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爲何能在戰國中期時脫穎而出?不僅僅因爲商鞅變法

本文已影響1.09W人 

戰國中期時,秦國逐漸走向強盛,將山東六國遠遠甩在身後,那麼秦國是怎麼做到的?原因不只是因爲變法。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戰國中期的歷史中,秦國可以說是以頑強的毅力,崛起於戰國中期的歷史舞臺上。戰國時期的首霸魏國衰弱後,使得此前諸多受到魏國壓制的諸侯,開始在戰國這個大舞臺上躍躍欲試。而這段歷史時期,對於日後戰國曆史的走向,可以說是意味深長。這是因爲,在這段時期中,諸如伊闕之戰、合縱攻齊之戰、垂沙之戰、華陽之戰等等大戰,全部扎堆出現在了這段歷史時期。

在這段歷史時期中,能夠發生如此之多的大規模戰役,則在於這段時期,列國在實力上保持着一種微妙的平衡。在短時間內,沒有任何一個諸侯國能夠徹底的佔據優勢,如果,這個諸侯國佔據優勢了的話,那麼,必然會遭到來自列國的聯合遏制。反之,如果任意一國能夠在這段歷史時期勝出的話,那麼,必然會奠定了一個滅亡六國且不可逆轉的局勢。那麼,這個時候,我們便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戰國中期的爭霸戰中,秦國爲何能夠遠邁山東列國?原因不只是因爲變法。

秦國爲何能在戰國中期時脫穎而出?不僅僅因爲商鞅變法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戰國時期的爭霸戰,所比拼的並不是疆域的廣闊與否,戰國時列強所角逐的則是農業生產能力與人口多寡,這樣的硬性指標。以楚國爲例,楚國疆域雖然一直都是七雄中,最爲遼闊的。但是,楚國的農業生產能力,同人口上並沒有佔據絕對的優勢。尤其是楚國佔據的原越國江東地區,農業發展程度相對於其他諸侯來說,要有着很大的差距。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秦國所以能夠在戰國中期的爭霸戰中,脫穎而出,便和農業生產有着很大的關係。

這中間秦滅巴蜀之戰,可以說是戰國曆史上對秦國最爲關鍵的一戰之一。這樣的原因,在秦惠文王攻滅巴蜀之地,憑藉着巴蜀地區的廣袤平原,以及當時與世隔絕的優勢,在這個地域大力的發展農業。當時,秦國在佔領巴蜀後,建城的規模都堪比當時秦國的都城咸陽。由此可見,秦國對於巴蜀地區,是極爲重視的。當時,司馬錯曾言“得其地足以廣國”,也正是在對巴蜀地區建立有效統治後,秦國的大軍在征戰過程中,很少會面對糧草匱乏的問題。正是得益於此,秦國才能夠在戰國中期的時期,頻頻對山東列國展開攻勢

當農業生產上的優勢與秦國的軍功爵制,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之後,秦軍展現出的戰鬥力,可以說是驚人的。以至於,到了戰國末期的長平之戰時,當趙國因爲連年的對峙,陷入糧食危機的時候,而秦國則依託於巴蜀地區的糧食供給,同趙國大軍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對壘大戰。

秦國爲何能在戰國中期時脫穎而出?不僅僅因爲商鞅變法 第2張

當然,秦國在戰國中期的爭霸戰,也有秦國變法的原因。但是,正如大廈非一日建成的一樣,秦國的變法真正展現出威力,還在於秦孝公在位幾十年內對於變法成果的沉澱上。還是以楚國爲例子,楚國也曾掀起過吳起變法。但是,奈何楚王的離去,變法的成果也遭到了舊貴族勢力的瘋狂反撲。反觀秦國的變法,經過秦孝公幾十年的沉澱後,即便是自己死後,變法也沒有被後世所推翻,只不過是商鞅爲此付出了生命,而他主導下的變法,卻在這之後沒有任何的動搖。並得以沉澱,以至於,在戰國中期展現出了驚人的威力。

歷史上的秦國,所以能夠在戰國中期的爭霸戰中脫穎而出,主要還是在於秦國對巴蜀地區的吞併,以及對商鞅變法成果的維護與沉澱上。這兩者缺一不可,因爲,正是憑藉這兩者的優勢,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時期,才得以不斷的打擊削弱山東列國,以至於,奠定了秦國掃平山東列國的大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