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沒有“侵街”現象呢?朝廷是怎麼處理的呢?

本文已影響2.6W人 

現在隨着人們對城市的風貌越來越重視,以前的那些街邊小販都已經不見了,街邊的一些違章的建築也都慢慢的被拆除了,現在的街道和城市的規範更加的科學和嚴格了,那麼古代有沒有這些問題和困擾呢?他們是如何處理那些侵佔街道的違章建築呢?

大家都知道唐朝的長安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坊市制的頂峯。分爲皇城和外郭,外郭城主要有居民區和商業區。坊間有坊牆,市有市牆,商業活動也必須在指定的市場進行。而且有嚴格的宵禁措施,晚上鼓聲響後,城門、坊門、市門都要關閉,沒有官府的證明,不得在街上行走,違者將受到處罰,當然街道也不允許私搭亂建。一旦皇城有活動,大的儀仗隊經過很多市民的生活和商業交易活動都受到影響,這種封閉的制度給百姓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古代有沒有“侵街”現象呢?朝廷是怎麼處理的呢?

然而到了唐朝中葉,隨着人口的增長和商業的發展,很多地方出現了“侵街”的現象。很多地方的居民違反規定,把住宅的大門朝街道的方向開放,還有將房屋擴建到街道旁。而且街道上的小販也越來越多,還有很多坊門、市門都是很早就開張,很晚扔不關門歇業。非常影響人們的正常起居和生活。雖然有官員反映過這些情況,但是由於工程量太大,人手有限,根本無法杜絕。這還是在天子腳下的京城,在其他繁華的城鎮,這種現象更加嚴重,甚至有些地方的街道被侵佔到無法行車。

到了北宋時期,很多地方從坊市制演變爲街市制,同時禁街的條令也變得寬鬆了,但是管理寬鬆帶來的後果是,“侵街”的現象更加嚴重了。唐朝時期的街道比較寬闊,而到了宋朝時期街道就狹窄了很多,再去掉一些排水溝和街道旁的樹木,真正的街道更加的狹窄了。並且宋朝時期商業經濟非常繁榮,街道兩旁往往店鋪林立,加上顧客的停留光顧,街道的擁擠可想而知。

古代有沒有“侵街”現象呢?朝廷是怎麼處理的呢? 第2張

大家都知道宋朝時候,開封城曾經多次大火,很多店鋪都被燒燬,損失慘重。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些“侵街”的違章建築導致的。並且這些違章建築還經常佔用排水溝和綠化帶,讓環境也變得更加的惡劣。面對這種情況,北宋朝廷決定酌情處理,畢竟說白了,很多人都是爲了生計,強行拆除只會造成更多的民怨,下令關係到基本民生的違章建築不強行拆除,而貴族、官商的侵街建築,一律拆除。不好拆的商業建築則加稅。雖然沒能從根本解決,這可能是最合適的辦法了。

原創獨家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