。

到了朱元璋時期,還是沿用把犯了死罪的人的妻子送去軍營當中做“卒妻”。唐代的時候,不僅繼承這一制度,還有一位詩人以作詩的形式記錄下來。

這位詩人就是岑參,他在《玉門關蓋將軍歌》中說道:“五千甲兵膽力粗,軍中無事但歡娛。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乍一看這首詩把卒妻這種制度寫的很浪漫,都不像是要去行軍打仗的感覺。但是事實上“卒妻”的職責範圍沒有變,選中的人也沒有改變。

到了宋元時期,這些“卒妻”中只不過又加了一個對象,就是當時的“賤民”。到了明代以後”《明史·卷一》中記載朱元璋搜查軍中的婦女把她們放回了家。大概是因爲這種做法太過分而引起了百姓的不滿。因此明代時期這項制度終於被廢除,這些女子也終於可以迴歸自己安定的生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